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贪玩拿了同学悠悠球
家长“护犊”忽悠了谁
专家认为,家长顾及自己和孩子面子的行为会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当代生活报记者 闭初健 实习生 蒙珍
核心提示
一位小学生“拿”了同学的悠悠球去玩,只是过于贪玩、好奇而把东西带回家了;但家长发现后,却顾及孩子的面子一再撒谎,袒护孩子。
教育专家认为,孩子犯了错,家长没有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却想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护住自己的面子。这是一种短视行为,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事件
孩子拿走同学悠悠球
家长袒护
南宁市一所小学六年级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因贪玩、好奇,叫同学小阳(化名)将一只最新版的悠悠球带到学校并趁机拿走。小阳发现悠悠球不见了,便将此事告诉父母,认为应该是双胞胎兄弟拿走的。
孩子母亲认为双胞胎兄弟的做法不好,有必要让他们的父母知道,便打电话给这对双胞胎的妈妈。双胞胎孩子的妈妈称最近并没给孩子买过悠悠球,但孩子最近确实带回家一只新的悠悠球,并自称是同学借给他们玩的。
通完电话的第二天,这对双胞胎的母亲却认为自家孩子并没有拿走小阳的悠悠球。这对双胞胎同学也否认拿了悠悠球。富有戏剧性的是,这对双胞胎将这只悠悠球带回了学校,弟弟将悠悠球偷偷放到班里一个同学的书包里,哥哥故意去找悠悠球,帮小阳找回了悠悠球。
家长看法
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
对这件小事,记者随机采访了不少小学生的家长。这些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如果犯了错,家长应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勇于承认错误。
孩子的无心之过
家长应正确引导
“孩子还小,根本不懂得偷的概念,有可能玩着就忘了,不小心把东西带回家了也不懂,纯属无心之过;也有可能孩子贪玩就带回家了,不要说成孩子偷东西。但是,双胞胎家长袒护小孩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正确引导孩子。”一年级学生的家长郭女士认为,孩子会经常犯错,但家长的教育很关键。
“这件事情中,大人已经发现问题,但又否认孩子拿了同学的悠悠球,还企图用一个谎言掩盖另一个谎言,这对孩子将来人生观、道德观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五年级学生的家长谢先生说,不及时纠正错误,孩子以后还会继续犯错。
很多家长都表示反对事件中双胞胎家长的做法,认为其在教育孩子,如何判断事物对错等方面,没有正确的引导,其做法对孩子日后的成长会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及时纠正孩子错误
让孩子第一时间放下包袱
讨论孩子犯错后,家长应该如何引导教育孩子,很多家长发表了各自不同的做法及见解,有很多方法确有可取之处。
儿子正在读四年级的蓝女士结合自己和儿子的亲身经历说,她儿子在学校有时候会受到同学欺负,第一次孩子被别的同学指认说其改了作业,当时孩子一直否认没有做过此事,但是,当老师再三质问,孩子由于害怕就说是自己改了作业。第二次,儿子脸部被同学抓伤,当时儿子指认是某同学抓伤,但是与此事相关的学生都否认他的指认,因此,孩子的老师就认为她儿子又撒谎了,如果不承认错误就要上报政教处,孩子又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不得不说是自己抓伤了脸。
“从那之后,我经常教育孩子做人要诚实,绝对不能撒谎,如果撒谎了一次,以后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受到他人质疑;如果不是自己做的事要坚决不承认,是自己做的就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作出道歉,我家里边还挂着做人诚实的名言警句,以此来每天都提醒他。”蓝女士说道。
如果自己的孩子拿了同学的悠悠球,怎么解决?“我肯定会先说服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当面把悠悠球还给主人,道歉并表示以后自己不会再骗人,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孩子的不信任,又不让孩子以后还心存压力,男孩子勇于承认错误,以后会多一些担当。”蓝女士说。
“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立刻制止并及时纠正错误,当同学的家长打电话过来之后,就应该马上问清孩子此事,然后让孩子主动给同学回电话,告诉同学明天就把球还给他并道歉。不能顾及自己的面子而袒护孩子,要让孩子第一时间放下包袱,不用带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想着第二天如何去面对同学和老师。”谢先生说。
教育专家
应该教给孩子健康的自尊心
对此,南宁市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杨春成认为,把同学的悠悠球带回家,在双胞胎兄弟的眼里,会认为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偷窃行为,他们只是对于某样东西好奇,贪玩,想着明天就会把东西还回去了,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不要急着给孩子扣上“偷”的帽子。
对于后来双胞胎兄弟迫于压力而把悠悠球放进另一个同学的书包里,杨主任认为这会造成第二次伤害,是对另一个同学的伤害。对于这种类似“栽赃”的行为,杨主任认为有两种可能:家长帮出的主意;孩子自己想出来,但是虽是孩子想出来的,家长默认,即表示同意这种做法了。因此,以上的两种可能性,归根结底来说都是家长的错误,没有真正解决根本问题。
对于丢失悠悠球的小阳及家长,杨春成主任建议其家人应该教育孩子爱护自己的东西,学会保护私有财产。
对于双胞胎兄弟家长的行为,杨主任认为这是常有的事,这都源于家长想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护住自己的面子。“这是一种不站在长远发展角度看问题的做法,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当孩子脱离父母之后,很难独立,对于面子方面也很难分清利害关系。”杨主任说道。
杨主任还说,这不利的后果可能会造成孩子日后两面性格的发展,在阳光下的时候顾面子,在背后就有可能做坏事。杨主任认为,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健康的自尊心。
如何引导
一要预防二要解决问题
对于当发生类似情况时,家长应该如何引导教育孩子,杨春成建议家长一是预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孩子1-3岁前,要教育孩子节制的品质,教他们学会控制欲望,适度即可;在孩子上学之后,孩子在校阶段是处于独立的阶段,这时候就要有目标地锻炼孩子管好自身的能力、自律的能力,如:每天在孩子上学之前给孩子讲讲道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放学回家后再检查孩子对于自己的要求完成得怎么样。
二是解决问题:家长要冷静面对问题,不要一开始就劈头盖脸来一顿打骂,应该总结经验、教训,与孩子讨论孩子这么做的原因,如果想借东西,就要跟同学、朋友讲清楚,不讲清楚就很可能会让别人误会自己的行为是偷窃行为,并给孩子说明被误会为“偷”会伤害自己的信誉及品性等,一步步引导、启发孩子,让孩子做到真正面对问题,健康成长;家长平时也应该督促孩子的行为,当孩子表现较好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当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就应该留意、提醒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