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变!”话音刚落,4名小学生各自变出一张川剧脸谱。每天下午,在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排练室内都能看到这些学川剧、练变脸的孩子们在练功。昨天下午,校长谢宝红告诉记者,从2009年7月起,学校就自编川剧教材,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都要学习。
演员变教师
“比上台演压力大多了”
教学生学川剧,上课老师没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肯定不行。川剧课老师廖梅,毕业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专业。“为让这些娃娃学到系统和专业的川剧知识,我们专门去高校特招的老师。”谢校长说,教语文、数学等文化科目的老师可以互换,教川剧的老师必须要有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目前,学校的川剧课由廖梅担任。
说起进校当老师,廖梅告诉记者,从演员变成教师,转变太大,不仅要写教案,还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马步,一一的教孩子们。“比上台演压力大多了。一学期下来,瘦了好几斤。”
学生变演员
变脸练半年才小有成就
10岁的黄宁强上五年级。“我每天回家都要练半小时。”和记者谈起学川剧,黄宁强一边比画一边说,变脸最重要的就是甩头,甩头要有力,一气呵成,眼睛还要有神,否则病怏怏,有气无力,观众看到都会起哄,不想看下去。
廖梅介绍,变脸就是一个动作,但这个动作,至少需要练半年以上。如眼睛要有神,盯在一个方向,就像射出一束光;跨马步要稳;划手(记者注:变脸前的一个动作)要干净有力。这些动作要在“一、二、变”三秒内完成。“我们有句俗话:练千次的回眸,只为一次露脸”。就是这个意思,不停的练甩头回眸,就是为演出的变脸。
廖梅说,每一年换一批表演队员,表演队由变脸4人,大旗8人,宫女8人,水袖2人构成。他们从学生变成演员,要有半年刻苦的练习,才小有成就,这些孩子都坚持了下来。
学校变基地
让非物质文化代代相传
“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每周有一堂川剧课。”谢校长说,这是一堂必修课,所以学生不会为服装、道具等拿一分钱。他说,为了学校把川剧课办下去,区教委、白市驿镇镇政府在学校成立了川剧艺术培训基地,每年会补贴学校一笔费用。“普及川剧知识,让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目前,学校编练的《变脸》、《小萝卜头》、《踏雪寻梅》等川剧,参加了我市多场公开表演,变脸的小演员可以一次变4张脸谱出来。
记者 郑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