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柳州>今日资讯>正文

探访柳州抗战“国保”现状(组图)

A-A+2015年7月6日10:55南国今报评论

  南国今报讯(记者 谢永辉 王剑/文)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州旧机场及城防工事群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于帽合山西麓的美国“飞虎队”柳州遗址,却是一派荒草丛生、残墙塌斜的破败景象。面对媒体质疑,文物部门声称该遗址已授权委托某民营企业管理,而民企相关负责人则称其已斥资近700万元,用于遗址维护。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706/U12182P1402DT20150706104905.jpg张公岭环山工事碉堡群遗址的碉堡前拉起安全警戒线,有单位进场施工。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706/U12182P1402DT20150706104907.jpg飞机库山洞内堆满了各种塑料制品。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706/U12182P1402DT20150706104910.jpg驻守山洞多年的林灯富老人向记者介绍他在洞内发现的一块钟乳石,曾有人听说后欲高价收购这块漂亮的石头,但被他拒绝。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706/U12182P1402DT20150706104912.jpg透过“护蒋洞”门口铁门,看到的内部情景。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706/U12182P1402DT20150706104914.jpg“护蒋洞”内填充的两层小楼。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706/U12182P1402DT20150706104917.jpg“护蒋洞”内填充的两层小楼。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706/U12182P1402DT20150706104920.jpg飞机库山洞门口一侧的小门洞内,被辟作厨房使用。
 

  此事经本报记者采访披露后,引发了读者对抗战遗址保护状况的关注与担忧。近日,记者又走访了柳州市的另外几处“国保”级的抗战遗址,发现情况并不乐观。

  胡志明旧居保护较好

  2013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柳州市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增至11个。其中,抗战遗址类“国保”单位共有3项,除了此前已上榜的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胡志明旧居外,还有当年获准列入“国保”名录的柳州旧机场及城防工事群旧址。其中,胡志明旧居作为展览场所对外开放,有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建筑物得到了较好地保护。

  柳州旧机场及城防工事群旧址,是一个由多处抗战遗址文物点“打包”申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的抗战遗址包括柳州机场旧址(即美国“飞虎队”柳州遗址)、张公岭环山工事碉堡群和柳州防御工事碉堡群等。

  其中,柳州机场旧址始建于1929年,现存遗迹包括飞机跑道旧址、机场指挥塔旧址、机场指挥部山洞旧址、山洞飞机库旧址、机场油库及哨所旧址、机场驻军营房和飞虎队营房旧址、飞虎队俱乐部及其弹药库山洞旧址、机场碉堡旧址等。在抗日战争期间,该址曾驻扎我国空军部队、苏联志愿航空队、美国飞虎队,他们以柳州机场为重要基地,频频驾机升空,与日寇贼机及日本军队展开血战,为抗击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公岭环山工事碉堡群旧址占地700多亩,是上世纪30年代修筑的军事建筑群,具有当时典型军事设施风格,战壕、碉堡皆用钢筋混凝土构筑并深藏于山岭内,是研究我国当年军事战术思想和军工科技难得的颇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柳州防御工事碉堡群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该防御工事始建于民国时期,分为鸡喇、金鸡岭、磨滩村、大鹅山、小鹅山、新云村、门头村等,碉堡为片石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碉堡、战壕、指挥部等组成,形状不一,多倚仗地形,为保护柳州机场、火车站或重要设施而建。现存28处,保存基本完好。

  飞机库山洞成仓库

  柳南区金山丽园小区旁的“芭蕉洞”,抗战期间曾被“飞虎队”开辟成为飞机库,如今也是柳州旧机场及城防工事群旧址的一个重要文物点。

  记者在该文物点看到,柳州市文物局已在洞口处立起“国保”碑石,碑上的落款时间为2013年7月。碑文显示:洞内面积约5000平方米,可同时停放40架战机。洞口处5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券顶结构形式加固,后150米为天然溶洞,洞口设有弧形铁门,可防重型炸弹的冲击波。

