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资讯 >广西城事>正文

龙胜女婿村:女子不外嫁传统延续300年(图)

A-A+2013年11月11日15:21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评论

  桂林晚报讯(记者 阳颜 通讯员 沈馨 文/摄)龙胜最出名的就是江底乡的龙胜温泉与和平乡的龙脊梯田。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就在离温泉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名叫“城岭”的瑶家山村。这里风光非常秀美,漫山遍野的竹木森林郁郁葱葱,江水蜿蜒流淌清澈如玉,但比瑶乡风光更特别的是,城岭村是一个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女婿村”。

  城岭村中170户人家700来口人,家家户户都有“上门女婿”,近的来自本乡,远的来自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究竟这个美丽的瑶乡山村有什么魅力,女儿都不外嫁,男人都愿意来当上门女婿呢?记者走进了这个“女婿村”,希望能一探秘密。

城岭村村口,错落有致的木楼群落在森林竹海中仿若一道风景。城岭村村口,错落有致的木楼群落在森林竹海中仿若一道风景。
“上门女婿”李贵书和妻子在自家木楼上说说笑笑地拣选着刚摘的瓜果。“上门女婿”李贵书和妻子在自家木楼上说说笑笑地拣选着刚摘的瓜果。

  “女婿”上门的传统延续300年

  7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著名的龙胜温泉之乡江底乡,从温泉区再驱车前行不久,就到达了坐落在越城岭山脉腹地的江底乡城岭村。城岭村距离龙胜县城60公里,与资源县两水苗族乡、河口瑶族乡毗邻,与兴安县金石乡接壤,是一个三县交界的边境村。

  据了解,城岭村最早由盘瑶和新化汉族人开垦而成。而在这块资源丰饶的土地上,盘瑶人占总人口80%以上,有赵、罗、李、邓、冯等姓氏,城岭村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现在的城岭村已是一个瑶、汉、壮、苗、侗多民族聚居混融的边界村。而这一切,正是女婿上门带来的诸多改变之一。

  瑶人中曾流传着一句俗语:“要想瑶客立婚约,除非草木灰搓成绳。”意思是要想瑶人和其他民族通婚,除非草木灰能搓成绳子,而瑶人不与外族通婚的习俗却在城岭村被打破了。城岭村人格外疼惜女儿,一般来说女儿都不外嫁,嫁人后大多是男方上门到女方生活,家家户户都有上门女婿,生下的孩子也是大多随母亲的姓氏。

  山中的阳光灿烂而宁静,61岁的李贵书和64岁的妻子赵祝英坐在自家露台上拣选着刚摘的瓜果,两人用瑶话说笑着,身后是满目葱郁的大山。1984年从江底乡李江村来到城岭,转眼间李贵书已经当了29年上门女婿,本来不会说瑶话的他现在早已能讲一口流利的瑶话。

  “讨老婆还是娶老公还不是一样的,都是过日子生活。”不善言辞的李贵书说,当年结婚前,他就知道城岭村的风俗是招上门女婿,再说当时自己家中已经没有老人,而妻子家中还有老父母。为了和妻子一起照顾老人和妻子家中的林场,李贵书离开了李江村,从此扎根在城岭村。29年过去了,如今两人与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三个孙子一大家子9口人快乐地生活在一栋大木楼里。

  “当初家里人是不同意我‘嫁’到城岭的,我就留在这里不回去了。”说起24年前的往事,48岁的陈今兵笑了起来,41岁的妻子邓美莲在一旁露出羞涩的笑容。陈今兵是湖南邵阳人,在老家,陈今兵随叔叔学了一手好木匠活,20岁的时候有人请木匠师傅到龙胜城岭村搭房子,陈今兵跟着叔叔从湖南到城岭村一忙活就是4年。后来,24岁的他认识了村里17岁的瑶家姑娘美莲,美莲扑闪的大眼睛和一说话就脸红的俏模样深深打动了陈今兵的心。“那时候木匠可是很赚钱的,找老婆也容易,她家当年很困难,没劳力干活,老父亲和太爷爷还要她照顾。”陈今兵不忍美莲再独自承担这一切,决定为了心爱的女人留在城岭村当上门女婿。叔叔反对、湖南老家家人的劝告都没有动摇陈今兵的心。如今24年过去了,家里已经起了大房子,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

