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教育频道>健康教育>正文

专家称:考生饮食切忌用力过猛

A-A+2015年5月22日羊城晚报评论

  羊城晚报讯(记者 陈辉)高考、中考临近,在这种孩子人生关键的转折点,家长们不着急、不重视是假的。有不少家长四处打听食疗汤谱,有的甚至请假几天专门在家给孩子煲汤做饭,把“后勤保障”工作做到极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瑞芳教授有着丰富考前饮食调理经验,她说家长是应该重视考生的饮食,但不宜“用力过猛”,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其实一些开胃醒神的好菜好汤并不需要复杂的烹调。

图/东方IC

  A

  提升元气不靠补品

  陈瑞芳介绍,家长请假专门在家为孩子煲汤做菜,看似是对孩子的关心,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反而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家长可能口头上说“没关系,考高考低尽力就行了”,可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告诉孩子其实家长很在意考试分数。

  家长用力过猛,还体现在总是想方设法为孩子进补上。家长们觉得孩子每天学习对精神/体力的消耗都很大,吃点补品会让孩子体力精力更充沛。于是便会在汤水中加上阿胶、党参、北芪等药材,甚至人参都用上了。其实孩子正在生长发育期,阳气是比较足的,不需要额外进补,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自己孩子的体质,如果盲目进补,补得不合适的话,可能会引发咽喉痛、发烧、腹痛、腹泻、晚上难以入眠等。

  陈瑞芳教授介绍,对于考生来说食补就足够了。比如鸡肉、鸡汤就有很好大补元气的作用。

  食谱推荐

  清蒸鸡大补元气  新鲜鸡半只,切小块。放入一较深的不锈钢盆中,放入水,水的量与鸡肉的量各占一半。蒸半小时即可。鸡汤味道鲜美,鸡肉煲半小时后肉质爽滑可口,孩子也会喜欢吃。如果像老火靓汤那样煲太久,汤中的嘌呤高,且肉质变柴难以进食。

  不用改变饮食习惯

  高考期间家长们都想变着花样给孩子做菜,其实这样并非明智。陈瑞芳教授说,此时的饮食要注意在保持原来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做一些孩子平时喜欢吃、想吃的菜。陈瑞芳指出,“胃以喜为补”,就是说,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吸收就会好,这样“补”更有效。如果饮食习惯改变太大,一是怕孩子不爱吃,二是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如孩子平时很少吃虾蟹等,就不要在考试期间特别煮这些给孩子吃。

  高考时期由于气温相对较高,食物比较容易变质,因此饮食卫生问题不容忽视。她建议,尽量别让孩子吃街边小摊,以防吃了不卫生或变质的食物诱发胃肠炎影响考试。

  食谱推荐

  葛根鱼汤  鲫鱼一条,两面煎至微黄,放入水中,大火煮至鱼汤变为雪白色。鱼肉蛋白质丰富,且容易消化吸收,很适合给考生喝。葛根有祛湿清热的作用,和双面煎至微黄的鱼一起煮20到30分钟即可做成葛根鱼汤。

  C

  胃口差吃点“苦”

  在考试前,很多孩子的食欲都比较差。陈瑞芳教授说,与这段时间广州的天气和孩子们心理状态都有一定的关系。南方暑湿加重,除了易感疲累外,湿浊困脾也会影响胃口;部分考生因压力大、睡眠差,易阴虚火旺,更易食欲不振。对此,陈瑞芳建议,家长可适当给孩子多吃点时令蔬果,特别是带点苦味的时蔬,如苦瓜、苦麦菜等,可以清热祛湿、刺激食欲。

  中医讲究“夏至吃苦,胜似进补”。现在天气热,加之孩子脾胃不佳,这时如果煲些过于油腻的老火汤孩子可能喝不下去。家长可以在烹调时加些番茄,既能补充维生素,且酸酸的口感会让孩子胃口大开。另外,家长在烹调时可以放入些瑶柱,增加菜肴的鲜甜,也可增强孩子的食欲。

  食谱推荐

  苦瓜炖排骨  选苦瓜一两条切成块,用开水焯过后可以祛除苦瓜的寒性,再下油锅,用蒜爆炒,调好味待用;另选肉排骨一斤,过水沥干后爆炒调味置砂煲底,上置炒好的苦瓜条,小火焗熟后,将排骨翻上苦瓜置锅底,再焗20分钟(或视口感需要焗至熟烂),撒上葱花即可食用。做好后放2到3个小时后再吃效果最佳,此时苦瓜吸收了排骨的甜味,而苦瓜的甘味又可渗入排骨中。

  土豆番茄排骨汤  排骨飞水后和土豆一起煮,半小时即可(若用焖烧锅十几分钟即可)最后放入番茄。土豆中有碳水化合物,番茄富含维生素,排骨又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孩子若不想吃主食,单吃这道菜营养就很均衡了。

  瑶柱蒸水蛋 瑶柱5到6颗,泡一两个小时后剥碎,和鸡蛋放一起,放入不锈钢盘中,隔水蒸5分钟即可。味道鲜甜,且富含蛋白质,容易吸收。此菜烹调时间短,妈妈们利用早上洗漱的时间就能做好。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总监:莫基新

运营总监:韦 锋

新闻总监:毛祖华

美术总监:陈 煜

新闻热线:18277195168

投稿邮箱:gxguilong@sina.cn

监督邮箱:1582012345@qq.com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免责声明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