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考
2015年高考季即将到来。作为无数莘莘学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每年这个时候,几乎都是全民总动员。送考、陪考、考场、考题、考分、录取等话题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会持续升温,引发全国热议。
在中国,高考已不仅是个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务院去年9月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次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这些改革会给高考、高校和考生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能否平衡好考试的公平性与科学性?
淡化高考竞技色彩 素质教育才能见效
“互联网+”时代,我们尤其需要创新型人才,可是,过早地文理分科,填鸭式的重复练习,只看分数而忽视其他能力的教育,无一不是创新思维的大敌。
考试,是用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科学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如何能通过高考更好地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一直都是高考的改革方向。30多年来,高考在考试内容和招生制度上历经了多次调整。从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来看,考五门、考七门,3+x,3+2,文理分科,文理综合,各地尝试过各种不同的组合,去年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全科覆盖、文理不分、淡化分数、成绩等级化、英语一年两试等措施。
不难看出,这些改革对于目前陷入分数死局中的教育来说,正是切实对症的纠偏之举,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高考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一直未能改变,因为高考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每分必争,最后导致教育本末倒置,分数成了目的,教书育人的功能反而变得其次。这也是多年来,素质教育始终无法顺利推行的原因。
因为分数是作为高考录取的唯一依据,在这一指挥棒下,层层向下传导,要想上好高中要看分数,要上好初中也要看分数,甚至上小学也要面试笔试,老师和家长都盯着分数,学生成为考试机器,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多次呼吁减负效果也很有限,学校减负家长就课外补习班加码。只有从根本上淡化高考竞技色彩,才可能真正为学生减负,素质教育才可能真正见成效,也才可能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考承担着为国家和未来发展培养、选拔人才的重任。“互联网+”时代,我们尤其需要创新型人才,可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的是开阔的眼光、发散的思维、闪光的创意,而过早地文理分科,填鸭式的重复练习,只看分数而忽视其他能力的教育,无一不是创新思维的大敌。这一切都是长久以来在高考指挥棒下形成的,也需要通过发挥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正向作用,引导学校和考生都能在各科上平均用力,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让学生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结合自己的兴趣学习,而不是花很多时间重复练习高考后再也用不上的知识,变“自古华山一条路”为“条条大路通罗马”。
当然,也要看到两点,一是中国的高考一直走在科学与公平的平衡木上,不唯分是举的改革设计是为了更科学的选人,可如何兼顾公平,需要更多配套措施。二是改革的制度设计已经有了,真正见成效并非一朝一夕,只要方向正确,不宜频繁变动,毕竟,高考关系到将近一千万考生,牵涉方方面面,每一次改革变动,都有巨大成本。如果频繁改革,实际上也是在折腾家长、考生、学校。对于改革,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多一点宽容,才能让改革从容前行。(谭敏)
让偏才、怪才也能进入大学殿堂
未来的高校招生,应将高考分数视作一个基础性的参考指标,在某一个分数线之上,让高校“自选动作”来全方位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高考改革声势浩大,每一次变革都引来舆论和民间的巨大关注。在笔者看来,考试方式的改革与招生方式的改革,乃高考改革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但近年来考试方式的改革动作频频,比如全国卷省份扩容、打破文理分科等,招生方式的改革相对而言有所滞后。几十年来,高校招生几乎都没有脱离以高考分数为绝对指标的固有模式。
