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资讯 >城事>正文

网友争相晒同学录 90年代人人都是文艺青年(图)

A-A+2014年4月28日08:05当代生活报评论

  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李望舒 袁夏岚 文/图)本报寻找同学录的征集令发出后,不少读者翻出自己当年的同学录,与记者共同分享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这些同学录,时间跨度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00年以后。从同学们的留言上,更可以清晰地找到当时那个年代的印记,以及同学们成长的足迹。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4/0428/U9996P1402DT20140428080208.jpg1955年的同学录封面,是那个年代的特别印记。记者 李望舒 袁夏岚 摄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4/0428/U9996P1402DT20140428080204.jpg50年代黄子辉的同学录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4/0428/U9996P1402DT20140428080205.jpg60年代黄永硕的同学录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4/0428/U9996P1402DT20140428080206.jpg90年代唐先生的同学录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4/0428/U9996P1402DT20140428080210.jpg2000年后小梁的初中同学录
 

  50年代 “我是黄子辉,同学们你们在哪里”

  今年81岁的黄子辉老人,1955年毕业于南宁第一初中,翻出当年的同学录,不禁一阵感叹,“几十年未联系,同学们还好吗?我好想再见到他们。”黄老的同学录,封面是硬纸板,写着“伟大的事业”几个大字,纸张已经泛黄。当年班上有50多名同学,但只有27位同学留了言,每一份留言的开头都是“子辉同学”或者“亲爱的子辉同学”,字里行间显得非常亲切。“相处3年,感情难言,一旦分离,的确难舍。”一位同学的留言道出了当时的心情,那个时候,同学们满腔热情欲报效祖国,所以留言表达的也多是祝福与鼓励。“从明天起,我们就要分别;从明天起,我们将要走上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您,珍重一生事业的开端吧,在集体生活中,让您的青春放出光和热,无私贡献给可爱的祖国。”一位叫杨培椿的同学留言道。“学习,学习,再学习,你回到家里更要努力学习,将自己的精力献给祖国”。

  “初中毕业时我21岁,当时班上年纪最大的有27岁,最小的有16岁,毕业后到1962年,和同学们还有联系,之后就没有了,年纪越大,越想念他们。”黄老希望老同学看到报纸后,能和他联系,有空出来散散步,喝喝茶,聊聊天,“人老了,孤独,特别想他们。”

  60年代 为每一位同学留言配上插画

  今年71岁,1963年高中毕业于桂林国立汉民中学(后改为桂林第一中学)的黄永硕老人,其同学录可谓“色彩纷呈”。黄老高中毕业那年,刚好碰上中央号召广大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锻炼。也正因为这样,当时同学们的留言大都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

  黄老当时是班上的宣传委员,用他的话说,是掌握“资源”的人。于是,爱好画画的他,便用彩色画笔在每一位同学的留言页都配上了一幅插画。栩栩如生的图画、鲜艳的色彩,让人不敢相信这本同学录出自上世纪60年代。

  除了彩色插图,还有同学用英文留言。“班上50多个同学,有20多个印尼华侨,英文很好。我们比较幸运,毕业后一直保持联系,每年都有或大或小的聚会,不是在桂林,就是在南宁。”黄老的相册里,保存着不少照片。他说,当年毕业时,一些同学还附赠一张证件照,黄老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着这些照片。1963年高中毕业后,黄老在高峰林场务农10年,随后教了32年书。现在,因为身体大不如前,他已基本不参加同学聚会,但偶尔会拿出同学录翻阅,回忆当年的同窗时光。

  70年代 校友自制纪念册弥补当年遗憾

  1971年从南宁二中初中毕业的李少如,今年60岁,目前做些小买卖。他告诉记者,自己读书时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初中毕业后,他就没有继续读书,而是回到乡下,很多同学也是如此。“因为读书时情况比较特殊,我们几乎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所以,我们都自嘲是没有文化的读书人。”李少如笑呵呵地说。

