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 米 杰
儿童处在发育的初始阶段,血管弹性本应是最好的,然而,《生命时报》记者在“第一届中国国际儿童肥胖和高血压学术会议”上了解到,我国目前3%~4%的儿童已经患上高血压。而且,由于儿童高血压没有自觉症状,且多数轻度升高,很容易被忽视。
调查发现,在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肥胖与其关系非常密切。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孩子中,50%是肥胖的,每年体检筛出来的胖孩子中,又有1/3血压高。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米杰告诉记者,血压有个“轨迹现象”,即儿童期血压偏高的孩子成人后比血压正常的孩子更容易发生高血压病。因此,控制肥胖、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一定要从儿童做起。
米杰说,人一生有几个容易肥胖的关键时期,其中好几个都在5岁以下。首先是孕期,很多孕妇容易营养过剩,其中孕前就超重的在孕期50%都是超标的(增重超过9公斤),营养过剩或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很容易生出巨大儿;第二个容易发胖的关键期是出生以后的喂养期,人工喂养的孩子比吃母乳的肥胖率要高,加上辅食后,容易出现肥胖的宝宝;第三个时期是5~6岁,医学上又叫“脂肪重聚期”, 如果这个时间提前,以后肥胖的概率会越大。这些关键时期没有控制住体重,今后肥胖的几率会很高。
血压是维持血管最重要的一个生理参数,血管又是维持包括大脑、心脏、肾脏等全身脏器最重要的器官。因此,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要保持合适的血压,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米杰呼吁,家长应该像关心孩子的身高、体重一样去关注他们的血压,应至少每年一次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测量血压,或在几个时期(小学一入学、小学的高年级、初中入学、高中入学、高考等)重点测量。如果发现血压偏高的,应该每年都测。
由于儿童的诊断标准和成人完全不一样,每个年龄及性别都有相应的标准,因此最好带孩子到专业机构测量血压,并且做到长期监测,不要测一次就下结论。比如身高也会影响到血压,如果短期发育特别快,长了10厘米,这时血压也会突增,但这种变化是一过性的,不代表血压异常。
儿童高血压的治疗取决于类型。儿童多是原发性高血压(因生活方式不好或遗传导致的),但同时继发性(由一些疾病导致的)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成人。继发性高血压要积极寻找、控制原发病,血压大多能降下来,实在降不下来可适当用些药物。对于大多数的原发性高血压,由于多是轻中度升高,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减肥、控盐、控油、少喝甜饮料、多户外运动等,高血压多能纠正。如果积极控制了3~6个月都没有效果,而且又有靶器官损坏,比如合并糖尿病、左心室肥大,或合并其他的代谢异常,如眼底的改变,那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