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讯(记者 王春楠)“尊敬的志愿者大哥您好!此刻我内心充满着对您的感激,请允许我替孩子亲切地叫您一声叔叔……”这是一个8岁男孩的父亲写来的感谢信,收信人是南宁人陈革斌,他们素未谋面,却血脉相连。两年时间里,陈革斌两次为同一人捐献造血干细胞,让那个不幸而又幸运的孩子,得以继续感受世界的美好;这也使得陈革斌成为广西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陈革斌个头不高,但身材精壮。昨日清早,寒风瑟瑟,他只穿一件T恤加薄外套,和南国早报记者握手时,手掌温暖有力。“我天天锻炼,身体比一般的小伙子好。”他说,坚持锻炼,一是对自己好,二是保持身体和血液机能,可以随时帮助有需要的人。
2001年的一天,陈革斌路过朝阳广场,看到停着一辆献血车,就走了上去。从此,他把这项举动坚持了12年。2005年底,他填写了“志愿捐献同意书”,同时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目前,他的献血总量超过5万毫升,相当于10个成人血量的总和。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几率很低,有些志愿者可能一辈子都无法配对成功。6年时间一晃而过,2011年9月7日,陈革斌接到一个电话:“您好,这里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分库,您的血样和一位患者初配成功,现在正式向您确认捐献意向。”“我愿意!”他一口答应了下来。
根据有关规定,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供受双方一般情况下不能知道对方的姓名、住址等信息,也不能直接联系。陈革斌只知道对方是个小男孩。“我也是当父亲的人,这个孩子还那么小,世界又那么美好,他应该留下来好好感受。”陈革斌说,在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配型的10个检测位点中,他与患者竟然全部符合。2012年2月,他顺利地进行了捐献。
“想到那个孩子因此能够得救,我很快乐。”很快,陈革斌又回到了正常生活轨迹。但2013年10月底的一个电话,让他的心又揪了起来,“那孩子旧病复发”!
陈革斌二话不说,答应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11月24日,他独自一人坐飞机来到广州,住进了医院。11月29日,他第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如果有需要,我愿意第三次、第四次捐献,但我又真切地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孩子从此痊愈,健康成长”。
他感动别人,别人也感动他
谈到捐献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不适,陈革斌幽默地说,身体感觉很好,只是味蕾受了“委屈”。“我一向无辣不欢,平时用蒜米炒辣椒就是一盘菜,有时出去吃饭嫌不辣,还要蘸辣椒酱吃。”但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前期半个月,要严格控制饮食,不能吃辛辣食品,这让他忍了又忍。“清汤寡水吃了半个月,有时馋得受不了,想想有个孩子正在等我救命,就又有动力了!”
陈革斌说,他救了人,但在这期间,也有无数人感动了他。“我爸妈刚得知我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有些担心会影响身体。”但经过他的解释,两位老人默默支持了他。陈革斌的女儿今年18岁,刚考上东北一所大学。受老爸感染,她给自己18岁的成人礼是去献血。前几天,得知老爸再度捐献造血干细胞,她有些不好意思亲口“表扬”,但还是发来了短信:“爸爸,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除了家人支持,陈革斌的朋友、同事也对他的义举予以认同。“朋友聚会无非就是吃吃喝喝,但为了献血、献造血干细胞都要忌口,所以我参加时,没人劝我酒。”他笑称,两次捐献“造干”,他向工作的私企单位请假说要去“救人”,老板都爽快答应,还派了两个同事随行陪护。“老板说,救人是好事,工资、奖金照发!”他第二次捐献时,南宁市一位志愿者贺女士还自费从南宁赶到广州进行陪护。
众人抱团挽救“两成反悔率”
当天,陈革斌主动谈起前段时间发生在南宁的“悔捐”事件(相关报道详见本报10月19日A5版)。“虽然我不会悔捐,但其实我还是能理解那些悔捐人的心态。”他说,目前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反悔率为20%,也就是说在5个配对成功的志愿者中,就有一人反悔。在反悔的人群中,很多是因为家庭的压力和对身体的担心,而放弃了捐献。捐献者一旦中途反悔,那等于是将患者唯一的希望硬生生地抽走,甚至可能加速患者病情的恶化。
陈革斌的这番话,得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刘丹莉的认同。“目前广西有‘入库’志愿者4.2万人,但迄今为止,只有113人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她说,广西志愿者人数虽然和全国各省区相比不算多,但配型成功率和成功捐献率都较高,不过,偶尔还是会出现一些“悔捐”现象。
“目前,我们有5个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正在商量,准备成立一个‘献造干陪护’小组。”陈革斌说,由于很多志愿者的家人不太了解相关医学常识,很容易在志愿者面对捐献时传递负面信息,或者不能进行妥善的照顾,为此,他们准备动员一些志愿者抱团,可以进行科学、系统的安抚和照顾。
“太好了,这也是我们现在正准备做的!”刘丹莉透露,他们也早已意识到成立志愿服务小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捐献培训志愿服务小组已经建立起基本构架并开始提供相应服务,近期将开展相关培训,志愿者经考核合格发证后,可正式上岗服务。
【相关链接】
不少人以为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抽取骨髓,因此心存畏惧。对此,南宁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孟金芳解释,骨髓抽取的做法在国内已经基本不再使用了,现在采取的都是外周血采集分离。就是像抽血一样,从手臂抽取,然后通过仪器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再将分离后的血液输回捐献者体内。至今没有因采集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伤害的报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于己无害、于人有利、功德无量的公益事业,一份小小的奉献,就有可能为他人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