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2014年中国都市青少年发展报告》在上海师范大学正式发布。该报告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都市的14~35周岁的青少年为抽样对象,有效样本为9569份。调研指出,都市青少年诚信观呈“逆发展”趋势——在校青少年中,受教育程度越高,诚信观水平越低,具体表现为:对诚信原则的认同强度、诚信的契约意识、对“因利失信”的反感强度均随受教育程度的上升而下降;在职青年的诚信观水平又低于在校青少年,呈现出逆向发展态势。
按照常理,接受教育程度越高,道德水准和诚信水平都应该越高才对。这才是教育价值的体现。可现在倒好,在上述调查中,接受教育程度越高者,对诚信越怀疑,对不诚信越不反感,甚至一些人也变得越来越不诚信。难道,教育在诚信的养成中真的起到了反作用?这实在值得反思。
学生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成长的,导致学生接受教育越多反而越不诚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学生接受的其实是“两重教育”:在课堂上接受一种教育,它在传道授业解惑,在传播正面的价值观和正向的做人道理,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学生又在课下接受其它教育,它可能在以事实说明弄虚作假的“好处”,可能在传递潜规则的力量,它们因为来自生活,有的甚至就发生在学生们的身边,无疑会动摇学生的基本观念,造成学生内心的矛盾和人格的分裂。于是,一部分学生就可能对之前课堂上接受的教育产生怀疑,至少是不再那么坚信了。
严格地说,不是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诚信越怀疑越动摇,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社会越多,接受“第二种教育”越多,对诚信就越失去信心。“第二种教育”可以笼统地概括为社会层面的教育,即社会中不诚信现象和潜规则的影响。虽然人们口口声声地说,诚信多么重要、全社会多么需要诚信,并且语重心长地教育学生要懂得诚信、做到诚信,但现实生活中,不诚信的现象却很多,甚至某些天天把诚信挂在嘴边的人或最该讲诚信的群体,往往表现出不诚信,表现得过于世故和喜欢潜规则。结果,现实社会中常常出现“两张皮”现象:嘴上说的是一套,实际做的是另一套;表面上有一套明规则,背地里有一套潜规则。
这种不诚信的表现及潜规则的泛滥,在学校层面也有所体现。比如,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自主招生问题。当学生们看到某些有关系、有背景的学生,可以轻易获得被推荐的机会,可以凭着虚假材料蒙混过关,或者其家长能直接拿钱找关系解决上大学的问题时,学生们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如何坚定“诚信是做人根本”的信念?一些人会觉得不公平甚至愤怒,有些人则会失望——对自己没有关系和能力的失望,对社会公平公正欠缺的失望。再比如,迎接教学评估中的作假以及对教育评估机构的公关问题,这些做法必然让学生感受到潜规则的入侵及强大,也必然颠覆学校之前苦口婆心的教育。当学校和教师自身无法以身作则地诚信时,其教育出来的学生又如何能坚定地做一个诚信的人?
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越不诚信,这种“逆发展”对学校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种耻辱。一方面,当社会没有表现出对诚信的强烈追求以及对不诚信的坚决唾弃,反而以不诚信为聪明、以潜规则为规则时,现实情形就会给学生当头一棒,让他们在不甘心中接受另一种教育;另一方面,当学校不能成为诚信的守望者,反而也在社会的浑浊之中随波逐流时,学生在其表里不一的教育中必然丧失信心,甚至丧失对教育者基本的信任。所以,审视诚信观的“逆发展”时,要想想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社会出了什么问题,何以我们的学生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反而会变得越不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