日前,河池市委副秘书长潘秋琳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教育传播中心关于广西参加中央三部委挂职锻炼干部系列专访。

河池市委副秘书长潘秋琳河池市委副秘书长潘秋琳

  “这么多年来,我充满激情、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位来罗城的客人推介我的家乡,我为自己是一个仫佬人而骄傲,更为自己能为罗城做一点事而自豪。”不久前履新河池市委副秘书长的潘秋琳,此前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长,她向记者一边推介罗城,一边细数罗城的资源禀赋、风土人情、发展建设,大到数十亿的项目,小到罗城的地道小吃,她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重返家乡,只因这里还未脱贫

  翻看潘秋琳的履历,1987年7月至2016年5月,她由一名罗城中学教师起步,历经乡长助理、副乡长、乡长、县扶贫办主任、副县长、宣传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多个岗位,除2011年至2014年到河池市任市妇联主席外,她在罗城一步一个脚印锻炼成长,将青春热血挥洒在仫佬山乡。

  2016年6月底,任罗城县长1年7个月的潘秋琳离开家乡,到南丹县任县委书记,但在新岗位上仅奋斗了49天,她就接到通知重返罗城任县长。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人事调整,组织对潘秋琳郑重嘱托:“这次人事调整是组织对你的信任和考验,一切为了罗城的脱贫攻坚大局……”

  “回到罗城我无怨无悔”。对待不同寻常的人事调整,潘秋琳以平常心看淡个人进退得失,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加快罗城科学发展的事业中,她郑重承诺:“一定顾全大局、心无旁骛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确保罗城如期脱贫摘帽,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当大家知道她在罗城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罗城县长的时候,她已经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了东门镇佑洞村一条泥泞的机耕路上。

  “经过精准识别,全县目前尚有8.39万贫困人口82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28%,排河池第1位,广西前5位……”县扶贫办汇报的一个个数据压得潘秋琳心口沉甸甸的。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广西深度贫困县,贫困群众的殷切目光让她在办公室实在等不得、坐不住,重返罗城,她马不停蹄到最偏远、最艰苦的环境调研,裹着晨露遍访贫困村,踩着星光夜访群众家,集结全县干群的智慧和力量,全力以赴打一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役。

  2017年初,罗城以脱贫摘帽为靶心,实施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战役”,写好仫佬族特色文化旅游、特色酒业发展、饮用山泉水品牌“三篇文章”的“133”工作新思路正式确立。

  思路决定出路,成功在于行动。说干就干,在市委领导下,潘秋琳和县四家班子成员一道埋头苦干,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面念山字经、做水文章,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一面狠抓项目、加快建设、补齐短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在锐意改革攻坚中缩小发展差距。

  面对罗城老、少、边、山、穷的基本面,从哪里找突破口?如何补短板?潘秋琳多次进京赴邕,多方争取对罗城脱贫攻坚的支持。

  如何把罗城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罗城的父老乡亲尽快走出贫困?随着潘秋琳的一次次探访考察,罗城各地的风情和盛景带着蓬勃的生机和希望,一一走进了政府的工作规划。

  “目前罗城毛葡萄深加工产品有葡萄酒、葡萄饮料等……”她走进直播间搞起县长带货,向广大电视观众和全国网民推销仫佬山乡生产的农特产品、扶贫产品,助力罗城脱贫攻坚。

  她穿上仫佬民族盛装化身导游,带领电视台栏目组深入罗城各景点,向区内外大力宣传推介罗城的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助力全县精准扶贫。

  经过5年不懈奋斗,她和县四家班子带着罗城广大干部群众稳扎稳打,连战连捷,取得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2020年,全县82个贫困村8.8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排广西第2位的28.47%到清零,减贫速度排广西前列。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实现,如期实现罗城整县、仫佬族整族脱贫摘帽的目标和梦想。罗城1个集体、1名个人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表彰,仫佬家园安置点荣获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荣誉称号,语言扶贫、生态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网络扶贫多项工作成为全区乃至全国典型。

  不止脱贫,誓将家乡建设得更富更好

  脱贫攻坚让潘秋琳重返罗城,但回到罗城,她不仅强力度,举全县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她还抢速度、添绿度、加温度,让罗城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产业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生态底色更亮,发展成色更足,让罗城父老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十三五期间,潘秋琳和县四家班子带领罗城各族人民一起破难奋进、开拓创新,不断把蓝图化为美景,把憧憬变成现实,缔造了罗城这几年来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

  这五年,全县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75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34.84%,年均增速14.5%,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这五年,全县财政保障水平明显提升。2020年,财政收入增加到5.59亿元,五年时间翻了约一番,年均增长18.3%。财力的增加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十三五”期间,全县财政累计支出163.94亿元,年均增长12.27 %,八成以上用于民生支出,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得到较好保障。

