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3月11日电(记者 刘晓莉 黄浩铭)近年,儿童被虐待、性侵、意外伤害等事件时发,如何保障儿童在课堂之外的安全以及健康成长?2012年开始,广西把创建“儿童家园”列为儿童发展规划重点目标,为留守儿童建设成长乐园。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各地投入不一,缺乏日常管理机制和后续资金,“儿童家园”的发展有喜有忧。
喜
柳州市鱼峰区白云社区的“儿童家园”除了有室内活动场所,还有一个室外科普植物园,200多平方米的院子里种满了辣椒、芥菜、桂花等植物。
“这里原来是一块堆放垃圾的卫生死角,居民和社区共同出资将此地清理平整完毕,建成了这个植物园。”白云社区居委会主任周小英说,“这里的植物是小区的小朋友和家长过来种植和认领的,平时由家长和志愿者指导小朋友在这里学习科普知识,既美化了环境,又丰富了小朋友的课余生活。”
在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罗村“儿童家园”,5岁的韦诗琪和6岁的韦雨欣放学后常到这里玩跷跷板。韦诗琪说:“这里可以玩跷跷板、爬单杆,还可以到里面去看书”。
白云小区居民李柳春认为,“儿童家园”内,玩具多,场地干净,小朋友可以在这里玩耍,家长可以在此交流育儿经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副主席田维说,截至2013年底,广西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性儿童家园已有113家。按照要求,到2020年,广西90%以上的城乡社区要建设一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等服务的“儿童之家”,让儿童在课余时间得到更好呵护。
忧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固定投入外,“儿童家园”需财政支持。一些财政情况较好的县、市投入经费较多,而一些贫困地区的投入不足。
柳州市鱼峰区龙擎苑社区“儿童之家”各方面条件比较好,这里除了有一些常规的活动项目外,还有“水培基地”等培养儿童科学知识以及动手能力的创新项目。还有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包括心理咨询、艺术培训、教育指导以及水电维修等领域的人士。龙擎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谢立军说:“这里是一个老社区,各行各业的资源都有,我们在此开展活动比较顺利。但在资金的使用上能省就省,很多是旧物利用或者废物改造。”
在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罗村,“儿童家园”没有专门的活动场地,图书室是村委的图书室,图书分类有廉政教育、农业技术、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几本儿童读物混杂其中。活动室内的玩具只有一些模拟电路板的配件,没有专门的物理老师教授的话,儿童不会玩,利用率低。室外活动场所是儿童最常去的地方,但仅有少数几样活动器材。
罗村妇联负责人覃莫以说,这个“儿童家园”主要依靠上级拨款建设,当地村委除了能提供场地和购买部分书籍外,拿不出钱建设。
盼
白云社区“儿童家园”负责人黄宏萍说,“儿童家园”从人文环境和硬件环境两方面为儿童营造温馨氛围,同时吸纳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社会工作者参与儿童服务管理,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有益身心成长的庇护之所。
柳州市鱼峰区妇联主席葛敏认为,“儿童家园”里面的娱乐项目是经过相关专家认证和评估后确定的,对儿童增强自信心,舒缓心理压力,增强集体观念,增加小朋友之间的信任感,提高知识技能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有帮助。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缺乏高素质管理人员和志愿者,一些“儿童家园”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田维告诉记者,妇联目前已带动全区建设了1600多个家园,但妇联能够投入的资金有限,更多时候是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广西有1.6万多个村、社区等,按照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90%的村和社区“儿童家园”覆盖率,目前离这个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
来宾市忻城县妇联主席韦献娟说,在建设“儿童家园”过程中,县里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一些部门有自己的顾虑,比如,“儿童家园”的日常管理,如果发生意外,其具体责任的归属问题。她建议,有关部门出台完善的“儿童家园”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可达认为,过去,政府和社会主要把精力放在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增强学校软硬件设施上,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如何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则越来越重要,建议有关方面继续整合各方资源,从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探索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工作思路,继续建设好“儿童家园”,让孩子们能在安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