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宁电(罗世立)“广西民族中医药学的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高层次本土化人才。只有本土化人才才能留得住、用得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更有效的、更普遍的服务。”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就“民族医学医药发展”这一话题接受专访时说。
广西的中医药学发展的现状怎么样?为什么会对本土化人才有那么强烈的需求?据唐农介绍,广西是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资源大省,民族医药特色鲜明,历史传承悠久,但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个后发展、欠发达的地区。
唐农说,川广云贵的药材,广西的药材植物就有4623种,品种数量居全国第二。壮医扎根广西本土,作为中医八大学派之一已经传承千年之久,民族医药特色鲜明,群众基础比较好。但广西目前却真正意义上留得住、用得着的本土化人才却少之又少。
“临近广西的四川省,它的高校博士点有16个,硕士点24个,还有几个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四川中医药产业收入达到419亿元。如果没有强大的人才支撑,他们达不到这个水平。但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目前没有博士授权点,这使得广西的中医药发展就很被动。”
为此,唐农建议,国家教育资源应更多地向西部地区倾斜,将广西的高校列入国家博士授权点建设单位,以吸引更多的高层次的广西本土化人才朝民族中医药学方向发展。
在谈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该如何传承”时,唐农还表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少的文化大师,他们的身影令人仰望,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年轻一代的中国人不该只看到雾霾,应把更多的目光和力量投入到弘扬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