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奇元,字善欣,柳州人,生卒年月不详,清末贡生(经考选进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地方秀才)。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知府杨道霖开办柳郡中学堂,来宾旧城人翟富文(同盟会员)任学堂监督,刘古香、朱奇元都在该学堂任教。
曾经宦海漂萍
刘古香在柳州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时,重视扩大影响和充实力量,曾派革命党人四处联络会党、绿林组建民军;策反清防军军官倒向革命;团结地方知名人士和知识分子加入同盟会组织的秘密活动。朱奇元与刘古香过从甚密,是参加同盟会秘密活动的一名积极分子。朱不但个人参与同盟会的活动,还利用教师身份在师生之中数说清王朝的黑暗和腐败,宣传孙中山有关国民革命的主张,以求唤起民众。
1911年11月初,柳州革命党人加紧筹划武装起义,朱也参与其事。9日,由同盟会领导的夺权斗争取得胜利后,各路人马按预定计划到柳郡中学堂(今中山东路文化大院)召开民众大会,宣布柳州独立,成立右江国民军总机关。
在独立大会上,刚当选为柳州右江国民军总机关司令官的王植槐建议,请在广东革命政府担任秘书长的刘古香回柳主持柳州总机关全面工作。柳州各界当场公推朱奇元为全权代表,东下广州恭请刘古香返柳。柳州独立后不久,广西军政府下令改右江国民军总机关为广西省右江军政分府。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刘古香正式出任右江军政分府总长职,并着手整顿政务,组建各县政府,任命一批精明强干的革命党人和部分社会人士担任分府各部门长官和各县县长。朱奇元先被委任为民政长,后改派往迁江县担任知事。
1922年,因黔滇联军进入长安(今融安县治),把原融县知事赶走,委派滇军军官取而代之,此事遭到当地百姓抵制。后来粤军进入长安,也委派自己的军官出任县知事,柳州军政分府对军队派员担任地方长官不认可,就调朱奇元到长安担任融县知事。不久,朱奉调回柳州任马平县知事。此时,陆荣廷已经下台,广西“自治军”蜂起,各股自治军为争夺地盘,都看准了柳州这一兵家必争之地,各司令如走马灯似地出入柳州,其中当过陈炳焜卫兵营长的白燕鹏,手下只有两三百人,也以“自治军第一支队司令”名义占据柳州,且把马平县知事的大印从朱奇元手中夺走。此后,朱还做过一阵子马平县教育局局长,也担任过县劝学所总董。
十年来动荡不安的政局,使得朱奇元无法发挥才干,无法施展抱负。厌倦了宦海生涯,在百感交集之下,他回归教苑。
终为教苑一丁
朱奇元为人耿直,清正廉洁,不愿与不明不白的军人同流合污,加上时局动荡,他无心于官场,便卸掉官职。卸任后朱奇元在靠近西门城楼的一间小屋居住,1928年火烧半边城,这一小屋也被殃及,朱奇元便迁至柳侯公园背后的李子园建屋而居。为了生活,他在近北门的一条小巷子(如今的金鱼巷)办了家“养正”私塾,以教书为业,地方不少名门子弟都曾在朱门下受教。1929年朱调到马平中学(设在东门外县文庙内)任语文教师,后提升为该校校长。
朱奇元在教师职位上总是诲人不倦,讲课时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格、品德的教育,所以他上课很受学生欢迎。
1941年春季,曾经是朱老师学生的董咸熙,受命担任柳江县立国民中学校长,在选聘教师时,董校长想到了他在私塾和中学读书时最敬佩的朱老师。此时,朱奇元已经是古稀之年了,虽然头发斑白,但他精神矍铄,在董校长登门求聘时,他欣然受聘。当师生们知道这老头子是校长的老师时,对他无不肃然起敬,尊重有加。每日晨昏,无论晴雨、风霜、寒暑,朱老师都安步当车,定时往返李子园与景行路县立国中(今柳州市二中校址)之间。
抗战期间,由于日本飞机频频空袭柳州,为了师生的安全,1943年柳江县立国中迁到进德乡木罗村上课,朱老师因年事已高,不能随校搬迁。此事被私立龙城中学校长、朱老师曾经的学生高天骥知道了,连夜登门拜访,恳请他到龙中任教,朱毫不推辞,很乐意地接受了聘书,到龙中担任语文教师。此时,龙城中学也为了躲避日机空袭迁至鹧鸪江。不久,全校师生不幸传染了疟疾,加之战局日趋恶化,弄得人心惶惶。龙中不少老师离校,仅高校长等10名教师坚持7个班的教学,其中就有白发苍苍的朱老师!后来时局一度缓和,龙中从鹧鸪江迁回柳州。1944年10月柳州沦陷前,龙中疏散到罗城县龙岸乡,老迈年高的朱老师没能随同学校行动。
日寇进入柳州前夕,朱老师同家人加入逃难人群中仓促离开柳州。据说朱老师在逃难中病死他乡,死亡的时间、地点不详。
朱奇元为人正直,生活俭朴,不趋炎附势,卸官后除从事教书育人的事业之外,还潜心地方文献的研究和史籍的整理工作,在1935年由他主编完成了17卷《柳州县志》的撰写。据说志书稿本送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付印时,遭到日本飞机轰炸,已经排好的铅字版及书稿、清样全都散失!朱老师平时也抽空搜集乡贤遗著佚文,有一叫杨守真的玉林人从浙江图书馆抄得原版《浑然子》一书送给朱看,意在请朱重刻。《浑然子》一书是明代柳州乡贤张翀的遗著,到民国时此书已大多散失,朱见了原版很是高兴,便于1936年出资刊印。朱为新印的《浑然子》一书作序说:原书因“世远年湮,完本甚鲜,欲窥全豹殊不易得”。如今得了原版“倘不亟谋重印传世,岂惟不能阐发前贤幽光是病,而致梓里群流莫由是程是式,且大有负杨君之殷殷雅意矣”。可见朱对整理地方典籍的重视和用心。
朱奇元的书画也很出色,邑人评他的书法“劲利雄厚,有坚凝风格”。其画则工花鸟,所绘花鸟扇面“清新妍丽”。可惜他留下的书法,在柳州地志办公室编辑的《砚田留痕——柳州人物书画经眼录》(2006年出版)一书中,只收得一幅;花鸟扇面则难以寻觅了!(陈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