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柳州人来说,“饽”是个生僻字,但把“饽”字跟“豆腐”连在一起,大多数的柳州人会眼前一亮:哈哈!豆腐饽!柳州人的“饽”不念bo,而念英文发音[b ]。
糯米是隔夜浸泡的,要是即时泡,要花三个小时。这种费时不费工的活我总觉得夜里做好些,睡上一觉,醒来时糯米就透心了。
豆腐要选大小均匀,色泽黄亮的油豆腐。餐桌上我们也不好让孩子去温习孔融让梨吧?黄亮的油豆腐看上去也悦目些。选购时别让摊主瞎抓,最好自己动手捏一捏,选弹性好的、皮薄内空的来买,有些摊主为了显示自己的油豆腐好,他们会把油豆腐掰开,呈大孔洞蜂窝状的是好豆腐。
猪肉取肥瘦三七分的前胛肉或五花肉,这“三七分”也不是什么皇家律令,犯不上如鲁达之戏耍郑屠,精肉、肥肉或寸金软骨各人所爱,自己喜欢就可以了,带肥的猪肉要香些。猪肉最好切成短丝状,别剁成肉泥,这样口感会好些。
芋头切丁。
葱白切丁,葱花发青部分弃之不用。加上虾皮、芋头,三翻两炒的起锅。
香蕈、木耳浸泡后拧干、切丁。
肉丝、香蕈、木耳、葱白、虾皮、芋头拌在一起,加上精盐、蚝油、小磨芝麻油拌匀。
油豆腐打开一小口,探入食指把其中的絮状物抠出,做成铁鹤舞游记里描绘的小门脸的昆明酒吧---“里面宽”
填馅,把油豆腐喂饱。
摆进大蒸锅里,大火蒸上两小时。也有用高压锅蒸的,但高压锅蒸出来的豆腐饽味道不好,还稀松露馅的不好看。
我家的豆腐饽,蒸煮何止两小时!早上起来,妻子燃起煤火,架上大铁锅,摆下豆腐饽,也不需旁站,就出门去了,在家的人旋取旋食,夜里回来,揭开锅盖看,所剩不多,这是最令她高兴的事!豆腐饽离不开两种人:做的人和吃的人,有时吃的人比做的人还重要。
豆腐饽可荤可素,当饭当菜都不差。一口咬下去,满口的香!满牙齿的软!
小思朋友说,她在露塘农场机关食堂吃过最好的豆腐饽,“放藕丁,一口一个!”我想放了藕丁的豆腐饽味道一定不错,至于“一口一个”我却是不以为然的。吃豆腐饽必须分两口,第一口咬下去,先来个喷鼻香。“一口一个”的三嚼两咽吞到肚子里,委屈了它那异香。
豆腐饽适合所有的人群,有人忌山珍,也有人忌海味,遍数平头客或绮罗娘,朱颜子或白头翁,我还没见过忌豆腐饽的。
豆腐饽要热吃。要是再来一碗米少汁多的藕粥,如郑板桥先生“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还求什么龙肝凤髓猩唇豹胎!
豆腐饽的馅,可以酿大青椒,也可以酿茄子,不掺米的还可以酿南瓜花,但这些东西都抢味,我还是喜欢酿油豆腐的豆腐饽。周作人先生说,无味者的代表是鱼翅,其次是冬瓜……我想豆腐也是“无味”的一种吧?正因为“无味”,所以它不抢味,“无味而至味”!它的任务只是“包容”---黄灿灿地包容着,不像某些人,套上一身黄皮就忘了自己是吃米长大的。(老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