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小区外面总会传来一阵电喇叭循环播放的叫卖声:“马打滚,一块钱十二个。”刚开始觉得呱噪,挺烦人的,熟悉以后,偶尔有一两天听不到,心里还有点失落,担心小贩以后不再到这里来卖了,想吃马打滚,不知要到哪里才能买到。
严格说起来,马打滚的正确名称应该为“驴打滚”,也就是豆面糕,为老北平的著名小吃。但是,柳州人称之为马打滚,也自有它的道理。因为柳州的马不少,却很少有驴,在过去,大部分柳州人从没见过驴是什么样子。当豆面糕传入柳州时,小贩想必也是花了一番心思,把名字由“驴打滚”改成“马打滚”,不仅利于联想,也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同。而且正宗的北方豆面糕,须以黍,也就是黄米磨面为主原料,南方很少种植黍,制作豆面糕多用糯米,两者形同质异,以马打滚名之,与驴打滚区别开来,也是说得过去的。
如果说马打滚有多么味美,那肯定是不实之词,不少人对这种市井小食的好感,更多的是建立在怀旧的基础上。在我的学生时代,同学之间凡是遇到意见相左、争执难决的情况,经常会打赌,输的一方要请客吃马打滚。原因不外乎是花少许的钱,就能买到一定的数量,可使受益面更大而已。于是在食物的诱惑下,旁观者也会主动充当起啦啦队的角色,为自己支持的一方鼓劲加油。作为一种载体,马打滚在我们生活当中,叙述了太多的关于青春年少的故事。
过去柳州的国营饮食店,售卖的马打滚都是成品,也就是用糯米粉裹上红豆沙之类的甜馅,蒸熟,外面再粘裹上一层炒香的黄豆粉。如同鸽蛋大小的马打滚,薄施脂粉,排得整整齐齐地盛放在竹篾簸箕里,想现场看到“马儿”打滚,是不可能的。售货员用裁好的小白纸作为包装,买的人用手托着,边走边吃,一口一个,糯软绵甜之中又带有黄豆粉的浓香,别具一番风味。
如今柳州街头的小贩进行了产业升级,自制了一种手摇式机器,专门制售马打滚。机器呈圆桶状,用一辆小三轮车载着,就可以四处游动做生意。小贩将事先制作好的糯米粉放入机器内,用手轻转摇柄,同样大小的马打滚就会一个接一个滚出来,落到一片由黄豆粉和糖粉混合成的甜面料上,就像一群活蹦乱跳的马儿在干涸的黄泥潭里打了个滚,粘了一身的泥粉。这一开放式的制售过程,经常会吸引来好奇的孩子,感今怀昔的老人。他们也是马打滚最为基本的消费群体。
不过作为一种民间小食,马打滚的市井属性也注定了它难以有着更大的作为。毕竟这样的小生意,很难登堂入室进行经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想要吃到马打滚,就像想在城市里亲眼目睹到马儿打滚一样难了。(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