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水话”,即带有调侃意味的话语。柳州俚语中就有不少这类话,“公式”就是其中之一。
很久以前柳州就有句俚语:“懒人有懒福,蚂公式跳进屋”。讲的是一个二赖二赖的懒汉,居然闯了狗屎彩——讨了个年轻的老婆,像“蚂公式跳进屋”这种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让他遇上了!可时人并没有把蚂公式和女性联在一起。
柳州人时兴称年轻女子为“公式”,是60年前的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的电影很少,只要电影院放新片子,大多数市民都会争先去看。那时柳州放映过一部苏联童话故事片《王子遇仙记》,其中有一个青蛙变美女的镜头。柳州人把青蛙叫做“蚂公式”,简称“公式”,蚂拐会变美女,那么,美女或年青的女子也就称之为“公式”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式”这一称谓,又从青年人中流传到中年群体,据说是在铁路养路工人中率先流行。过去,火车运行时,上一站要用电话把列车车次和到达时间,通知下行的车站和各道口与扳道房。用电话通知在读数时容易把1和7混淆,工人便把1读成“幺”、7读成“拐”,也有把0读成“洞”的。像过去桂林北至南宁是7739次列车,用电话通告时就读成“拐拐三九”;桂林至上海南是1980次列车,就读成“幺九八洞”。这样的呼号,在养路工中耳熟能详。因为7和妻同音,当某人有妻子来探亲时,工友们就会戏说“某某的公式来了。”当时工人的住宿条件没有现在好,多是几个工友同居一室,有工友的妻子来了,同宿舍的人为了让久别的夫妻团聚,都会很通气地把铺盖卷走找别人孖铺去,让出房间给某人夫妻共宿。就这样,本来是专称美女和青年女子的“公式”,又扩大到已婚女子群中,流行范围更广了。
再后来,带“公式”的词也派生出来了。把谈恋爱叫做“刷公式”,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文革”之初,为了解决大批中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毛泽东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到了六十年代后期,因为长期停课闹革命,积压的中学生更多了。为了安插那些“毕业”了既无学可升,又无业可就的“狗牯仔”;更怕“天不怕地不怕”“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红卫兵在城里闹出什么事情来,毛泽东又讲:“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就把一批又一批的高、初中毕业生送到农村去。刚到农村,年轻人还有点新鲜感,久而久之,那紧张而劳累的农活,和单调又艰苦又无文化娱乐活动的生活,让他们厌倦了。正是情窦初开、青春萌动的年龄,耐不住寂寞的一群,便谈起了恋爱来。当谈恋爱者深夜回到住处知青屋时,同伙就会问:“去那凯了?”夜归人不好意思讲和某人去“打露水”(柳州仔对谈恋爱的另一说法),只好扯个谎讲:“去刷公式了。”因为那时农民没懂得什么叫生态平衡,也不知道青蛙是“庄稼卫士”,想开荤就在夜间带上手电筒或点着火把,拿根竹鞭到水田或河沟边去刷(即用鞭子打)蚂公式改善生活,这套本事插队知青也学会了。就这样,一句谎言就把“刷公式”当成了谈恋爱的别称在插队知青中流行开来。后来,又把找对象、物色意中人叫“点公式”,这说法可能受到唐伯虎点鸳鸯故事的启发。“撩公式”讲的则是男子向心仪的对象进攻,或是二赖子们挑逗女性的行为。
柳州话还有句“蛇有蛇路,公式有公式路”的俗语,于是人们又把蛇和拐自然地连在一起了。由于恋爱中执着的男子追求意中人,像蛇捕食公式那样穷追不舍,既然称女子为“公式”,那么恋爱中的男子也就被称之为“蛇”或“蛇仔”了!
有人认为把女性称为“公式”实在不雅,是对女性的岐视甚至侮辱。这是因为对“公式”这一称谓的来由和演化不了解而产生的误会。俚语这东西有它产生的因由,还有它的比喻或引申义,不要只从字面上去解释它。(陈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