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以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选派,驻爱店镇堪爱村的第一书记王珊、工作队员任婕,同堪爱村村委一道,活跃在堪爱村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线。两年间,堪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美起来,村民富起来,村产业丰富起来,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

广告
 (图为堪爱村观光栈桥 覃亚菲/摄) (图为堪爱村观光栈桥 覃亚菲/摄)
(图为堪爱村民房墙绘 覃亚菲/摄)(图为堪爱村民房墙绘 覃亚菲/摄)

  走家入户 用双脚丈量土地

  驻村第一书记王珊与工作队员任婕都是主动报名参与到基层一线的群众工作中,“与之前在办公室面对公文不一样,之前都是跟文字打交道,现在是真正跟群众打交道,”王珊说。初来乍到的她们用双脚丈量堪爱村的土地,每日每夜走家入户,与群众打成一片。利用晚上时间将党员群众聚在一起开展“贴心夜话”活动,党员群众提建议,驻村工作队想对策,将收集到的问题建议整理成“贴心账本”,通过“贴心服务”对症下药。自活动开展以来共解决了24个民生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图为堪爱村驻村工作队走访慰问困老残群众 图源/今日堪爱) (图为堪爱村驻村工作队走访慰问困老残群众 图源/今日堪爱)
(图为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镇党委书记王伟彬与堪爱村党员群众面对面开展“贴心夜话”活动 图源今日堪爱公众号)(图为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镇党委书记王伟彬与堪爱村党员群众面对面开展“贴心夜话”活动 图源今日堪爱公众号)

  强村富民 用优势发展产业

  堪爱村地处中越边境,紧贴爱店口岸,毗邻崇爱高速路,驻村工作队以成立边贸合作社的方式帮助村民搭建边贸互市,发展边境贸易,把村里18岁以上的村民都纳入进来,提供护林员、保洁员、巡边员等多种公益岗位,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有劳动力的鼓励外出务工,半劳动力的鼓励在家种植,并辅助以奖代补、小额信贷等各类政策,家里是残疾户的给予基本财政保障,村民整体的收入都有保障,”王珊介绍说。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优势,打造“公母山下 堪爱一生”农家乐品牌。2022年,堪爱村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其中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达1.6万元。

(图为堪爱村在建民宿 覃亚菲/摄)(图为堪爱村在建民宿 覃亚菲/摄)
(图为堪爱村农家乐品牌墙面 覃亚菲/摄)(图为堪爱村农家乐品牌墙面 覃亚菲/摄)

  党群同心 用真情铸牢团结

  王珊说“民族团结是润物细无声的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将每一件事做好做对,把民族团结牢牢耕植到群众心中。”一是建造同心亭、同心长廊等多个同心文化载体,宣传教育民族团结意识,举办歌坡文化节,将各族群众以文化活动为桥梁衔接在一起;二是开展边境国旗工程,家家户户挂国旗,重要场所挂国旗,重大节日升国旗,让每一位村民都做一名哨兵,深植爱国护边、有国才有家的爱国团结意识;三是搭建“今日堪爱”微信公众号品牌,通过线上方式将党务信息、村屯要情、农耕农务等信息进行发布,村民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村里发生的大事小事。

 (图为堪爱村同心文化长廊 覃亚菲/摄) (图为堪爱村同心文化长廊 覃亚菲/摄)
(图为堪爱村边境国旗工程 覃亚菲/摄)(图为堪爱村边境国旗工程 覃亚菲/摄)
(图为堪爱村民族团结主题墙绘 覃亚菲/摄)(图为堪爱村民族团结主题墙绘 覃亚菲/摄)

  “规划项目需要用到群众的自用地,群众普遍都是很支持的态度,都很团结。”

  “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是用真心换真情,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很团结,大家的心都往一处使,遇事一起上,配合的非常好。”

  两年间,驻村工作队伍一点一滴深入村民心坎,始终与村民团结一线,怀揣一份赤诚真心,帮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坚定不移地坚守在祖国大地。

 (图为堪爱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珊/左 驻村工作队员任婕/右 覃亚菲/摄) (图为堪爱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珊/左 驻村工作队员任婕/右 覃亚菲/摄)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广西官方微信(sinagx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