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资讯 >城事>正文

东北男子三次来邕寻女未果 女儿:我永远不会见他

A-A+2014年3月10日08:07当代生活报璇勮

  当代生活报讯(见习记者 袁夏岚 实习生 方荣发)今天讲的这个故事,有点沉重,来自吉林省的智先生和前妻刘女士、女儿玲玲(化名),这曾经的一家三口,如今各执一词,智先生在苦苦寻女,而前妻和女儿避之唯恐不及。经过记者调解,智先生依旧未能和女儿相见。有果必有因,在此,我们不想评判各自的孰是孰非,只希望读者透过此事,对家庭和亲情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千里寻女

  3次来邕 未能见着女儿一面

  2月25日,记者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小旅馆见到了穿着西装,留着平头的智先生。他说,为了省钱,他现在住宿的这家小旅馆,每天只要10元住宿费。站在小旅馆门前,他对记者谈起了自己跟前妻的事以及几次寻找女儿的经历。

  1984年,智先生和南宁市的刘女士因杂志上一则征婚广告相识了。书信往来几个月后,智先生南下与刘女士见了面。1985年,两人回智先生的东北老家登记结婚。第二年,女儿玲玲(化名)出生。智先生说,婚后他怀疑妻子的作风有问题,为此与妻子矛盾不断。“15年前,我决定离开南宁,当时女儿才13岁。”

  2003年,法院判决智先生与刘女士离婚。

  离开南宁之后,智先生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两次回到南宁,希望能见到女儿。可无论他怎么努力,均未能如愿。今年1月24日,他从东北再次来到南宁,四处寻找女儿,但当年的老邻居、老熟人依旧回避。“为了打听女儿的消息,我前后被骗过3次钱。我只想见女儿一面,想当面向她解释,这些年,爸爸没回来看她,是因为不敢回来,以及她妈妈和小姨的阻止。”

  另有隐情?

  知情人纷纷躲避 究竟为何

  记者随后按着智先生提供的信息,找到其前妻刘女士退休前的工作单位的负责人张先生,张先生表示,智先生到单位来找过,但应其前妻和亲属的要求,只能拒绝他,此外,单位熟悉此事的老职工,对智先生当年的行为颇有微词,均回绝了智先生。智先生当年到底做了什么?

  根据智先生提供的电话,记者联系上智先生前妻的妹妹刘女士,刘女士认为,智先生寻女一事是一场闹剧,“我姐和外甥女都知道他来找,但她们根本不想见他。当年她们受到的伤害已经够多,15年前他离开时还‘卷走了’家里所有的钱,离婚后分文抚养费也没给,现在老了凭什么再来纠缠?”刘女士有些气愤地说。据刘女士介绍,智先生当年好吃懒做,而且脾气暴躁、多疑,经常打老婆和孩子,“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他的原因,如果不是这样,他在南宁住了10多年,怎么会没有一个人愿意帮他?”刘女士希望,智先生不要再“纠缠”,也不要再到处把“白”的说成“黑” 的,她和家人只想过平静的日子。

  真相如何?

  一纸离婚判决书道出缘由

  记者后来得知,智先生这次来南宁,拿到了当年法院下达的离婚判决书。在记者请求下,智先生向记者展示了该份判决书。

  判决书由邕宁县(现为邕宁区)人民法院于2003年下达,记者从中了解到,1999年智先生离开南宁后,妻子刘女士于2003年向法院起诉离婚。刘女士起诉称,智先生好吃懒做,家庭支出全部依靠自己的工资收入,且对她不信任,只要她跟异性讲话,他就怀疑她跟别人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发展到最后,智先生开始跟踪她,甚至限制她的人生自由,还公然对她进行打骂、辱骂,且不听旁人劝阻。刘女士向法院提供了一系列证据,法院审理认定证据真实合法,在开庭传票送达而智先生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情况下,判决二人离婚。至于女儿玲玲的抚养费,法院依刘女士的请求,判决由其全权负担。

  对该份判决书的内容,智先生表示不是真的,他要见到女儿,或者与女儿通电话解释。 

  女儿表态

  “我永远都不会见他!”