  这五年,全县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2%,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是2015年的4倍多,守住了稳定脱贫底线。

  这五年,全县交通网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约百亿元,创历史之最。建设25条等级公路,总里程达380多公里,高等级公路里程是五年前的6倍。全县2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通水泥路,在河池市率先实现屯屯通硬化路的目标,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提前13个月建成通车,结束了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五年来,罗城先后斩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自治区双拥模范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多项自治区级和国家级荣誉,罗城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暴雨洪涝灾害,作为县长的潘秋琳迎难而上、科学决策,深入一线破难题,真抓实干促发展,推动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在极为不易的情况下实现正增长,2021年6月潘秋琳离任,罗城县无确诊和疑似病例。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是潘秋琳和县四家班子呕心沥血建设罗城的印证和回报,五年来,她殚精竭力让罗城人合力铸造的火炬燃得更加旺盛。

  “中国人总是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根深蒂固的感情,即使这里现在只是穷困僻壤,但这里的人们从未消沉,他们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仫佬人艰苦卓绝奋斗的华章,展现出罗城干群顽强坚韧的磅礴力量,我为自己是一个仫佬人而骄傲,更为自己作为罗城干部中的一员感到自豪!”这是潘秋琳写在自己的发表文章《重返故里  无怨无悔》里的一段话。她对家乡的深情融进了字里行间,融进了她在罗城的每时每刻,一言一行。

  铁腕柔情,挂职锻炼取来的真“经”

  通过详细采访,记者了解到,潘秋琳对工作高度负责、永不懈怠,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又不拿“官架子”,对来罗城投资的企业关怀备至,经常上门服务;对下属和干部的工作标准很高、要求很严,但严格的同时,她又乐于指导帮助下属和同事,待人真诚宽厚。

  虑事有高度,执行有力度,做人有温度,是身边的同事对潘秋琳的一致评价。

  “挂职干部逢年过节如果值班加班不能回家,她一定盛情邀请挂职干部到家中做客并亲自烧几样拿手的家常菜招待,热情亲切如同自家大姐亲人。”采访中,当地干部向记者讲述了这么一个细节。为什么对挂职干部如此关爱?面对记者的疑问,潘秋琳笑着说:“因为我去挂职的时候,当地领导也是这么热情待我的。”

  说起挂职,潘秋琳打开了话匣子:“2005年6月至12月,我参加中央三部委挂职锻炼活动,从罗城副县长任上到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挂职担任区委常委。这是我经历过时间最长、空间跨度最大、思想触动最深、收获也最多、对我后续工作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挂职。”

  “当地领导对我们挂职干部很关心,从工作安排上,区委书记要求每天都有一个县领导带我,手把手地教,平时市里举行重大活动都叫我参加,我参加了不少区里的招商引资会,大长见识。”在国家级贫困县任副县长的潘秋琳来到东南部沿海发达县挂职,极大地开阔了眼界。涵江区是莆田的工业重镇,很多台企落户涵江,如何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台商回乡创业,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服务,当地干部手把手地教,潘秋琳勤勤恳恳地学。

  “当地政府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特别强,每一个县领导、部门领导、乡镇领导都要联系企业,要求每周要到企业去一次,每半个月常委会开一次会议,听取各组汇报联系的企业有哪些困难要解决。”政府是为企业服务的,这一理念让潘秋琳深受触动,后来她担任罗城县长,也沿用这一理念发展罗城经济,她推动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带头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中国500强企业总投资20亿元年产50万头生猪生态种养循环养殖项目和总投资15亿元的弯头奶牛生态牧场项目等落地罗城,为罗城的经济腾飞打下良好基础。

  “挂职期间,当地领导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们,区里有个女副书记,经常叫我到她家吃饭,我从她那里学到了如何关爱干部,我在罗城这么多年,每个来罗城工作的挂职干部,我都请到自己家来炒菜给他们吃,我身边的同事,也都吃过我做的菜。”当地领导在细节上关心关怀挂职干部的工作方法,对潘秋琳影响很深,她将挂职中学到的这一经验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对同事下属有情有义、嘘寒问暖、热心周到。

  30多年来,在基层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一步步的磨练中,在组织的培养和挂职锻炼中,潘秋琳养成了工作中敢于担当、雷厉风行、铁腕无私,生活中严于律己、对同事真诚热情的作风,在每一个工作过的地方都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先后被授予第三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优秀奖、全区“两基”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并记个人三等功。

  如今,她已卸任了罗城县长一职,对于履新职,她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干一行爱一行,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会竭尽全力,给咱仫佬人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