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教育频道>健康教育>正文

为何过去很少有假货

A-A+2015年8月6日《生命时报》评论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 何计国

  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主任 文建东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 邱宝昌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余 晖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夏学銮

  生命时报编辑部:

  我是贵报的忠实读者,想反映下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在不少展销会甚至早市上,有不少卖进口或品牌食品的,价格比平时低很多。有时候,我和街坊邻居会贪便宜买点。但回家一尝便发现质量很不好。这些年,我真被坑了不少次:芝麻酱里有玻璃碴,贴着“全聚德”标签的月饼居然长了绿毛!在过去,虽然产品少,种类缺,但很少有假货,为什么现在这么多?

  北京读者 刘女士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渐渐习惯了在生活中防假防骗。和刘女士一样,存在类似困惑的中老年人也不少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假货?本报记者采访了食品安全、经济、法律、社会学等各方专家,共同探讨。

  商品丰富了,觉得假货多了

  家住北京市金台里小区的王大爷今年70岁。长期以来,他一直相信只要报纸上登的、广播电视台上播的就是真的,产品只要生产出来肯定是经过国家审批的,不可能有假。这种观念近些年可没少让他上当受骗:看到“特效药治愈糖尿病”的广告就买着用了,结果发现血糖不降反升;听讲座说保健床垫能治各种病,花一两万买回家,最后却发现一点效果都没有……

  王大爷的经历在北京市消协发布的统计信息中得到了印证。数据显示,2015年1~6月,保健品类投诉位居食品投诉首位,其中涉及虚假宣传的占26.09%。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2014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显示,网购平台中淘宝网的正品率仅为37.25%,1号店的正品率为80%。

  不过,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看来,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也不像很多老人以为的那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食品合格率其实远不及现在。卫生部历年调查的数据显示,20世纪60年代,我国总体食品的合格率只有50%~60%;而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了90%以上。何计国解释说:“六七十年代生产力严重不足,大家温饱还是个问题,所以很少有人会去挑质量问题,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化程度不高,不少食品都是自己制作、自己食用,所以会感觉没什么假货。”

  根在“利益”二字

  “假货一种是以次充好的伪劣产品,另一种是侵犯商标权的假冒产品,比如没有授权的生产者擅自使用耐克、LV等品牌商标。前者损害的是消费者利益,后者损害的是正规厂商的利益。”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文建东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产生假货的根源还是“利益”二字。

  利益当前,生产者敢大胆造假,也与我国对假冒伪劣生产者的惩处不够严格有关。我国《产品质量法》中对假冒伪劣生产者的判处是责令停产、没收产品、罚款,罪情严重者才吊销营业执照,犯罪的情况下担当刑事责任。而在美国,生产、批发、销售假冒商品均属有罪,对生产者、销售者分别处以25万美元以上、100万美元以下的罚款,并处以5年以下的监禁。如有假冒前科的,罚款可达500万美元。

  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余晖看来,监管不力是假货猖獗的重要原因。温州皮鞋便是一个经典案例。上世纪80年代,温州皮鞋火遍全国,但因品质低劣、造假猖獗,引发全国不满;到90年代,温州成立“温州市鹿城鞋业协会”,倡议不赚昧心钱,才确保了产品质量。文建东认为,监管不力的背后是我国面临着管理成本高、是否能管的困局。因为如果管得太死很可能威胁低收入者的生存。

  一定程度上讲,消费者自身也是假货泛滥的重要“推手”。受收入、炫耀心理等影响,很多消费者“知假用假”。淘宝上售价一两百元的耐克鞋销量惊人,假冒的NBA纪念品大有人买。有了需求后,生产者更会乘虚而入,罔顾法律。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看来,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后,因维权成本太高放弃维权也助长了违法生产者的气焰。

  法律硬武器,诚信软保障

  吃上放心的食品,用上安心的物品,这是全社会的呼声。如何才能将假冒伪劣产品赶出我们的生活?

  法律仍需完善。19世纪的美国也有过假货泛滥:糖果掺石灰和面粉,腊肠用病猪肉制作,且远销欧洲。直到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纯净食品与药物法》才得以缓解。邱宝昌表示:“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法律虽有涉及造假问题,但仍需完善。从欧美经验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公众普遍拥有法律意识后,造假现象也将减少。”

  政府、行业都应加大监管。余晖强调,政府不应为了GDP而包庇当地违法企业,必须要严格执法。行业协会也应具备自治精神,在假货扰市时,自发形成治理机制,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严格检测、监督。

  诚信教育需尽快补上。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我国自古以来都崇尚诚信。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支撑,缺失已久的“诚信教育”急需补上,且应从小开始。

  人人都对假货说“不”。“利己动机驱使下,大家可能为了便宜买假货。但市场经济是脆弱的,需要大家自觉形成抵制假货的意识。”文建东最后倡导。邱宝昌建议,消费者还应积极投诉、勇于揭发,“倒逼”造假厂商生产合格产品。▲ (谭卓曌)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运营总监:韦 锋

新闻总监:韦敬鹏

美术总监:陈 煜

新闻热线:18277195168

投稿邮箱:gxguilong@sina.cn

监督邮箱:1582012345@qq.com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免责声明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