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教育频道>小学>正文

让六一还原其“轻松面目”

A-A+2015年6月1日南国早报评论

  “六一”前后,校园内外都在营造“特别呵护”的氛围。这也是六一儿童节的应有之义,呵护童心,释放童真,展示童趣,让孩子可以尽情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真正成为节日的主人。

  然而,现实中的“六一”却远远超出了“一分呵护”的重量——

  要么是“名次的六一”,让呵护变成了难以承受的“重负”。各类比赛活动已成为一些单位和学校庆祝“六一”的固定节目,为获得理想成绩,孩子们常夜以继日地训练、排练,拿不到好名次,自己难受、老师和家长也难有好脸色,这无疑会加重孩子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要么是“好人的六一”,让呵护只剩一身的“疲惫”。不是到社区、养老院做好事,就是有组织地听老红军、老劳模、老工人做报告,或者是安排到各种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太多的“规定动作”占尽了节日时间。

  要么是“礼物的六一”,让呵护变成为攀比的“消费”。不少家长每年都挖空心思变着法子赠送新奇并且价值不菲的礼物,让各种品牌衣服、玩具、文具等成了热销商品,也让孩子们有意无意地或比较、或炫耀自己的礼物。

  如果学校、家庭或者有关部门非要违背“六一”的本义,非要硬生生地逆着孩子的意愿将他们“玩”得团团转,“六一”恐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六一”其实只应是一分特别的呵护,还原它的“轻松面目”吧,给孩子们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

  只有为“这分特别呵护”找准位置,“六一”才会“童思翩翩”。儿童是计划、安排、实施“家庭六一”的“当家人”,家长的“特别呵护”只是及时对活动的安全系数、经济成本、干扰程度等因素提出建议,让“童思翩翩”有个漂亮舞台;儿童是策划、组织、主持“学校六一”的“决策者”,教师的“特别呵护”只应扮演好支持、协调、保障等辅助角色,只是让“童思翩翩”有个热烈氛围。育人者即使想表达自己的关心和重视,也必须自觉演好“六一配角”,主动放下自己的身份,甘愿成为“童思翩翩”的衬托,而不应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六一”,这样的呵护才会让“六一”真正成为快乐日、开心日。

  只有为“这分特别呵护”选好角色,“六一”才会童趣盎然。“这分呵护”只是一种情趣沟通,儿童不仅平日里需要有平等的沟通、倾诉的对象,在“六一”这个特殊的氛围里,孩子更应该拥有一个自由、平等、尊重的倾诉环境,让他们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可以在沟通中体验到轻松和快乐;“这分呵护”只是一种情趣体验,儿童不是家校教育的附属品,育人者必须尊重他们独立的身份,不仅要区别对待他们的节日需求,更要充分利用自己掌控的教育资源,满足他们对独立体验、风采展现的需求。

  只有为“这分特别呵护”量准力度,“六一”才会童心闪烁。活动适度才是对童心的呵护,应以小型活动为主,力争人人参与,便于孩子自主完成,形式活泼,可尽量多给孩子们一些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自主选择有节日意义、有节日价值的活动。激励适度才是对童心的呵护,家长儿童节满足孩子的愿望不是坏事,但有时候快乐和高消费无关,而只是心灵的感受,特别是对正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多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彼此互相倾诉、互相激励,让他们在节日里拥有健康的心情和快乐的时光才是最好的礼物。

  “六一”只应是一分特别的呵护,这种呵护的唯一目标是让儿童轻松和快乐,而不是用这样那样的“美丽理由”,将他们玩得晕头转向。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总监:莫基新

运营总监:韦 锋

新闻总监:韦敬鹏

美术总监:陈 煜

新闻热线:18277195168

投稿邮箱:gxguilong@sina.cn

监督邮箱:1582012345@qq.com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免责声明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