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报道江苏南京一母亲带着女儿过马路,对还剩20多秒的红灯置之不理,看见驶来的汽车不避让反而往前冲。就为了那20多秒的抢行,母女双双住进了医院。
家长虽然每天护送孩子上幼儿园,护送的目的就是怕出事,但却忽视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其实家长带孩子外出或护送孩子的过程恰恰是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最好时机。一名女孩的妈妈说,“有时候护送孩子会告诉她注意安全。”一位60多岁的老人称,“护送孩子时从未讲过交通安全的事。”还有的家长表示,“以前都说过很多次了,不用总说吧? ”恰巧相反,应该警钟常鸣!
在某交叉路口,有两位妈妈,左边的妈妈带着儿子,右边的妈妈,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
情景再现:左边的妈妈问:儿子,你看现在是什么灯啊?
儿子说:红灯
妈妈问:那我们能走吗?
儿子说:不能
妈妈夸奖:儿子真棒!答对了,红灯是不能走的,很危险,要等绿灯了我们再走!
这时候右边的妈妈看看左右没有车辆立即拉着两个小孩就要跑步过马路,只听见小女孩一直喊着:红灯,红灯,不能走!妈妈则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拖着两个孩子冲到马路对面了。
同样是母亲,可是教育孩子的方式差别太大了:一个讲的那么好,用引导孩子的方式告诉孩子道理;一个直接用行动告诉孩子:红灯也敢闯!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要对子女进行成功的教育,父母应先做出榜样,正如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所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模仿源。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因此,面对天真的孩子,父母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终生模仿的样板。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品性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孩子不仅在总体上模仿他们父母的生活方式,而且还往往继承与父母相同的个别有害于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如吸烟或运动锻炼等,并且往往男孩的生活方式常常与父亲的生活方式更为相似,而女孩则更可能模仿其母亲的行为。
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朝夕相处,日夜为伴,尤其未成年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模仿性最强,而这时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最高。他们认为父母的一切言谈举止都是最标准、最美好的,对父母的一切言行都有强烈的模仿欲望:父母的走路说话、待人接物、欢乐与痛苦等,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努力去模仿,无论好坏都照单全收。这种影响是在无意识中产生的,其作用也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
因此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来自父母的垂范。父母的好榜样将为孩子铺就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