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中,美国的史迪威、陈纳德有过重要的贡献。两位将军个性鲜明,在中国的经历也颇富于传奇色彩。1944年桂柳会战形势最为紧张之时,他们先后来到了柳州的空军基地。
史迪威其人
史迪威(1883-1946年)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1926年任驻天津的美军第15步兵团营长,1935年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武官,1939年5月离任回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史迪威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蒋介石的参谋长。在国共关系问题上,史迪威态度客观公正,他曾帮助保卫中国同盟通过驼峰空中运输和滇缅公路运输物资,还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运送国际支援的医药用品。
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来华之前,就积极活动想担任驻华大使。来华不久就与中美合作所的梅乐斯打得火热,并通过梅乐斯的电台给总统发报。而史迪威一贯坚决反对美国方面与戴笠的特务组织建立关系。1944年10月11日,赫尔利给罗斯福发去了一封中伤史迪威的电报。他告诉罗斯福:“你和蒋介石之间不存在任何问题。除了关于对史迪威的任命外,蒋介石同意你的任何要求和任何建议。”并且危言耸听地说:“我的意见是,如果你在这场争论中维护史迪威,你将会失去蒋介石,并且还会一同失去中国……如果我们让中国崩溃,如果我们不能让中国军队继续参战,那么,即使天堂里所有的天使都发誓说我们支持史迪威是对的,这也改变不了历史的结论……我谨建议你解除史迪威将军的职务。”
史迪威听到这个消息后在日记中写道:“赫尔利……用一把钝刀子割断了我的喉咙。”
正是在桂柳会战形势极为紧张,而他自己个人事业又出现重大变故的背景下,史迪威来到柳州。
被解职之前飞来柳州
史迪威自己处境艰难,前景迷茫,但他仍然以高昂的热情、坚韧的精神,密切关注着抗日战场。10月6日,史迪威飞往密支那,看望了那里的部队,检查进攻八莫的作战准备情况,工作通宵。10月14日,史迪威乘坐飞机赶到柳州视察防务,与白崇禧、张发奎一同研究广西的防御部署。他所看到情景,却极为失望,在日记中记录说:“9点半启程去柳州,研究集结和进攻计划,全部相当悲观。”他知道,溃败已经无可挽回。
时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的《抗日战争回忆记》一文记载:“当时史迪威将军亦来到柳州。这个老头子(他能说中国话,在印缅作战的时候,他常到中国部队去和我们的士兵谈话。他的音容和态度,像老人一样的诚恳。他的一副锐利而闪闪发光的眼睛,并不掩盖他整个面部和蔼可亲的神色。士兵都很喜欢和他交谈并称他为老头子)非常关心这个会战,且同意我的决心,并答应可经常保持50架以上的飞机,来协助我对桂平之敌攻击。我们以全副精神来完成这个攻击准备,并精密地来计算攻击时使用的弹药数量及通迅与补给、卫生所有后方一切设施。”但是,战争形势却没有按中国军方的预想发展。
随中国军队进入柳州的94军军需官格里斯特先生也留下记录说:“柳州在过去的几年中有很多美军的活动。它是我们第十四航空大队(以前叫“飞虎队”)的前方空军基地,经常被斯蒂威(史迪威)将军访问。在他于1944年10月访问柳州后仅30天,日本人就蹂躏了这座城市。”
按格里斯特的记述,史迪威曾多次到过柳州。
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中国
就在史迪威离开柳州的第五天的10月19日,“斧子砍下来了”。乔治·马歇尔来电告诉史迪威,罗斯福已致电蒋介石,同意把他从中国召回。罗斯福的电报随后到达重庆,把上述决定通知了蒋介石,但总算维护了一点史迪威的名誉——肯定了他指挥缅北反攻、夺取密支那的重要功绩。
