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气冲天、威风凛凛的钢军亭立于柳州市立鱼峰南侧半山腰间,为砼结构六柱钢盔样造型,顶部内拱外圆,酷似军人戴在头上的钢盔。亭高约四五米,凌空矗立,从山脚踏69级石阶亦可到达。游客远眺钢军亭,它像头顶钢盔身披战袍的威武军人挺立在山岩之上,忠诚地守卫着南方大地。
钢军亭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而造。在北伐战争中,以八桂子弟为主组建的第七军与广东子弟组成的第四军协同作战,成为北伐军的主力部队,从广东杀向湖南,进军湖北,迅速占领粤汉路上的军事要隘汀泗桥,攻克吴佩孚司令部,在主战场上英勇顽强,纪律严明,屡建奇功,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反动势力,军威震撼海内外,因而第七军被国人称为“钢军”,第四军被誉为“铁军”。1934年,在修造柳侯公园内的阵亡将士纪念塔时,第七军军长廖磊请上海有名的营造商同时设计建造钢军亭。亭子竣工,廖磊亲题“钢军亭”匾额,并写下《钢军亭题词》:“钢其筋骨,钢其心志。靖难御侮,尽瘁国事。钢军钢军,华胄之英。百折不挠,以树钢名。更期尔后,克尽精忠。巩固山河,贯彻始终”。建亭不久,桂系头目白崇禧把他那匹死去的坐骑掩埋在亭子西侧,称“战马冢”;东侧那一座墓茔,亦是曾活跃于桂系上层的一个交际花的归属地。
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机的狂轰滥炸、日军的纵火焚烧,钢军亭岿然不动;在“文化大革命”中历经红卫兵横扫“四旧”的洗劫,钢军亭丝毫无损,皆因其异常坚固而犹存至今,雄姿不减当年。如今,作为民国期间遗存的历史建筑,并且是新桂系最后留在柳州的标志性遗迹,钢军亭已经受到良好保护。鱼峰公园在亭子旁边立碑撰文,把第七军在北伐战争中有特殊功勋建树的战斗历程告知游人。(沈培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