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鹿寨讯(记者 王剑 通讯员 莫宏浩)近日,有读者来电报料称,柳州市鹿寨县黄冕乡附近有一处古代城墙遗址,连绵数里,十分壮观,在驴友圈中享有“小长城”美誉。南国早报记者现场走访了解到,此处古城堡遗址很可能是太平天国时期当地农民起义军修筑的军事要塞。
11月14日,记者跟随当地向导,在黄冕乡北面大约2公里的一座山岭上,找到了这座鲜为人知的石砌古城。城墙建在接近山顶的地方,现存墙体约有2米高,顶宽1.5米左右;残垣顺着山势绵延起伏,一眼看不到尽头,颇有几分长城的神韵。
据向导介绍,距离遗址不远处的山脚下,有个叫三里屯的村庄,当地群众因此将这处城堡古迹,称为“三里寨”。近年来,常有驴友前往探访,惊叹不已,给其起了一个“小长城”的响亮别名。
今年74岁的黄宣贵老人,退休前曾以黄冕乡文化站站长的身份,参与过上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对这处山顶古城墙的来历,做过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他说,据传“三里寨”是太平天国时期一位名叫廖鸣盛的起义军头领主持修建的,城堡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是一处十分坚固的军事城堡。
自古以来,“三里寨”一带,就是桂林、柳州两地间的水路交通咽喉要塞。山脚下,洛清江蜿蜒流过。沿江的河流谷地,也是历代官道——兰麻古道的必经之处。
黄宣贵说,当年起义军选择在此建寨筑城,看重的就是这里的地理位置,且山顶视野开阔,战守俱佳。更重要的是,城墙包围的山头上,还有一口喷涌不绝的泉眼,驻兵其中,完全不用担心水源问题。
“三里寨”部分石砌城墙上,至今还能看到三合土修筑的城垛,石墙加上土垛,总高接近3.5米。据当地群众介绍,城墙围绕山头修建,总长超过2000米,可容数万兵马驻扎,仅在面朝洛清江的一面,留有两处进出口。
如此庞大的军事工程,是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办法建造起来的:当年起义军夺取山下水陆要道后,曾要求所有路经此地的行人商贾,每人必须搬运两块石头上山,因此没用多久,就有了这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小长城”。
记者从鹿寨县文物管理所了解到,黄冕人廖鸣盛领导的这支起义军,是与太平天国起义同一时期的农民起义武装力量。清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廖利用太平军北上攻打桂林的有利时机,带领群众揭竿响应,迅速占据黄冕一带,并一度攻陷永福县城。后遭到清军反扑追击,被迫放弃“三里寨”。
长期以来,黄冕“小长城”一直处于待开发的遗存状态。古城周边,还有兰麻古道、洛清江、白龙寺、三里洲等观光景点,距离波寨林场、古赏河风景区不远。当地政府计划在有效保护好文物古迹的基础上,整合开发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把黄冕乡打造成为桂柳交界处的重要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