在随后的1天半时间里,史迪威怀着愤怒而沉重的心情,匆忙地向各方面的友人告别。他致函延安的朱德将军,表示“对不能与您和您的不断壮大的杰出部队并肩抗日深感失望”。同时,他命令美军观察组的约翰·谢伟思返回华盛顿,报告延安的情况,以说服政府与共产党及其军队建立联系。他看望了孙中山夫人宋庆龄,说“她哭了,很苦恼。”不到1个月前,宋庆龄曾会见史迪威,希望他能代表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她认为,史迪威“是替中国人民说话的”。
史迪威给陈纳德留下了一封很有礼貌的信,对他取得的显著战绩和中国人对他的爱慕而感到骄傲。他从未把陈纳德看作是竞争对头,而只是认为他有点异想天开和桀骛不驯,是个不懂规矩的下属。
蒋介石派了军事委员会的一名下级军官,给史迪威送来一枚最高等级的青天白日勋章。史迪威派一名同等级别的美国军官谢绝了。蒋介石还是彬彬有礼地约见了史迪威,“‘花生米’(史迪威称呼蒋介石的绰号)说他对这一切感到十分遗憾;我为中国做了许多事,训练部队,领导部队,等等。只是由于我们性格上的不和,他才要求把我解职。”史迪威最后对蒋介石说:“无论你对我怎样看待,请记住,我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了中国的利益。”蒋介石一直把他送到大门口。
10月21日午后,史迪威乘坐飞机离开重庆。
陈纳德也在忙碌着
陈纳德(1893-1958年)在七七事变前应宋美龄之邀来中国帮助训练空军,当时并无固定官衔,实际上是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顾问。1940年以前,他在昆明的中国空军学校训练中国飞行员。同年10月,应中国政府的要求,回美国筹组空军志愿队。筹组计划得到罗斯福总统的支持,准许美国陆海军的后备航空军官和士兵参加志愿队,陈纳德任队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志愿队解散,代之以第十航空队第23战斗机大队。以后又改编为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晋升为准将,负指挥之责,并兼任中国空军的参谋长。
作为“飞虎队”的司令,陈纳德曾多次飞临柳州。但是,1944年11月7日的柳州之行,却因为战争形势的变化而格外紧急。这天晚间,天气状况恶劣,陈纳德乘坐部下的飞机进入柳州机场。随即,他紧急安排了44架次飞行,将机场员工和主要装备撤离,并下令将存放的大批航空汽油付之一炬,同时将机场各种建筑、设施、跑道炸毁。在撤离之前,他们在基地举行了降旗仪式。由于气候原因,在撤离过程中,“飞虎队”还损失了3架战斗机。这是一次让陈纳德惊心动魄的柳州之行。
张发奎曾满怀敬意地提到紧急情况下得到陈纳德“飞虎队”的空中支持:“11月7日我命令开始破坏柳州的机场和柳州附近的铁道,我很感谢美国的空军,他们努力工作至最后一刻。”张发奎的柳州指挥所没有移动以前,飞虎队的飞机仍继续不断翱翔于柳州的上空,以加强对地面的支持:“这一种责任感和战斗的友情,令我感动而惭愧。”
柳州沦陷后,陈纳德仍然指挥航空队多次出动战斗机协助中国部队作战,19至21日出动袭击由柳州向宜山开进的日军。在日军占领柳州期间,“飞虎队”不时飞临柳州空域,袭击日军后方供应线、轰炸柳州机场,在柳江上俯冲扫射挂着太阳旗的船只,在空中,“野马”战机与日军“零式”逐战。当时,曾有两位被俘的美国飞行员关在驾鹤路日军指挥所驻地天主教堂里,当他们光着被晒得通红的上身在院子里砌墙,望着掠过天空的野马式战机,眼泪直流。在豫湘桂战役中,7个机场被日军占领,但美国空军主力并未受到大的损失。相反,正如陈纳德所说,这一切并“没有阻碍十四航空队一天的出击,或减少我们进击的强度”。
1945年7月,美驻华空军改组,陈纳德请求退出现役,离开重庆之前被授予勋章。1946年他重返中国,1947年12月在上海与陈香梅女士结婚。(刘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