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资讯 >城事>正文

今年广西手足口病高发 4月全区手足口病超5万例

A-A+2014年5月15日07:54 当代生活报评论

  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陈佳嘉)昨日(5月14日),自治区卫生厅公布2014年4月广西法定传染病疫情,其中手足口病发病数从3月份的将近1.8万例,上升到将近6万例,而死亡人数也从7人上升到19人。卫生厅疾控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这些年每逢双数年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而导致重症和死亡人数上升的原因是,EV71病毒的比例上升较快,这种病毒容易导致危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从今年3月份开始,卫生厅就下发了《2014年广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卫生部门与托幼机构、小学等教育部门联手防控,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实施“洗手行动”、“消毒行动”等群防群控措施,从而应对即将进入的手足口病高发期。

  进入4月以后,广西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大幅提高,发病数从3月的17255例,上升到58284例,死亡人数也从7人上升至19人。

  卫生厅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发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要及时转往具备重症救治能力的定点医院。收治重症、危重症病例及出现死亡病例的医院,必须及时上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3小时内组织市级专家组对重症、危重症病例进行会诊。

  据卫生厅疾控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手足口病的发病也有大小年之分,即一年发病人数较多,下一年人数就稍微少一些。去年4月,广西共报告19383例手足口病例,死亡1人。即便是去年进入发病小高峰的5月,整个广西报告手足口病例26956例,死亡1人。广西这些年每逢双数年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如2008年、2010年、2012年和今年。而今年导致重症和死亡人数上升的原因是,EV71病毒的比例上升较快,这种病毒与危重症、死亡病例密切相关。

  据悉,关于手足口病的“大小年”,已经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但至于产生的原因,尚无统一的说法。据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及应急处理办公室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其在《流行概况》中介绍: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

  实际上,其他疾病也有“大小年”之分。据报道,肺炎支原体有流行的大小年,一般每隔3至8年大流行一次。2012年是流行大年,虽然没有做过数据统计,但在呼吸科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增加了许多。 

  新闻链接

  手足口病发病头5天很关键

  南宁第四人民医院是收治手足口病的定点医院之一,该医院内儿科主任宋晓玲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过程分为五期。第一期叫手足口初诊期,孩子出现发热且手、足、口、臀部和膝盖这五大部位出现皮疹,绝大部分的患者在第一期就痊愈了。有少数的患者会进入第二期,也叫神经系统受累期,这时患者出现脑炎、脑膜炎的特征。第三期称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第四期叫做心肺功能衰竭期。第五期是恢复期。三期和四期是最重的两期,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呼吸衰竭。

  患者从第二期进展到第三期,往往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有时从第三期到第四期,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所以及时就诊很关键。如果家长及时发现、及时送孩子前往医院治疗,孩子在发病5天内得到及时救治,绝大部分的孩子是能够治愈的。

  危重患者中 留守儿童居多

  据宋晓玲介绍,不少重症、危重症患儿大多来自郊区或是来自县份以下的农村,甚至有部分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多在家里面跟着老人生活,老人对疾病防治意识不强,孩子发烧时往往以为是普通的感冒,擅自给孩子用药,或者带着孩子到小诊所就诊,等到病情严重后才去正规医院。这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应对手足口病,家长决不能轻视。

  延伸阅读

  植物的“大小年”

  果树产果时,往往有个奇特的现象,即若它今年结了很多果子的话,那么,明年就不能多结果或甚至完全不结果了。这种现象在苹果、梨等一些主要果树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果树的大小年。

  如果在秋天,果树形成的花芽多,那么第二年开花数量自然也会多,为丰产奠定了基础;相反,如果头年果树形成的花芽很少,那么第二年结果就少。产生花芽多少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般认为,这是果树生理积累差异所致。果树在大年里,结果多,养料首先要充分供给正在生长发育的果实,而果树枝条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也就影响了花芽的发生,决定了第二年的开花数量不多。当然,果树的大小年并非只与营养有关。

  动物的“大小年”

  动物也是有大小年的,而且有的长达17年才迎来一个大年。

  北美的周期蝉(Magicicada )有着奇特的生命周期。它们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每13或17年才会成群地破土而出。最近有研究者认为,周期蝉可以影响其天敌——捕食性鸟类的数量,并算准时间出现。《美国博物学家》(The American Naturalis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周期蝉集体出现的年份,这些鸟类的数量大幅下降。

  自17世纪中叶起,科学家就一直对周期蝉的生命周期困惑不已。它们遵循着相同的基本生命周期:幼虫在地底生活13或17年,然后在夏季大量出现。它们爬上树,蜕皮,成长为成虫,然后在短短数周内,成虫相遇、交配、产卵。孵化后,幼虫会回到地底,等待下一个轮回。

  20世纪初的研究指出,在非常规周期内出现的蝉会被捕食性鸟类吃得一干二净。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广西|广西城事|身边事|美食|时尚|旅游|读图|专题|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