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向重视幼儿教育,从“三岁看老”、“矫木趁幼,育人趁少”等民间谚语可见一斑。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幼儿教育一直停留在旧式的家庭模式。直至近代,随着西学东渐,新式幼儿教育逐渐兴起。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等大城市中始有“幼稚园”。经宋庆龄、陶行知、陈鹤琴、张宗麟、张雪门等热衷幼儿教育人士的倾心推动,中国的幼儿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式的幼儿教育模式也逐渐为柳州的有识之士接受并推广。《柳州教育志》记载:1930年,马平县在城厢模范小学城区内开设幼稚班1个,招收幼儿42名;1934年,驾鹤东路天主教堂开办托儿所,招收幼儿150名,5名修女任教师;1936年,柳江县政府在映山街李真人祠(湖南会馆,今景行小学内)开办柳州城中镇幼稚园,分春秋两季招生,共2个班幼儿90余名。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仅仅是尝试阶段,送幼儿入园的人甚少。
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七军第二十四师师长的覃连芳是柳江百朋人,他既是一员骁将,也是新生活的倡导者。第七军驻柳期间他还兼任柳州市政建设处处长,负责开辟柳州市内的中山西路、中山中路、中山东路,扩宽修整柳侯公园、修建了第七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和钢军亭。这位戎马倥偬的将军还不忘关心柳州的幼儿教育。1935年6月12日,他致信广西农村建设试办区主任伍廷飏:
展公(伍廷飏字展空)主任钧鉴:
窃以儿童健康为民族强健之元素,儿童教育乃各级教育之初基,故欧美各国对于幼稚儿童非常重视,无论都市乡村皆有幼稚园之设备,以增进儿童健康,启发道德知识。盖以熏陶涵养端在青年儿童,发育不全则强健民族无由养成,初基教育不固则普通教育无从实施,法至良意至美也!返视我国,既无模范家庭,所有儿童除已达学龄者送入小校外,其未达学龄儿童均无适当保养,起居饮食漫无节制,嬉戏动止悉任自由,以致养成娇弱之身体,顽惰之恶习。迨习惯成性,然后强使之入学受教,焉能收良好效果?教养不良固属过在父兄,然教育设备不周亦未始非社会之责?芳每见一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之儿童,以无模范家庭教养,故流为孱羸顽惰,辄为惄然,不揣谫陋。拟联合地方各界热心公益资望孚众者多人,并恳我公领导发起在柳州市筹办幼稚园一所。建筑通宜卫生、富有美性之园屋,以备儿童游息,聘请曾受相当之教育之教师、保姆作儿童之管教保护,以增进其健康幸福,启发其爱群、爱国、爱家庭之心理及科学初浅常识,而养成优秀之民族。地址拨用学署旧址,由柳州县政府按照程序具呈。省府请领依式建筑,经费拟恳请总座、副座赐捐一万元,不足之数由各发起人乐捐。其幼稚园名即冠以“德健”二字,用资纪念而垂景仰。素仰我公垂爱柳人,造福桑梓,对于此举当蒙俯予领导提倡也!
如何之处?敬候示遵。肃上。敬请
钧安!
旧属覃连芳谨呈
六月十二日
覃连芳在信中,反思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极力推崇新式幼儿教育的思想、方式,并提出在柳州兴办一所幼稚园的设想。他并非说说而已,他还就选址、建筑作了具体的安排,建园资金也出面拟请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副总司令白崇禧各出一万元,不足之数由发起人乐捐,园名冠以“德健”,既彰显“陶育儿童德性,增进儿童健康”的办园宗旨,亦感戴两名捐资建园的长官李宗仁(字德邻)、白崇禧(字健生)。
伍廷飏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五旅旅长、第十五军第一师师长等军职,与覃同为桂系重要人物。伍兼任柳庆清乡总办和广西省建设厅厅长等职期间,对柳州的城市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在柳州享有很高的威望。蒋桂战争结束后,伍廷飏退出军界,热衷农村改良事业。由此,覃连芳希望兴建幼稚园的事由伍牵头。
伍廷飏接到覃连芳的信很快给予了回复:
武德吾兄勋鉴:
六月十二日来函拜悉。吾国幼童缺乏通宜保养,一般家庭亦欠良好环境。诚如吾兄所论,拟在柳筹设幼稚园一所,陶育儿童德性,增进儿童健康。一云可为家庭示范,一云可作社会提倡。意极美善,实所赞同!愿列名发起,谨当如故。专此复达。
顺颂
勋祺!
弟伍廷飏启
六月十九日
当时,伍廷飏苦心经营多年的广西农村建设试办区成绩斐然,被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誉为“农村建设者的领袖”,全国各地的参观考察团纷至沓来。每日忙得不可开交的伍廷还是答应覃连芳的请求,愿意担当兴办幼稚园的发起人。
两位行伍出身的人心系柳州的幼儿教育,真可谓侠骨柔肠。只可惜,数月后伍廷飏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浙江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履新职后无暇顾及此事。抗战全面暴发后,覃连芳也率部北上参战。
公办德健幼稚园于1940年建成,这是柳州第一所独立的幼稚园。地址在西门街(今中山西路),设混幼婴合班2个,教师5名,可招幼儿约100名。
1941年,北平香山慈幼院桂林分院革命功勋及抗战遗族子弟学校由桂林迁入柳州,该校附设有一个幼稚班,可招幼儿40名。度过一段艰难的流落时光后,香山慈小于柳邕路建校(现为柳邕一小校址)。1943年,柳州城区常遭日机空袭,德健幼稚园在园婴幼儿锐减。香山慈小附设幼稚混合班由于靠近山洞,可躲避日机轰炸,家长才敢将幼儿入托。1944年日军入侵柳州前夕,香山慈小迁往三江县,抗战胜利后迁回柳州原址,1949年发展到4个班,在园幼儿160人。1946年,德健幼稚园停办,教室拨给柳江县立实验小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柳州日报社办公处。
1946年,柳州文惠小学开办了1个幼稚班。1947年,该校迁至青云路,幼稚班停办。1947年,柳庆师范附设幼稚园,设有1个班供柳庆师范毕业班的学生实习,1949年柳州解放前夕学校意欲停办,柳州地下党为争取在柳庆师范建立活动据点,组织进步学生负责接办,并扩为两个班。解放后,幼稚园改为公园路幼儿园。(吴爱玲)
(本文选自柳州市档案馆编纂的《沉钩浮影》一书。图片由柳州市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