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教育频道>健康教育>正文

家庭教育要善用传统文化智慧

A-A+2015年6月19日现代教育报评论

  众所周知,孟母择邻是中国教育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孟母也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成功典范。事实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有着众多的家庭教育智慧,对当代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近日,海淀区委教工委、区教委和中华书局在敬德书院联合举办了2015年国学春季论坛,邀请了数位国内著名的儒家大师,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家庭教育智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每个家庭,为家长们带来教育的启示和参考。

  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要重新树立一种家庭观念

  我最想谈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重新树立起一种家庭观念。因为,如果我们连家庭的观念都缺失了、淡化了,那何谈家庭教育。

  按照传统的说法,家丑不可外扬。可如今打开电视,很多电视台会把家庭里面的纠纷、夫妇的纠葛、父母子女之间分财产的纠纷拿来做节目,这就是在扬家丑,给人造成一种亲情缺失的不好印象。拿家丑到公众场合去炫、去暴露,我认为这是一种家庭观念的瓦解。

  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上讲究“五伦”。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从这“五伦”中不难看出,有三伦是直指家庭——父子、兄弟、夫妻。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亲情是最核心的东西,只有构建好了家庭关系,才谈得上家庭教育。

  而在家庭教育里面,首先我们要能够认同这样一个亲情的关系,父子有情,夫妇有德,长幼有序。尤其是夫妻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扶持,相互尊重。举案齐眉,相互尊敬,相互协作,才能把这个家庭构建好,才能把子女教育好。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很多规矩都可以在这个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一个孩子如果在家里懂得长幼有序,懂得兄弟之间要相互尊重,这样他今后走入社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就不会不懂恪守规矩,也就会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尊重。总之,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基础,亲情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情感,我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对亲情的认识。

  钱逊(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

  一个中国仆人的家教传承

  谈家庭教育,我首先想讲一个故事。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而他的主人卡本蒂埃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陆续捐款将近50万美元。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究竟是什么让丁龙的主人卡本蒂埃愿意倾力为其实现他的愿望呢?

  卡本蒂埃在自己的企业和家中雇佣了一批华工。丁龙就是他所雇佣的华工中的一个。那时,从没来过中国的卡本蒂埃,从他雇佣的华工身上间接地见识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约在19九世纪50年代,丁龙做了卡本蒂埃的私人仆人,并负责做饭以及打理日常事务。卡本蒂埃日理万机,繁忙不堪,有时难免发脾气。可是有一件小事教育了他,或者可以说改变了他的性情和世界观。

  有一次,卡本蒂埃为琐事烦恼,一怒之下解雇了丁龙并让他赶快离开。次日清晨,他意识到自己脾气失控所犯的错误:失去了忠仆,厨房锅灶冷清,预备挨饿;失去了最了解自己的丁龙,他知道将面临什么麻烦。

  但出乎卡本蒂埃的意料,丁龙依然像往常那样为他端上了早餐。卡本蒂埃深感懊悔,立誓决不再犯发脾气的毛病。丁龙却淡然地说,他原谅主人,是因为他知道卡本蒂埃是个好人;他告诉卡本蒂埃:“孔夫子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人要忠心,要珍视自己的荣誉。”

  朴实的道理感动了卡本蒂埃,也使他知道了世界的东方,两千多年前有个孔夫子是中国人。1889年,卡本蒂埃从加州返回纽约时,丁龙跟随他来到了纽约。在他向丁龙许个大愿,要为他做件事的时候,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说的是,像丁龙这样一个人,他可能并没有读过太多的书,他的父亲可能也没有什么文化,但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家庭教养正是靠一代一代口传身教,扎扎实实地把传统文化落实到了中国人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所以,对于前辈、祖先、父辈所传下来的一些家风家训要珍惜、要恪守,这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根基。

  颜炳罡(颜回的第七十九代孙,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

  古代家训教你如何严慈相济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作为汉族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颜氏家训》里记载,“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也就是说,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味地惩罚或者溺爱是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的,要更为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以及习惯的养成。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的《教子篇二》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不以为然。对孩子的饮食起居、言谈举止肆意纵容而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他们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了习惯时,才开始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父母的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孩子的怨恨,直到孩子长大成人,最终使其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从小养成的习惯就像天性,习惯了也就成自然了”,这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严格要求无可非议,但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假如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年龄,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考虑孩子能力的大小而一味地对孩子实行高标准严要求,会让孩子在精神上产生巨大的压力,而由此产生出来的自卑感则会阻碍孩子前进的步伐,甚至会使孩子庸碌无为,甚至品行低劣。尤其应当提出的是,教育孩子时绝对不能动不动就对其进行处罚,因为对孩子经常施加处罚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会从感情上造成与大人间的疏离。

  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人有自己的父亲节母亲节

  在所有的人伦关系中,我认为有三项非常重要——亲子、夫妻、师生。而且,我们中国有三大对应的人伦节日。比如亲子关系有中华母亲节、中华父亲节,夫妻关系有中华情侣节,师生关系有中华教师节。

  但近年来,西方的母亲节、父亲节等概念不断入侵,而我们自己的节日却被逐渐遗忘。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有自己的情感载体。比如母亲节,中国其实是有自己的母亲节的。现在北京通州区的小学都在开展中华母亲节活动,也就是每年农历4月初二孟子的生日这天。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中华母亲节感恩会,其中有个环节是跟妈妈说一说知心话。有个小男孩跟妈妈说:“妈妈,我长大了一定让你享福。”而我问一个西方的朋友:“美国的母亲节美国小孩会说这些话吗?”他回答说:“不会,因为他们没有这种观念,他们认为孩子都是独立的存在。”

  所以,中华母亲节是跟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人伦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美国的母亲节是美国文化的产物,它不是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现在世界上有78个母亲节,而中华母亲节还没被大多数人知晓并重视,这不仅是中华传统节日的悲哀,也是中华文化的悲哀。现在,真是应该重振、重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伦理文化,过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运营总监:韦 锋

新闻总监:韦敬鹏

美术总监:陈 煜

新闻热线:18277195168

投稿邮箱:gxguilong@sina.cn

监督邮箱:1582012345@qq.com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免责声明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