当然,这不是说以高考分数划线就不对,只是要看清利弊:利在公平,分够了就上,不够就不上,分数硬指标的暗箱操作空间很小;弊在模式化严重,学生为了考高分而学习,高校也凭借录取分数线划为三六九等,办学特色不突出。
近年来,招生方式最为明显的改革动作,就是进一步扩大了自主招生的比例。虽然与主流的高考模式相比,自主招生的影响范围还非常有限,但这无疑代表了一种方向:对学生施加更多元化的评判标准,赋予学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在这种改革思路引领下,未来高考才可能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目标。让以往被统一的高考分数线挡在名校门外的偏才、怪才、不走寻常路的创新型人才,得以进入大学殿堂。
高校招生为什么要朝这个方向前进?无论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世界潮流,还是从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来看,当下我国急需的人才类型,不是万金油式的“螺丝钉”,而是专攻某一领域、善于创新思维的“发动机”。但在以分数为绝对指标的招生理念下,往往各方面平均的学生更易进入好大学,偏重某一学科的学生却很难得到大学的青睐。
未来的高校招生,应将高考分数视作一个基础性的参考指标,在某一个分数线之上,让高校“自选动作”来全方位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即便有的学生分数并不拔尖,但创新能力突出有发明创造,或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有实践精神,也应压过那些分数高却没有明显专长的“考试能手”优先录取。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让学生从“唯分数论”的压力中解脱出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特长和志向;二是可以让高校自主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打破高校同质化。比如有的大学计划向商科发展,就可以多录取一些中学时代就曾有创业、经营尝试的学生;有的大学要以工科为特色,就可以多录取有发明创造、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当然,高校招生首先是要有公平,其次才是有特色。淡化高考成绩,并不意味着不要公平,而是要从绝对的“分数公平”转为相对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即在赋予了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同时,也严禁高校假借特长之名给一些有背景的学生“开后门”。最近几年自主招生问题频出,也是因为给了高校自由,却没有足够的监督。在今后的招生改革过程,尤其要汲取这一教训,让教育部门、媒体、社会、学校共同对高考招生进行监督。(张涨)
不妨将高考作弊纳入个人信用体系
对高考作弊“零容忍”,不仅体现在考场的高科技防弊技术,更体现在严厉的事后追责。
2015年高考在即,莘莘学子正在加紧备战,另一个“地下战场”,一些“鼹鼠”恐怕也在密锣紧鼓作最后调试……高考之后,“高考作弊”这个鞋子又在哪里落下?考试历史有多长,作弊历史就有多长,高考也不例外。年年高考抓作弊,高考作弊却从未绝迹。考试舞弊,古已有之,外国亦然,是为人性,只不过于今为盛、危害最烈。到了今天,高考作弊已呈现“四化”——高科技化、集团化、职业化、内部化。有人戏称,如今考生作弊技术堪比“007”。
高考作弊从人性、社会、制度、教育、文化等都能找到相应原因,难以备述。从经济角度提纲挈领,不妨视为成本与收益问题。作弊“收益”自不待言,高考分数提高一分就可以“干掉”多少考生,去年盘锦市一考生通过作弊,高考成绩比模拟考试足足高出120分,“收益”之大可想而知。“成本”呢?万一被发现,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规定,对考试时作弊情节特别严重者,最高可暂停3年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资格。取消3年考试资格,这点“成本”难言威慑力。在我国古代,对科举考试作弊惩处包括枷号、斥革、刑责,甚至“发烟瘴之地面充军”。在今天,许多国家也都把考试作弊视作犯罪行为。譬如美国,考生在高等院校入学考试学习能力测试(SAT)中作弊或替考被视为图谋欺诈罪。仅此一项,就可能面临最高5年监禁和25万美元罚款的处罚。鉴古观今,我们尚欠一部规范各类考试的《考试法》。
如果说,大刑伺候是“高压线”,巨额罚款是“软刀子”,信用污点则是“细鞭子”。个人信用被视为人在经济社会中生存的“通行证”,良好的信用记录将助个人发展一臂之力,信用污点则令其处处受阻。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不妨考虑将考试作弊纳入个人信用体系之中。一些地方已经这么做,如山东省就将考试违纪违规行为纳入个人社会信用记录,考试违纪违规人员在办理银行贷款等事项时将被重点审查监控。但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全局性的概念,个别地方这么做,实操意义仍嫌不足。
对高考作弊“零容忍”,不仅体现在考场的高科技防弊技术,更体现在严厉的事后追责,只有在法治框图内,大大提高作弊成本,才能有效抑制作弊冲动。(连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