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今报讯(记者 王剑)柳州市第五处“八贤”墓址——当地重要历史人物佘勉学的墓葬,5月28日在其后裔族人清理祖坟时被意外发现。
30日,该市文博、规划等有关部门联合举行研讨会,决定对现场遗留的青砖墓室进行原地保护,并在地面立碑标示,同时对古墓出土的相关文物将登记建档,防止流失。
除此之外,该市博物馆还将以科技手段采集墓主人的遗骨信息,计划在复原佘勉学容貌的基础上,制作人物蜡像,以供后人瞻仰。
吸取教训 避免再次“无视文物”
明代“柳州八贤”人物之一佘勉学,以及其父佘崇凤、其母李氏老太太的墓葬遗址,都是在阳和工业新区某汽配企业的建设工地上找到的。
据当地村民回忆,2003年新区启动征地建设时,文物部门曾到当地实地勘查,柳州市的地方媒体当年7月30日也曾刊登《“佘公墓”要不要保护》的新闻报道,探讨古墓去留问题。随文配发的图片中,有一块刻有“市文化局”、“1960”等字样的残缺石碑。
佘氏族人称,那是上世纪60年代留下来的“文物碑”,保护对象为佘崇凤墓。
为查证此说法,记者5月29日来到柳州市档案馆,调取了1956年柳州市一份“通告保护古墓葬”的文件材料。这份文件证实,佘崇凤墓确实曾被列为受保护的古墓葬。
在此文件附带的一份表格中,该古墓被表述为“佘立的祖墓”,并提到了墓碑上的“合州太守”字样。表格的“所在地”一栏,写明佘崇凤墓在“社湾东里许大路边”,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表格中,对该古墓的保护建议为“标志保护”。
据佘氏族人介绍,2003年,他们曾向文物部门提出原址保护佘崇凤墓的请求,但一直未获答复。后来,族人们才同意接受政府补偿,让出了古墓所在的石子岗地块。该地块随后被平整为工业用地,佘崇凤墓及其两侧的无碑坟茔,也压埋在了黄土之下。
30日参加研讨会的柳州市文物局书记黄丽英、局长潘晓军等人,当年都曾前往阳和片区实地勘查。黄丽英说,工业新区开发前,当地曾有一片墓葬区,坟茔数以百计,基本未受破坏的墓葬,至少也有数十座。佘崇凤墓没有能够保留下来,原因既与特定历史时期文物档案不能有效衔接有关,也与新区开发前没有做好古墓葬调查工作有关。今后,有关部门应当吸取教训,避免这种“无视文物”的情况再次发生。
乡贤留骨 佘公真容可望重现
柳州市博物馆馆长程洲说,明代柳州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八贤”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杰出人物。包括“八贤”人物佘勉学、佘立的墓葬在内,佘氏家族的一系列名人墓葬和出土文物,都是柳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物证。而且作为本地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佘家相对完整的传承谱系,也具有无与伦比的标杆意义。
程洲认为,尽管佘勉学及其父母的墓葬均已作过清理,但遗留在地面以下的青砖墓室,仍应采取措施保护下来,这对研究柳州本地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有重要现实意义。他建议对现场的三座古墓实施原地保护,除保留地下墓室之外,还应在墓址地面树立碑石,标明墓葬相关信息。
程洲还表示,佘氏族人有权收藏、保留自家祖坟出土的相关文物。当然,他们更希望佘氏族人能够主动捐赠文物,这样也更有利于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公开展示。
作为上述三座佘氏家族古墓葬所在地块的新主人,相关汽配企业30日也有一位女性代表出席会议。她认为,文物部门此前没有及时处置古墓相关事宜,导致企业用地建设面临被动局面。但该企业仍然愿意配合文物部门开展后续的勘探、清理工作,并同意有关部门在地面立碑、标明墓址。不过她也提出,文物部门在厂区内实施墓址保护,应当考虑填实墓室内的地下空洞,以免影响企业生产。
会上,各有关部门及企业代表达成一致:一是再次开展勘探清理工作,确保地下文物不受破坏。二是原址保护,在墓室内填入红土后回填掩埋,并在地面立碑标示。三是做好墓主后人的沟通协调,详实登记出土文物,防止文物流失。四是做好配合工作,为佘氏族人筹办家族博物馆提供必要帮助。
本报记者在研讨会上提出:“八贤”人物佘勉学墓中出土了墓主人的完整头骨,建议文物部门及时采集遗骨信息,以便将来复原人物真容。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肯定。经记者牵线协调,柳州市博物馆已决定在端午节后,对已出土的佘勉学头骨进行全息影像拍照留档,并计划采用先进的3D建模渲染技术,复原这位著名乡贤的真实容貌。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打算制作佘勉学的人物蜡像,并作为馆内陈列,供广大市民、游客凭吊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