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讯(记者 伍永志 实习生唐秋玲 李露 黄莉瑶 林恩琦 罗婧)南宁市中山街道凌铁村,位于南宁最大的城区——青秀区内,人口1000多人,地理位置极佳,但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每年的分红仅靠凌铁大队用集体用地建房出租的租金,有分红资格的村民每人每年的分红也不过1000多元。如今,凌铁村作为南宁“城中村”重点改造片区之一,终于迎来了“脱胎换骨”的一天。为能留住些许人们对凌铁村最原始的记忆,记者走进凌铁村,用图片和文字记录它的古老历史与故事。
凌铁村 因在凌晨打铁而得名
关于凌铁村名字的由来,有几个版本,而最广为流传的版本则是因村民经常在凌晨打铁而得名。
据传,在乾隆年间,因为动乱,部分周姓的山东人迁移来到了这里,他们勤劳持家,每天凌晨就起来打铁,然后将铁做成犁和刀,用作生产的农具。因村民凌晨打铁,“凌铁村”之名便应运而生。
年近九旬的村民李奶奶回忆,凌铁村的村民曾以种菜、耕地为生,上个世纪80年代,政府征收村民土地,将村里的菜地征用来修建道路等,而那个时候的政策补偿是为户主提供做劳动力的机会。
李奶奶说,做菜农时日晒雨淋,种出的蔬菜也卖不了多少钱,“土地被征收后,村里一些年轻人选择出去打零工,来赚取生活费。”
凌铁村经济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周主任告诉记者,现在的江北大道就是以前凌铁村的鱼塘地,周边一带是沙场、荒地。
如今,村民们大都盖起了四、五层的楼房,除了自家居住外,还将剩余房屋出租,以收房租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生活状况与以前相比好了很多。
陶公馆:儿时的“洋房”
位于南宁市青秀区河堤一街37号的一座古建筑文物,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陶公馆”。该建筑融中国与西欧建筑风格于一体,是目前南宁市私有住宅中,中西结合的唯一建筑群。2002年被定为市级保护文物。
这座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建筑物,为原广西矿产局局长陶绍勤1935年出资建造。公馆建筑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二层楼砖木结构,部分使用钢筋混凝土梁,四坡屋面盖小青瓦,砌女儿墙,以天沟排水,南面大门顶上的女儿墙塑有西洋风格浮雕图案。采用内走廊布局,楼内各屋室房门均围绕内走廊布置,是一座具有欧式特色的建筑。解放初期,南宁地下党曾于此进行联络宣传活动。
周主任告诉广西新闻网记者,以前的陶公馆是一座很豪华、很气派的房子,“小时经常跑到陶公馆的楼顶层,或在上面嬉戏玩闹、捉迷藏,或站在楼层上眺望村子。”
曾租住在陶公馆的韦女士说,从外表看已经很陈旧了,房屋内很多木板也已旧烂、损坏。
凌铁水塔:不老的传说
在凌铁村,另一标志性建筑当属凌铁水塔。
据记载,凌铁水塔在1934年4月与凌铁水厂同时建成,塔高25米,是南宁市历史上的第一座水塔。1937年,凌铁水塔只用于滤池反冲洗及供凌铁村附近居民用水,于上世纪60年代停止使用,1969年曾进行过一次全面的除锈油漆保养。1994年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凌铁村村民85岁的李奶奶回忆,以前村民用水需要去河边挑,水塔建成后,可以从河里抽水供应村民,生产队就建了一个蓄水池,一分钱一担水,村民挑上一桶水,能喝上一两天,“水塔挑回的水经过过滤,比直接从河边挑回的水卫生。”
在上个世纪战争时期,凌铁水塔起到的另一作用则是警示。李奶奶对广西新闻网记者说,凌铁水塔如果挂上一个大红灯笼,意思就是告诉群众情况不是很紧急,但要做好走的准备;挂两个红灯笼时,就表示情况紧急,要赶快跑。
周主任说,凌铁水塔在当时属于较高的建筑物,将红灯笼挂在塔上,便于周边群众发现,“在水塔上挂红灯笼,不仅可以提醒凌铁村的村民,还可以提醒周边的群众,大家一看到红灯笼就马上跑到河边避难。”
今年7月24日,为给横跨邕江两岸的南宁市凌铁大桥施工“让路”,大桥桥体规划范围内的文物凌铁水塔被整体迁移至施工路段外,并完全保留了水塔的原貌。
凌铁村村民杨大爷说,水塔的迁移,保留了水塔的原样,并未对水塔本体造成太大的损坏和影响,“如果破坏了,就没法向后代讲述关于水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