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月31日电(记者 卢羡婷)大年初一早晨天空微亮,广西柳州柳江县沙埔、塘头的“孔家兄弟”便载着头天宰杀好的“三牲”往柳州市文庙赶来。这一天,来自柳州地区的500多名孔子后裔将共聚一堂祭奠先贤,传承儒家文化。
上午10点18分,祭祖祈福活动正式启动。一位长者身着传统汉服,捋着花白长须走向祭坛,带领众子孙共同祈福。上高香、敬贡品、颂祈文、三拜九叩……仪式庄重而严谨,以表达对先祖先贤的思念与敬意,同时祈福子孙万代幸福安康。整场仪式历时近一个小时,礼成后,500多名孔子后裔围坐祭坛合影。
祭祀仪式结束后,文庙俨然成了一个寻亲的场所。“您是‘凡’字辈吗?我父亲也是。我们生活在重庆,今年过年来到柳州,第一次参加这么有规模的系统的祭祖仪式,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活动来增强凝聚力,寻找文化的根基了。”孔祥茜领着年迈的父亲走到柳州市孔子后裔联谊会会长孔凡忠的跟前,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关于孔子文化的信息。
孔子后代至今已繁衍80多代,约有300多万人。在远离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广西,据不完全统计,就有6万多孔子后人。孔凡忠说:“像这样把孔家后裔聚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千百年来,大家分散在世界各地,即使在柳州,大家生活在各自的村子里,彼此并不认识。自从2011年柳州文庙建成后,为传承孔子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通过祭祀孔子的仪式,可以唤起更多年轻人追寻中华文化之根,鼓励他们进一步了解历史、尊重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一些观点,还可以启发人们去化解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让社会更和谐。”孔凡忠说。
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最初每年只有一次秋祭,至东汉时出现了春祭。近年来,中国逐步恢复古老的春季祭孔习俗,举办典礼的地点不再限于曲阜。
选择在大年初一举办祭祀孔子的仪式,柳州文庙有着这样的考虑,要把弘扬儒家文化,凝聚孔家血脉,放在一个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孔子文化传承两年多年,中华儿女身体都流淌着孔子文化的血脉,各个家庭都应把祭奠孔子视为春节的一个重要环节。”柳州文庙管理处主任朱毅说。
近一两年来,柳州文庙迎来了不少中小学生,他们身着汉服,依古礼拜师,向父母行礼,学习《道经》《孝经》及传统的书法作品等。“从娃娃抓起,才能让孔子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孔凡忠说,在海外,中国文化多点开花,目前已有400多所孔子学院;在国内,更应该加强孔子文化的教育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