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教学仿制教练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广西当局奉行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的遗训,创建航空事业,开办广西民用航空管理局。1932年10月,柳州飞机场建成,管理局迁到柳州,改称第四集团军司令部航空处,后来开办广西航空学校正式招收学员。并从英国、日本等国购买一批供战斗和教练用的飞机,用以培训飞行员。
由于飞行训练时不时失事,造成人员伤亡和飞机损坏,为了修理损坏飞机和适应机械班学生学习的需要,广西当局决定把在鸡喇的柳州机械厂拨归航空处使用,改名为飞机修配厂。
损坏严重的飞机难以修复,广西是个穷省,无力再添置新飞机,这就逼得航空学校自力更生,于是,仿制飞机就提到日程上来了。航空学校修配厂虽然设备不足,但仍有一定规模,更有一位得力的工程师朱荣章,一般难题都可以解决。朱荣章也在航校兼上《飞机工程学》课程,在1937年1月的一次授课时,他对学生介绍了学校自制飞机的理念和经过。后来整理成《我校的自制飞机》一文,发表在当年的《广西航校校刊》上。文章说:“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冬季,我开始参加本校机械厂的飞机设计工程的工作,同时开始计划修理飞机。说起修理飞机工程,我觉得无论它的构造是如何复杂,但依据学理照样修配,而又能慎重地精选材料,是不会错误招致危险的。”在材料欠缺的情况下,也为了节约开支,朱荣章提出飞机修理“不一定专靠着舶来品。实则国产的材料,如木、锡、布、铜、颜料等之类,盖以其成本轻而耐用,较之舶来品经济得多。”
自制飞机,在1932年12月左右就有计划,当时航校着重航空人才培训,故对练习机的需要很迫切,航校修配厂是专为学校本身的需要而设,学校需要什么机种就设计制造什么飞机,最先仿制的是单翼练习机。在资金缺乏,设备简陋的困难条件下,朱荣章倡导自力更生,模仿英国“亚维安”机式。除了发动机、钢筒、钢线、锑、铅、着陆轮为舶来品之外,其他材料不少应用国产,竟然造出了一架单翼初级练习机!1933年6月24日,由聘请来的英国在香港的远东航空公司飞行员钟士试飞。试飞时性能良好,不亚于舶来品!柳州自制飞机成功,使广西人为之欢呼,航校聘用来的外国人对柳州飞机修配厂也刮目相看。省主席黄旭得知柳州自制飞机试飞成功,专程从南宁到柳州庆贺,奖给朱荣章银元150元,奖给修配厂全体员工1000元,给试飞员钟士奖500元。此后,在朱的主持下,又仿制成“亚维安”式初级练习机5架,由柳州飞到南宁,在南宁上空作飞行表演。桂系首脑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等军政界要员和各界人士到机场参观后,无不交口称赞。
到1935年,航校修配厂又造出“吉迪”、“亚维安”等型教练机10多架供航校教学使用。自行设计制造飞机成功之后,朱又研究利用广西出产的苦楝木锯成薄板,经过干燥定型做成胶合板,用来制造练习机的螺旋桨,以备临时更换之用。
自力更生“智造”战斗机
1936年6月1日,李宗仁、白崇禧与广东的陈济棠以抗日为名,联合讨蒋。很快,广东的陆、空军被蒋介石分化收买,陈被逼下野,李、白则向蒋妥协。事后,蒋利用手中掌握的中央外交大权,对广西进出口物资严格控制,广西依赖外国供应的军火包括飞机,也全被堵死。而此时广西航空学校已培养出一批素质极优的飞行员,可是供他们使用的作战飞机却寥寥无几。为了实战训练的需要,自力更生制造战斗机就提到了工作日程。朱工程师曾计划用从香港进口英国造的650匹马力发动机,来制造一架重型的大战斗机。可是厂里没有制造重型飞机的材料,就改为设计轻型机。朱荣章自己设计、绘图,经过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经过分拆比较,终于从他绘制的上百张设计图中,选定了满意的蓝图。朱曾在美国飞机制造厂工作,获工程师职称,他见过飞机制造的全过程,但没有亲自设计过,也没有参加过飞机制造。一般在正规的飞机制造厂,设计和制造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部门。可航空学校修配厂是个小厂,无法分得那么清楚,朱既是设计师又是制造指导人,很多工序如原件的选用、仪表的安装、甚至部件的焊接等等工序,他都要亲自过目或亲自动手。不到一年时间,终于在1937年春,自制成功了第一架双翼单座军用战斗机,并一举试飞成功。这种飞机很适合于战斗练习,电油的消耗也少,每小时耗油量约为12-13加仑。其特色是机身成流线形,时速可达170多英里;升降快速,每分钟约1400英尺,可在20000英尺左右高空飞行;上部机翼长而大,下部机翼短而小,有利于俯视、着陆准确的优点。飞机着陆器可自由操纵快慢,坠降时上翼有自动保险掣,很是安全。飞机除装配应该具备的仪器外,还安装有机关枪一架。这样高质量的飞机,当时在国内还不多见。这架飞机在整个制造来说,虽谈不上是发明,但设计和装配与普通飞机大不相同,别具一格,且很适合飞行员作战斗练习。只因经费不足,材料来源有困难,所以这种自制的轻型机不能大批量生产。随后,朱再上一台阶,又造出了一架安装有两挺机关枪的双翼中型战斗机。
