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池塘到湖泊:现实改造中的利与弊
“公园新村”理念的重要承载者之一就是对于湖泊的要求。那么,我们就必须审视一下湖泊的形成和变迁的后果。
“在没有改造成湖泊以前,每年到过年前村里人就把塘里面的水放干来捉鱼,五六百斤,甚至上千斤都有,大个头的鱼有七八斤。塘里的水也很好放的,一个小水闸就慢慢流干了。”龙方正说,现在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县里提出的“公园新村”的理念,村里对以前的泥塘进行了砌岸边,修筑亭台和小桥,好像跟城里的公园一样,种上了荷花,不久前还放养了1万尾观景鱼。
从中庸乡提供的改造前村子池塘的图片来看,以前的池塘跟很多农村的泥塘没有多大区别。而如今改造后跟城里的公园一样,在龙方正的叙述中也说了:“随着池塘的改造,塘里的水放不干了,塘里也没有了可以吃的鱼,现在村里过年、清明祭祖,每年聚几次都要市场上买鱼吃。”龙方正从小时候就持续不断地参加这种村中的聚会,喝众酒,吃村里池塘里打上来的鱼。然而,这一次,池塘经过改造后,再也没有鱼吃了。也就是说,因为对池塘的改造,其池塘本身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一种民俗传统也从此消失。
记者发现,临桂各乡镇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对于“公园新村”理念的推崇,有一些村子像下峰山村一样把以前的池塘改为湖泊。记者在下峰山村走访了解到,所谓“公园新村”的主要承载就是对于村子池塘从自然状态改造成公园的样子。对此,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孙昌盛老师说:“如果对一两个村落进行尝试、实验,应该看做是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种探索。但如果大规模地铺开,把城市的公园建设套进农村进行建设,把农村建成城市,就值得商榷了。毕竟农村就是农村,有别于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有些生搬硬套了。”不久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曾强调:“新农村是升级版的农村,不是缩小版的城市。”
从马头墙的变迁,看传统元素如何更好地被借鉴?
如果在村里走访,发现村里如今三层以上的房子上都有高高的马头墙,从远处看,感觉到造型奇特、张牙舞爪,过去一块块小青瓦叠成的飞檐被直接的一块看似飞起来的仿制的石头所代替。那么村里原来的老房子到底有没有马头墙呢?“没有的,但如今没有马头墙,风格就不古老了。”龙方正说。
记者发现,下峰山村里的这些房屋的改造的确只是在“风貌”上的改造,其他并不是修旧如旧。跟平常一般现在农村建的三四层楼房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在外面装修的时候把彩色的瓷砖换成仿古的青色瓷砖,给楼房嫁接上马头墙罢了,并不是根据建筑的需要或者美观而设计的。
并不单单是下峰山村出现了这种情况,记者发现,如今在桂林甚至是十多层以上的楼房都一定要安装一截马头墙。那么马头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一般认为,明清以来马头墙的防护、防火、防盗功能被发挥到极致,墙体一般为青砖砌成,高大厚重的墙体显示了房屋主人显赫的地位、优越的经济条件。
下峰山村的老房子的确有一些特色,但极为普通,连临桂的县级文物都不是。那么如何看待这种改造呢?蔡华老师说:“这是把桂林古民居的一些元素简单地符号化了,以为有了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墙、吊脚楼、木格窗,这些元素就是桂林古民居了,其实是一些元素的任意嫁接,对传统的一种颠覆,也是现实的一种无奈。”蔡华老师指出,由于建筑材料的变化,如今,马头墙已经转变为装饰美观为主,其本身的实用价值在降低。然而在桂林的古民居中,大多是只有一层的房屋上才有马头墙,两层以上的都很少。如何适当地借鉴传统地方建筑元素,特别是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后,如何利用这种大规模变动时代的机遇实现建筑风格的形成,实现新的融合是目前要深入探索的。
检视中国建筑的发展史,从清代的中后期,圆明园的大水法上巴洛克式石门是西洋的建筑在中国传播较早的代表之一,桂林灵川迪塘的老房子上带有西洋元素的拱形窗户到民国时桂林李宗仁故居、官邸,白崇禧故居,李济深旧居,黄旭初公馆,无不都是中西合璧,结合得美观、雍容大气。也就是说,如何在这一次大规模的建筑改造中运用好传统的因素,并持续借鉴现代建筑风格,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地方建筑仍然需要不断深入探索。
新农村建设,如何从“政府主导”向“农民主导”转换
“政府来规划、协调村子的建设,村民响应政府的号召参与建设。”这条准则不仅是下峰山村如此,在记者进行“桂林新农村建设”系列采访中走过的灵川的铁坑村、下岭底村,龙胜的坳背村,恭城的社山、红岩、大岭山到下峰山村无一例外。记者发现,农民本身限于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只是明白“新村建设就是在建设新房子”,若没有政府的帮助根本是不可能。
记者走访过的这些村子,除了红岩村村长朱培铭是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外,很多村里连高中毕业的村民都很少。而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这些村落基本都是思想、经济各方面情况相对好一些的,其他村落就更难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细节,下峰山村里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中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20户左右在临桂县城甚至桂林买了商品房。也就是说,新农村在建设的过程中,由县乡的政府部门来主导,但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基本生活在城市,基本是来按照城市的生活模式来建设农村的。“城乡二元制”的差别已经让人习惯按照城市的模式来思考农村的建设,所以下峰山村如何改造,改造成什么样?村民本身并不知晓。
这也就透露出:如何培育有独立主见的新型农民来根据农村根本的生产生活需要建设自己的家园,或许才是问题的根本。也就是说,新农村的建设中,如何从“政府主导”向“农民主导”来转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让城市是城市 让农村是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此后桂林各地陆续设立新农村办公室,通过“一事一议”等项目,给农村做规划、修路、搞绿化等等,实行了村村通公路,部分村子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农村的各种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
如果仔细探究就不难发现,建国60多年了,我们一直在关注城市的建设,而忽视了农村。“城乡二元制”的长期存在,从制度、投入及人们的认知等各个方面阻碍了农村的发展,致使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样,在农村形成了一种观念:“像城里人一样”成为农民的愿望。当国家重新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时,我们的群众甚至地方决策者都不知道怎么建设,像城市一样建设农村么?
我们清晰地看到,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间,我们在用管理和经营城市的思维来建设农村,其背后是我们并不了解真正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凸显了政府部门在如何建设农村方面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及欠缺。
当然,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或许,如何从制度上进行调整,从观念上引导更新,从人才上培养储备,从产业上变更,从村落建设上进行摸索,真正地“沉”下去,不冒进不浮夸,扎实促使农村经济发展,让村落实现变更,让城市是城市,让农村是农村,相辅相成,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