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教育频道>文化聚焦>正文

广西龙胜:六百年梯田“耕”成靓丽文化名片

A-A+2015年6月11日新华网评论

  新华网南宁6月11日电(记者 陆波岸)走了春季来了夏天,过了开耕节迎来梳秧节……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一个个具有历史悠久、风情浓郁的民族农耕文化活动,一年四季轮番在千层梯田间精彩演绎,把六百多年历史的龙脊“耕”成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位于广西东北部的龙胜各族自治县,距桂林市区87公里,闻名于世的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至今已有650多年历史。这些梯田一年四季风光各异——春来,泥酥水满光映照,千层梯田如镜明;夏至,喜看稻花千重浪,远处炊烟是人家;秋临,金色梯田连天地,无限风光在龙脊;冬天,冰雕玉砌山寨美,雪霁龙脊更妖娆。

  这是当地各族同胞辛勤劳动的结晶,他们历经30多代人不断耕耘,把这片梯田打造成了一个名闻遐迩的文化品牌。2014年6月,农业部发布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龙胜龙脊梯田系统名列其中,因为这些“传统农业生产系统,推动了农业发展,保障了百姓生计,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应该认真保护和传承的农业文化遗产。”

  龙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在巍巍龙脊梯田之间,散落着一座座独具民族风情的吊脚楼,世代居住这里的苗、瑶、侗、壮、汉等民族同胞,开荒垦作,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让源远流长的龙脊农业文化得到丰富和延伸。

  坐落在梯田之间的龙脊古壮寨,风雨沧桑430多年,号称拥有广西乃至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壮族干栏式吊脚木楼建筑群,其中5座木楼已超过100年历史,最老的木楼已达到250年,古村古寨,古风古韵,四时烟雨,风景如画,古老的民族建筑给龙脊文化增添一抹沧桑与厚重。

  “一梳长发黑又亮,梳妆打扮为情郎;二梳长发浓又亮,夫妻恩爱情义长……”在背靠巍巍龙脊的黄洛瑶寨,不管是来了游客,还是居家生活,这首《长发瑶》每天都在一遍又一遍传唱着,唱出瑶寨的韵味,唱出龙脊的风情。

  按照当地习俗,黄洛瑶寨红瑶女子18岁成人礼时剪一次头发作为珍藏,此后终生不再剪发。因此,这个拥有400多名村民的瑶寨,有180多位女性头发的平均长度为1.7米,最长的达到2.1米,有“天下第一长发村”之称。2002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将“群体长发女之最”荣誉和证书给了这个瑶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全寨妇女穿戴红瑶服饰,集体到江边洗头梳头,更是龙脊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这仅仅是龙脊多彩民族文化的点滴。“九曲银河这里落,七星伴月荡金波。崇山峻岭搭天梯,龙脊金秋起欢歌”。开耕节、梳秧节、晒衣节、火把节……一年四季,千层梯田间歌声不断舞不断,各族同胞按照习俗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精彩了生活,欢腾了龙脊。

  龙胜各族自治县旅游局局长周恩平说,“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无水不壮”是龙胜少数民族分布状况的生动概括,这个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民族县,由于过去交通相对闭塞,孕育于龙脊间的农耕文化、民族文化保存得相对完整。

  目前,龙胜各族自治县正在全力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意欲通过龙脊景区循环公路、龙脊民俗风情园、龙脊国际旅游小镇等28个旅游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龙脊农耕文化、民族文化,让龙脊这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并通过他们把这张名片从这里传到世界各地。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总监:莫基新

运营总监:韦 锋

新闻总监:韦敬鹏

美术总监:陈 煜

新闻热线:18277195168

投稿邮箱:gxguilong@sina.cn

监督邮箱:1582012345@qq.com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免责声明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