  由于洞内天然阴凉,这处文物点在被列为“国保”单位以前,曾经长期用于储存芭蕉、香蕉等生鲜果类。另外,早在2008年,今报就曾报道披露:该山洞被租给私人,用于存放油漆等危险化学品,当时有关部门已明确要求,限令山洞主管单位尽快整改。

  不过,当记者近日再次前往探访时,“芭蕉洞”的情况却是一如往昔。走进山洞,路旁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塑料用品,有各种桶、筐、箱、篮、凳等,还有很多没拆开的纸箱和包装袋。由于洞内没有照明,漆黑一片,工人装货只能靠手电筒。

  进入山洞深处,空气变得特别潮湿,岩壁、洞顶不时有水滴落,地面上也是湿漉漉的。靠近洞内尽头处,记者看到一幢建筑,建筑外墙贴有瓷砖,内部吊顶、地板砖装修一应俱全。据工人介绍,此前还曾有人在这里办公,但后来因为太过潮湿,打印纸张很容易湿润、发霉,办公室就撤了出去。

  90岁的林灯富老人和老伴驻守这个山洞已有近30年,他就住在洞口一侧临时搭建的小房子里,另一层有个门洞内的空间则被用作厨房。据老人介绍,这个山洞的相关设施是抗战期间,由援华美军支援建设的。当年,那道重重的铁门要靠马达带动才能开启,洞里停放战斗机,洞外是一条沙石跑道,供飞机进出。解放后,人民空军也曾使用过这里,等新机场建成后才搬走。近年来,不断有国内外记者来此拍摄、采访,也有飞虎队后人前来“寻根”。

  山洞现在的承租人为来自湖南的一名肖姓老板,其在顺达通专门从事日用品批发生意,租用这里已有五六年了。在问及从什么单位租来的,肖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他是从别人那里转租来的。林灯富向记者透露,肖姓老板租用这个山洞,每月租金为1.6万元。

  张公岭遗址开始维修

  张公岭环山工事碉堡群旧址早在2003年就已被列为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又被批准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不过,2005年本报记者首次探访时,附近的村民和工地都将这里当成垃圾场,一些战壕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填平。经本报报道后,相关部门多次进行清理整治,情况有所好转。2011年,记者再次来到张公岭时,这里多了一些违建房子,还曾有人想填平战壕来建房子,不过被有关部门发现后予以制止。

  两年前,在其成为“国保”单位后,记者第三次走访,发现山脚的违建情况并未好转,从竹鹅溪附近已难觅上山路。山上的碉堡、战壕情况也不容乐观,特别是很多碉堡顶上混凝土内钢筋几乎全被撬走,还常有流浪汉将这里当作栖身之所。

  此番再上张公岭,已有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在碉堡、战壕处都拉起了警戒线。从现场所立的施工牌来看,这是张公岭环山工事碉堡群修缮工程一期,施工、设计单位是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建设单位为柳州市文物局。工程开工日期是今年6月16日,计划竣工日期为今年10月30日。据了解,在此前的清理、维修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发现了新的战壕入口和哨所。

  小鹅山碉堡成“私房”

  在几年前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文物部门在大鹅山、小鹅山一带发现不少碉堡,这些碉堡都是柳州防御工事碉堡群的组成部分,于2013年获准列入“国保”名录。

  7月4日,记者在大鹅山接近山顶的一处观景台下方,找到了其中的一个碉堡,但却没有看到文物部门设立的“国保”标志碑。碉堡入口处,有人安装了一扇木门,里面还算干净,但底下一层的坑穴内填满了垃圾。在碉堡靠山一侧的小“隔间”内,还放着椅子、报纸、烟盒等物,机枪口被完全堵死。

  一名登山的老人介绍,这个碉堡原本堆满了垃圾,又脏又臭。后来,因为天热时碉堡内很凉快,公园负责打扫的工作人员清理了里面的垃圾,还装了一扇门,把这里辟为临时休息场所,平时工作累了就进来休息一下。

