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广西宣传文化界正在热议“美丽南方”这一文化构想。为了引导讨论更加深入,并形成积极的共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多次召开各层次、各门类的文艺座谈会,请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报约请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滨夙有针对性地对广西不同领域的文化名人进行专题访谈,希望围绕此话题继续进行广泛对话,引起大家持续地关注与思考,逐步理清“美丽南方”的品牌内涵与特质,为下一步品牌打造的实践奠定基础。本期对话对象为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董事长、总编辑曹光哲。
李滨夙:作为广西出版界的资深专家,您如何理解“美丽南方”这个概念?
曹光哲:我认为,“美丽南方”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层次去思考。首先是文学艺术层面,可以通过文学、戏剧、影视、绘画、书法等各门类艺术作品去体现南方的美和美丽的南方,这也是最直观的层面。其次是广西的文化品牌层面,包括广西人打造的所有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理论评论等各个系列的个体作品所共同形成的有广西特色的文化品牌整体。第三个层次应该是更高的,它是指一种风格、一种品质,无论是广西人、还是其他省区的、甚至其他国家的人所创作的,凡是具有这种风格和品质的文化作品、行为、产业等都是“美丽南方”这个概念的内涵。
李滨夙:对广西如何做好“美丽南方”这篇大文章,您有什么好建议呢?
曹光哲:我想先稍微谈得远一点。理清“南方文化”的发展脉络,对于我们今天打造“美丽南方”很有必要。我觉得“南方文化”是更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国文学的真正鼻祖应该是屈原,此前的《诗经》等都是集体文学和民间文学,真正的个体创作始于屈原,而他正是非常典型的南方文化的代表。中间经历了“北方文化”的发展壮大,到宋代开始又是以“南方文化”为主,到近代后“南方文化”逐渐衰落。这可能跟我们祖先一直崇尚坐北朝南的文化传统有关,北方成为聚居和生产的中心,而南方则成为广阔而荒凉的“风景”。再看看今天的城市发展,大部分也是北方比南方更早成熟。例如,在很多城市,“江南”都曾经相对落后,当然也可能造就它后开发的时尚和前卫。
“南方文化”的形成是有历史渊源的,近代以来最典型的代表则是岭南文化和海派文化。而广东文化到改革开放以后已经日渐偏离了“南方文化”的品质。我认为目前最有“南方文化”气质和代表性的应该是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桂派文化,包括它的历史、传统、语言、饮食、生活习惯等。
桂林是西南各省区文化的交汇处,也是最有国画色彩和南方风格的地区。如果广西能挑起这个重任,带头来发起“南方文化”的讨论和复兴,那将是文化史上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
具体说来,我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一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最好先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对“美丽南方”的概念和内容构成进行系列深入的研究,有了统一的想法之后再向全国宣传和推广。二是把广西已有的文化名人和文化成果梳理归纳一下,系统展示推介一番。三是组织创作一批有鲜明南方气质的文艺作品,推广的过程中也可供大家讨论、思考。四是对广西最有代表性的自然、历史、风土、人情进行包装和营销,必须抓住最有美丽南方特色的东西进行整体宣传。五是在重点打造“美丽南方”文艺精品的同时,提倡百花齐放,对一些重点项目要加以多方论证,坚持执著的艺术追求。六是得下力气培养一批广西自己的核心文艺人才,特别是30~40岁左右的中青年人才。
李滨夙: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作为重要的媒体资源及话语阵地,在“美丽南方”的构想下,如何更好地调动自身资源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曹光哲:我们广西的出版行业是有一定实力的,特别是广西师大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在全国名列前茅。下一步,我们想继续发扬广西出版界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美丽南方”为主题,以多媒体和全产业链的格局,推进文化精品生产。比如组织区内外有关专家编写一套《美丽南方读本》,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分不同版本,成为广西人认识“美丽南方”的第一本教材。出版一本以集中展示广西美好形象为主的《美丽南方》杂志,同时创办一个全面体现“美丽南方”内涵和外延的“美丽南方网”,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宣传。出版一套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南方文学书系,重点打造“南方文学”品牌,着力培育“南方文学作家群”。出版一系列深入研究广西历史文化的学术著作,形成高水准的广西文库。正在制作中的纪录片《稻之道》也是我们的重点项目之一,它将对人类的稻作文化进行全景式呈现。类似的项目还有大型人文纪录片《壮族》《壮锦》等。我们还计划打造以“三月三”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演艺节目《藤缠树》,并创作根据陆地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延伸和改编的音乐剧、音乐电影、动画片等系列作品,来尝试全产业链的文化项目拓展。当然,我们最大的一部“作品”是“广西‘三月三’民族文化村”。如果进展顺利,这部“作品”将在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面世。我们集团下属6家图书出版社、2家音像出版社和16个期刊,将全力做好各项出版工作,为打造“美丽南方”文化品牌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