  记者经过多番努力,终于联系上了玲玲。

  此时的玲玲,还在外省打工,在电话中,一提起父亲,她的情绪立时变得有些失控,“为什么他总要一次次揭开我的伤疤?我不愿意见他,我已经成年,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没有谁能阻止我!”

  在记者与玲玲通话的一个小时时间里,她始终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回忆起小时候的事,甚至忍不住大哭起来。玲玲说,她从来没有感受到父爱,她说,她自卑、自闭,全都因为父亲的多疑和家庭暴力,她对父亲充满了恐惧。这几年,为了躲避父亲的“纠缠”,也为了离开南宁这座让她伤心的城市,她一直在外省打工,不敢回南宁。

  “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在我特别困难的时候找过他,他从没帮过我。我不敢和别人说这些事,经常焦虑。”玲玲表示,她不可能回去见他,也永远不会见他,但她也知道,不管自己再怎么不愿意,在法律上,她还是有赡养父亲的义务,“如果他真到了需要赡养的那一天,我会尽己所能,但永远不会见他!”玲玲语气坚定地说。

  无言结局

  父亲登上回东北的火车

  3月6日,记者将玲玲的态度转告了智先生,并向智先生求证,玲玲所说的“家庭暴力”是否属实,智先生否认了玲玲的说法,他说,自己只打过女儿一个耳光,如果女儿对他这个父亲是这样看待的,他不找也罢。3月7日下午,记者再次致电智先生,得知他已登上返回东北的火车。

  “你觉得此行有遗憾吗?”

  “是挺遗憾的,前后折腾了一个多月,还是没见着(面)。”

  “这次走了,还会再来南宁吗?”

  “应该不会了吧……” 

  专家说法

  律师:女儿可以不见父亲 但有赡养的义务

  对智先生寻女一事,广西胜开律师事务所冯经伟律师表示,离婚后,智先生与前妻已无任何关系,前妻不愿见面,智先生不能一再“纠缠”。至于28岁的女儿玲玲,因为已经成年,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自己决定是否与父亲相见,谁都不能强求。既然现在玲玲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告知不愿相见,智先生就应该尊重她的意见。不过,从法律上说,就算智先生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女儿仍有赡养父亲的责任,两人如果意见不一致,协商无果,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心理咨询师:

  女儿不应该受到二次伤害

  广西婚姻家庭研究学会副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一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二次伤害事件,智先生应该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行为伤害了孩子,并有所反省。女儿受到的伤害是最大的,智先生勉强与她相见,既是不道德的,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在失败的婚姻和家庭中,原始的伤害会给当事人留下很大的心理阴影,不应该再让他们受到二次创伤。我认为,首先,智先生要好好反省,争取得到孩子的原谅;其次,其前妻和女儿也要放下包袱,尤其是女儿,不能过于焦虑,必要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释放压力。”

  记者手记

  都说血浓于水 为何情淡于此

  最初接到智先生的求助时,记者本以为这会是一个曲折感人的寻女故事,因此,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记者一直在积极地协调他与前妻的关系,希望这位54岁的父亲能一圆自己的心愿。

  但在对智先生的采访中,记者曾无数次询问他和女儿生活的细节,以及他对女儿的感情,他都只是含糊带过,更多的时间是在诉说自己3次南下寻女未果的辛酸过程,听来确实令人感慨。

  而在记者与玲玲通话的一个小时时间里,她一直在哭,记者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只有在玲玲说到自己童年的事以及她对父亲的看法后,记者才知道,原来,作为女儿,她竟然背负了那么大的压力,而她对父亲的“绝情”,也是情有可原的。

  父女亲情原本应是血浓于水,但智先生和小玲,却是一个在找,一个在躲。记者无权评判智先生的过去和现在,更不能强求玲玲与父亲相见,只希望他们都能放下过去,走出阴影,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也希望这个故事,能让读者对家庭和亲情有所思考。

保存|打印|关闭

鏌ョ湅璇勮 0评论

感谢您发表评论,您发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发布

发 表 |注册 |退出同步到我的微博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广西|广西城事|身边事|美食|时尚|旅游|读图|专题|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