试飞成功战斗机性能良好
1937年4月29日,航空学校举行校庆三周年纪念典礼,为了检阅学员的学习成绩,搞了一次公开飞行表演。朱荣章制造的中型战斗机,由航空学校飞行教导第一队副队长陆光球试飞。据后来陆光球在《广西航校校刊》上发表文章讲述他试飞的经过和感受说,试飞前,他的心里还存在疑虑:“朱荣章不是专业设计师,本人也不是专业试飞员;飞机又没有经过‘风洞’试验,只要这架飞机能平平安安飞上天,平平安安下到地,就是最大的心愿”。试飞开始,飞机在机场作各种滑行试验,当时的机场还是一片草坪,没有跑道,飞机却能在草坪上面自如地作各种速度和左右转弯、单双轮刹车的试验。在机坪上成功的动作,让陆光球解除了对新机性能的疑惑。他把飞机开到机场尽头,让飞机滑行一段距离后,陆光球轻轻地向后拉动驾驶杆,飞机便轻松、平稳地离开地面,当飞机离地几米高时,陆把油门关闭让飞机很快着陆;然后再起飞。当飞机爬高到3000米上空后,陆作了翻筋斗、慢滚、快滚、侧滑等一系列特技动作。然后又做了正常速度、最小速度、失速和发动机最大转速、升空限度等检测飞机数据的飞行实验,效果都很好。据陆光球的回忆,他在飞机达到临界最高限度后,“我即一连做几个半滚就降到了低空,看见机场上庆祝校庆的人群人头攒动,为了助兴,我又绕着机场做了几次俯冲与突攀,而后着陆,着陆情况也十分良好。”
这天白崇禧专程从南宁赶到柳州参加校庆庆典。据陆光球叙说:“当我着陆并把飞机滑行到停机坪的时候,白崇禧显得十分满意,带领航校校长冯璜、教育长李凌云等官员向飞机走过来,拉着设计师朱荣章和我同大家在飞机前合影留念。”陆光球驾驶朱荣章设计制造的中型战斗机试飞成功,是柳州乃至广西航空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最有特色的“柳州智造”,值得大书特书。
“朱荣章号”特点及本人遭遇
据陆光球在《广西航校校刊》的文章说,这架新飞机有三个特点:其一,它的外部造型,与后来抗战中所见到的苏联造“E-15”式战斗机何其相似乃尔!这是朱荣章摹仿了苏联人还是苏联人摹仿了朱荣章?抑或是他们都找到了战斗机造型的共同诀窍,因而设计出来的战斗机外型都是那样的精悍而矫健,都是那样被人所称赞;其二,这架新飞机是按战斗机的要求来设计的,可是当时空用的机关枪不能进口,只好把南宁军械厂出产的陆用机关枪安装到飞机上。因为没有联动装置,不能从螺旋桨的旋转范围内发射,不得已只好分别安装在左右下翼,使子弹从螺旋桨的旋转范围之外射出。因此可以说这架战斗机的武器也是自制的。其三,这架飞机自出厂之日起,从未正式命名过。但是当时广西空军的全体同仁,都不约而同地把它叫做“朱荣章号”,这是人们对朱荣章的高度赞扬!
朱荣章带领修配厂自造的战斗机,在抗日战争初期,曾拨归战区空军使用,与其他战斗机一同参加保卫祖国领空的战斗,为抗日尽了一份力量。
朱荣章是广东四邑人,留学美国攻读飞机制造专业,后加入美国籍,曾在美国飞机制造厂任工程师。为了实现“工业救国”的梦想,朱回到祖国。在柳州机械厂创办时,他应聘为该厂工程师。1932年秋,柳州机械厂改为航校附属飞机修配厂,朱受聘为总工程师(后来接替黎国培晋升为厂长)。朱荣章在无现成图纸、无制造飞机的实践经验,和财力不足、原材料缺乏、设备简陋的情况下,为了抗日,为了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用他的智慧,仿制出练习机和战斗机。朱荣章的敬业和自力更生精神,为柳州工业发展,为更多的柳州智造高端产品,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七七”事变后,广西航空学校及附属修配厂移交给中央航空委员会,朱荣章被调离柳州修配厂。先是到航空研究院任研究专员,后调成都航校当实习工厂厂长,再调回航空委员会当个学非所用的机械处科员。因屡遭排斥,不能发挥其个人专长,1940朱荣章只好辞职回到美国,在一家海军飞机制造厂当工程师。朱荣章当初放弃在美国发展的优越生活、工作条件,以身许国,为祖国航空事业及抗日争战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可是在那昏庸腐朽的政权之下,最终却因报国无门而不得不黯然离去,那是时代的悲哀演变成的悲剧,可叹,可惜。(陈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