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柳州>柳州文史地>正文

从沙街到柳江路

A-A+2015年7月11日09:32南国今报评论

  柳州市河北片紧靠柳江岸边的那条街,老柳州称它为沙街。为什么呢?因为它常被洪水泡,洪水退后满街都是沙子,因此过去市民称之为沙街。那么它是什么时候改为柳江路,又有什么历史往事呢?这得从头说起。

  据地方史料记载,清代末期民国初年,沙街分为上沙街、中沙街、下沙街,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也就是民国初期开筑马路时,沙街西端到小南路斜坡下面的车渡码头,东端到大南门斜坡下面的浮桥码头更名为柳江路。

  沙街(柳江路)过去是一条重要的商业街,很多大老板在此处开设商行,只要少挨洪水浸泡钱财就会滚滚而来,因此老柳州说:“沙街三年不挨水泡,连母猪也戴金耳环!”可见洪水对沙街的影响是很大的。沙街商行经营的商品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商行经营大米、黄糖、黄豆、木材、药材、烟叶等农产品。输出的主要工业产品有土花布、皮箱、皮革等。有些商行与上游融江两岸、长安镇等地货主联系经营桐油、茶油、冬菇、香信等;有些商行与下游梧州市商人联系经营生盐、水火油、棉纱、布匹、五金器材、纸张、西药、轮胎等。

  据老前辈说,沙街(柳江路)的建筑北面房屋与南面房屋差异很大,北面房屋显得阔气,南面房屋较为落后。北面房屋骑楼接骑楼,多为西式三层楼房,窗口雕饰图案,十分洋气,几十家商行集中在北面楼房。更为重要的是,曾任两广督军的陈炳焜于1918年出资在街北面建造新柳江酒店,这是柳州较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四层大洋楼。底层为赌场,二楼为旅社,三楼为宴会厅,四楼为剧场。这种多种经营的楼房在柳州实属少见。

  贴近柳江大桥北端西侧,当年有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师长覃连芳住宅,它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五层大楼,建于1932年,沙街的这座大楼当时为全市最高楼房,且60多年内都是全市最高楼,直到1969年在鱼峰路口两侧建成六层商业大楼后才把它最高楼房的纪录改写为“老二”。

  沙街南面的建筑就差多了,沿街的骑楼断断续续,大多为木板造的平房或砖木结构楼房,两者间杂显得不协调,有些房屋后面部分竖起木柱支架,再在支架上钉上木板,使楼面宽些,从后面看去就像苗族同胞建的吊脚楼。南面商铺多经营陶瓷器皿、铁锅农具、竹器等,多为小本生意,顾客较少,与对面楼房生意火爆、人声喧哗截然不同。

  1938年11月,著名作家巴金到柳州,曾在沙街一家广东酒楼吃饭并写下描写柳江夜景的散文,给沙街画上亮丽的一笔,在沙街的商业环境里注入了人文气息,让人们在关注钱财的同时也品味到文学魅力,就好像吃了鸡鸭鱼肉之后再吃几片柑橙那样会感到别有风味,沙街的历史也因此变得厚重起来。(肖杰明)

保存|打印|关闭

图文热点更多>>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