  据李少如介绍,当年同学们毕业时并没有彼此留下期许与祝辞,只是同志般地握握手,留下相互联络方式后就分了手。“通讯录”也因此取代了“同学录”。多年后,母校南宁二中迎来建校100周年校庆,同学们商量着做了一本纪念画册,把这些年来大家的经历记录下来,以弥补当年没有留下同学录的遗憾。于是,一本名为《在那个年代》的怀旧画册诞生了,在母校100周年校庆活动上,该本画册分发到每一位1971届初中毕业、1973届高中毕业的同学手中。“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学录,但通过一张张老照片,我能够看到我们逝去的青春,以及同学之间长存的友谊。”李少如说。

  80年代 “希望我的同学们 生活美满幸福”

  1986年从大学毕业的廖建夏是广西民族大学的一位老师,她的同学录也被珍藏至今。“那个年代,正是改革开放政策春风吹遍中国大地之后,国家渐渐发展起来,越来越好,需要人们去建设,而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生就是最重要的人才。”廖建夏说,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社会,青年们总有一腔热血,但他们的前途并不完全由自己选择。

  因此,同学们离别时,抱着对彼此的珍重与鼓励,在同学录上写下了祝福之词,希望同学们在自己既定的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上边写的话,也许就是自己想对自己说的话吧”。

  90年代 赠诗、赠文,人人都是文艺青年

  上世纪90年代,港台流行元素和现代诗被很多青年学生追捧,在他们的毕业同学录上,这两种元素也不少见。

  梁小姐晒出了自己1992年高中毕业的一本封面写有“塔里青春”字样的同学录兼摘抄本。她说,当年同学们都很热衷于练钢笔字,即使是一个五大三粗的体育生,也能写出一手好字。回顾3年的同窗友情、留恋彼此之间的珍贵友谊,是当时离别留言的主要内容。除了摘抄诗歌,写些抒情散文之外,还有同学将流行歌曲的歌名串在一起,写成一段话,也算是一种别致的毕业祝福。

  唐先生是福建人,1998年中专毕业后,开始进入社会打拼,来到邕城已有9年。与同龄人相比较,他的中专毕业同学录在那个年代显得尤为新潮——学校统一打印的。“每个同学提供自己的照片、基本资料,再写上一段留言,交给学校统一打印成册,最后分发给每一个同学。”

  新世纪 无厘头与搞笑 少年们羞涩表达离别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搞笑片广为流行,当时毕业的青少年们受港片“无厘头”搞笑方式的影响,也比较喜欢恶搞。而2000年后,越来越多来自台湾演艺圈的娱乐产品风靡内地,更改变了年轻一代的喜好。与此同时,网络的逐渐普及,也让那一代人更多地接触到了“网络语言”。

  今年23岁,2006年初中毕业的小梁的同学录,是当年大家都热衷于购买的那种已经印好各种必填资料,并留有空白留言的花里胡哨的同学录。星座、血型、喜欢的明星、喜欢的电影、QQ号等,都成为同学录里必留的信息。“同学们都竭尽所能发挥‘搞怪’才能,如果很真挚地填写各类信息,反倒会被人说‘没意思’。”小梁说。

  也许因为同学们都在“搞笑”,所以,一些想要真真正正地话离别、道不舍的同学,只好使用“我会想你的”或“不要忘了我哟”这样简单的语句;因此,比起90年代的“文艺青年”们,2000年后的年轻人,在表达上更像“喜剧青年”或“娱乐青年”。

  记者手记 同学录,时代变迁的真实记录

  在跨时代地阅览了跨度近70年的各式同学录后,记者着实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不同的年代,必定造就不一样的青少年群体。今天我们所说的“代沟”,却真实记录下了已经逝去的历史。

  两年前,记者大学毕业时,已经没有一个同学拿出同学录分发给大家索要留言,只有几个平日要好的同窗,在毕业旅行中寄来几张明信片,其上写着几行还算感性的文字。

  毋庸讳言,在网络让沟通变得越来越便利的今天,只要互留微信号,相互关注微博或QQ空间,便能时时分享对方的动态信息,不必担心失联。这是否也意味着,过去的“同学录”,已经换了一种方式,永久存在于我们的社交网络之中了呢?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广西|广西城事|身边事|美食|时尚|旅游|读图|专题|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