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仅抗感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就有50.6万例,居各类药物之首。其中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占16.4%。这一数据反映了人们对抗生素使用存在误区。
儿童专用药
品种少规格少
2013年新版基药目录开始实施,据了解,新版基药目录中儿童专用剂型、规格仅70余个,有专家忧虑地指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成人的2倍,新生儿则为4倍,但我国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32%,儿童用药安全成为继食品安全后最大的“健康隐患”。
此外,我国儿童药品市场的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等问题,九成以上药物没有儿童剂型,也容易造成药品错用、滥用。如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沿用土霉素、庆大霉素等易造成小儿耳朵听力障碍、骨骼发育异常的药物,结果损害患儿健康。
幼儿使用抗生素须谨慎
也有很多人会疑惑,为何很多药品成人使用不会有问题,儿童使用就出现问题?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宋晓玲介绍道,这并不是药品有什么问题,而是儿童的生理机能与成人的不同。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身体结构、器官结构与代谢能力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治疗中,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方面的差别较大。所以用药时要考虑小儿的生理特点,勿将大人的药给小儿服用,而且儿童感冒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生素。
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二科主任医师覃敏也表示,有的人一有些小病就吃抗生素,其实感冒等普通病症不需用抗生素;尤其是小孩,因为小孩的年龄越小,人体的抵抗力越差。抗生素在临床上主要是抑菌,家长千万不要自行给小孩服用抗生素,尤其是新生儿,家长要谨慎使用,以防孩子发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随意加大药剂量可导致严重后果
很多家长在给儿童吃药时,可能会遇到剂量的情况。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临床药学科副主任李健哲介绍道,最常见的是首剂加倍,首剂加倍是指在第一次服药时,用药剂量要加倍,其目的是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浓度。“这种服用方法常见于某些抗生素,可使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迅速达到有效值,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否则会给病原菌的快速繁殖留下时间,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此外,也有儿科专家认为,常常超剂量服药是不可行的,每种药物的给药剂量都是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如果随意加大儿童(成人)药剂量,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安全风险。
家长需遵医嘱给孩子喂药
抗菌药是一大类药物,每种抗菌药物的特点和抗菌谱不尽相同,医生在选用抗菌药,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往往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孩子的疾病状况、抗菌药的特性,以及给药剂量和途径等。不少家长认为,抗菌药越高级越好,其实不然,理想的抗菌药应该对细菌有高度的选择性,同时对机体无毒或毒性很低。盲目选择高级广谱抗菌药,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容易耐药,破坏孩子体内的正常菌群,导致菌群失调。
滥用抗生素,不仅容易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还会引起二重感染。尤其是对新生儿,更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经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因此,儿科专家建议,家长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能用一种药就不联合用几种药;如果孩子出现感染,尽量到医院查明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如果在孩子生病时,自作主张给孩子吃药,很可能会造成用药不对症、药品剂量过大或不足,或是联合用药时出现配伍禁忌和拮抗作用,从而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所以,建议家长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进行给药。
生活报记者 邓子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