  记者当天还探访了小鹅山的抗战防御工事遗址,发现有的碉堡被填满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且碉堡附近私坟林立。在山腰的移动基站后面,有一处保存良好的碉堡。不过,紧靠碉堡,有人搭建了一栋房子,还围出一个小院子。而这处碉堡的机枪口居然被人用红砖砌成“十”字形的透气孔,从孔里看去,里面堆放着木台、竹席、铁笼、铁桶等物。看来是这家人因势建房,将碉堡入口圈在自己家中,把碉堡变成了自己的“杂物间”。

  由于房屋主人不在家,记者未能进屋查看,只能向山下红岩三区的居民打听情况。据了解,这家人来自农村,多年以前就在这里居住了。他们一家原本都是靠捡废旧为生,前些年家里的老人过世,现在还剩下夫妻两人。

  零散碉堡处境堪忧

  柳州防御工事碉堡群还有其他很多碉堡,零散分布在市区内的其他地方。大桥园艺场龙珠桥北桥头就矗立着一个碉堡单体,文物点旁没有立“文保”碑,外部已有多处被人为破坏。碉堡边上是一片芭蕉林,由于已经找不到入口,记者无法进入其碉堡内部,但从机枪口处拍摄到的内部影像显示,碉堡内堆满垃圾、石块和枯枝烂叶。

  而在鸡喇码头附近江岸的一个碉堡,尽管已立有“鸡喇碉堡群”的柳州市历史建筑石碑,但里面却是污秽不堪。碉堡临江而立,入口在在江岸一侧,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碉堡内丢弃着破烂衣服、铁桶等物,还有烧火的痕迹,应该是有流浪汉在里面住过。此外,还有人在其中大小便,发出阵阵恶臭。碑文显示,鸡喇碉堡群原有10多个碉堡,因修建防洪堤,大部分遭受破坏,仅存3个。

  另外,记者还在石烂路发现了一个碉堡,刚好位于路边一块红薯地里。碉堡前后两面的机枪口都已被泥土和植物挡住,顶上还被人堆上泥土,种植蔬菜,从外表已经完全看不出碉堡的模样。而在磨滩村,之前曾有碉堡被圈在一户村民家里。不过后来,因为要新建房屋,户主请来勾机把碉堡挖掉平整了,如今再也看不到半点历史遗迹的影子。据了解,由于当地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淡薄,位于生活区的碉堡已经越来越难见到了。

  “两违”建筑占满“护蒋洞”

  作为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的的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包括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和护蒋洞两个部分。记者前往探访时,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大门紧锁,但院子里有各种生活用品,透过建筑物的玻璃窗,还能看到屋里挂有蚊帐。

  2011年12月,曾有网友反映该文物点被人用于生活居住,并且拍下了文物点栅栏上晾晒棉被的照片。当时记者前往核实,还发现文物点内有种植蔬菜的情况。此番再次实地探访,情况已经略有改观,但文物点的建筑物内似乎还有人员居住迹象。

  桂南会战检讨会期间,蒋介石等人躲避日军飞机轰炸的“护蒋洞”坐落在一墙之隔的广西血液中心院内。这个著名的山洞,现在已被一栋两层小楼完全填满,洞口铁门紧闭。记者观察发现,小楼已经处于闲置状态,一楼的拉闸门还挂着“危险品仓库,严禁烟火”的警示牌。透过门上空隙还能看到,里面有个类似大型液化气罐的装置。

  前不久,柳州电视台在关注“两违”建筑问题时,曾对“护蒋洞”的这处建筑做过报道。据当时记者调查,该建筑物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广西血液中心所建,原本用作制药仓库。广西血液中心并不能提供相关建设手续。2003年,广西血液中心已将“护蒋洞”移交给了柳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管理。但如今,这栋“两违”建筑依旧依安然矗立,将“国保”单位“护蒋洞”完全占据。

保存|打印|关闭

图文热点更多>>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