  据城岭村村主任老赵说,自从有城岭村,女婿上门的习俗300多年来从未间断过,而盘瑶的瑶话、服饰、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现在上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下到两三岁的孩子,人人都会说瑶话。城岭村已经越来越现代,孩子们玩着电动玩具、年轻后生用着苹果手机,但从来没人丢下瑶乡传统,现代和传统在城岭村和谐地交织着。

  “上门女婿”带来山村巨变

  由于没有重男轻女的性别观念,盘瑶历来有“嫁男不嫁女”的婚姻习俗,他们不认为男性是继承香火的根本,也不存在“养儿防老”的观念,女儿同样可以用在家招女婿上门的方式延续祖宗血脉。目前在城岭村的140多对年轻夫妇中,有123对是招女婿上门,占总数的88%。而聪明的瑶人也用这样的方式,招来女婿的同时也借由女婿带来山外先进的事物,城岭村因此一天天有了巨大的改变。

  城岭村民提起三届女婿支书都有很多故事说,他们是冯金清、赵德宏和赵德文,分别是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现任支书,他们都是带领村民致富的“上门女婿”表率。冯金清上门后,做了十几年的村支书,因为他,原本不为城岭村人接受的杂优水稻最终得到推广种植,解决了缺粮的问题。上门女婿赵德文从2003年开始接任城岭村支书,为城岭村带来了更多山外的技术和观念,并依托城岭村富饶的林木自然资源,发展起了竹木业和种养业,如今,城岭村人的人均收入达到2600元以上。

  “他来了我们家以后,我家的日子好过多了。”邓美莲说起丈夫陈今兵,满是甜蜜和感激。她说,以前老父身体有病,太爷爷年事已高,家里300亩林场根本无法照料,守着满山的竹木,一家人却吃不起饭。陈今兵上门后,不仅靠做木匠能挣不少钱,家里家外也是一把好手,家里渐渐富裕起来,现在一家人早就搬出了从前窄小的老房子,住着一栋三层的木楼别墅,宽敞的饭厅里最近还花1500块钱装上了新玩意“无烟火塘”,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吃饭时,一点烟都没有。

  “城岭村人口少、林场多,招女婿是顺应自然法则的好办法。”龙胜民族局局长石凌广说,城岭村瑶家姑娘招女婿、与外族人通婚的传统在瑶人中是极有特色的。“以前城岭村人除了照料自家的林场,只会种点水稻、玉米,现在罗汉果、百合、红薯、辣椒、木耳、西红柿什么都懂种了,还会种红枫木等园林树木了。”城岭村赵主任说,这些都是上门女婿们带来的,外来女婿已经成了城岭村经济发展的主心骨。城岭村林木资源丰富,家家户户都有林场,少则几百亩,多则一两千亩,城岭村的姑娘们人人算得上是真正的“白富美”。但直到上门女婿们将竹木产品带到山外,林场才开始发挥出可观的经济作用。如今,每家不仅有经济林带来几万元的年收入,还有很多不允许砍伐的公益生态林保护着一方水土。

  “女婿村”民风淳朴夜不闭户

  据了解,城岭村处在两省区三县边界的“金三角”,与外界的人际往来、经济往来很多,但几十年来从没发生过一起刑事犯罪。城岭“女婿村”如今民风依然淳朴,外界已经鲜见的“夜不闭户”的传统,在城岭村依然如故。

  城岭村横岭山坳上,一块立于“大清光绪四年岁次仲冬月”名为《章程永固》的村规民约碑,诉说着城岭村“禁盗、禁赌、禁欺诈”的传统。上门的女婿们带来了新事物,却一样严格遵守村中传统历史文化,让城岭村的瑶、汉、苗、侗各民族得以融洽相处,打破了“边界金三角不可能是一片净土”的陈辞,更让瑶客不通婚的习俗改变为各民族融合,从而打造出了城岭村这样一个世外桃源。

  喜爱唱歌的江底乡人善于以物喻人,如若一个人是一粒尘灰,一个民族便可聚成一把草木灰,再搓成绳实难上加难。然而“女婿村”的今天,胸怀博大的城岭村瑶乡人已经用事实证明,有心、有爱、有理解和认同,所有的隔阂都能最终消散,草木灰终能拧成一根团结绳。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广西|广西城事|身边事|美食|时尚|旅游|读图|专题|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