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教育频道>健康教育>正文

广西高校整治课堂“低头族” 侵犯通信自由?

A-A+2014年10月13日 南国早报评论

广西师范学院里,一男生在上课时把iPad架在桌上看视频。广西师范学院里,一男生在上课时把iPad架在桌上看视频。
广西大学多间教室装有手机信号屏蔽器。广西大学多间教室装有手机信号屏蔽器。

  南国早报记者 陈维 邓晓衡 邹财麟 见习记者 李欣 文/图

  QQ信息不断闪动、微信朋友圈火速更新、微博互动持续升温,还有看不完的韩剧美剧……当越来越多的人沉迷手机时,大学课堂越来越像老师的独角戏了。

  其实不光在课堂上,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玩手机的“低头族”也是随处可见。有网友指出,“人机交流”正一定程度取代人际交流,并且时常引发“负相关”事件。对此,南宁有的单位已出台规定限带手机,有的学校倡导“无手机课堂”……可是,这样做能解决问题吗?

  “手机依赖症”普遍存在

  广西师范学院倡导的“无手机课堂”,其实是源于“人机交流”频繁的大背景。此前,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会发起了一场“暂别手机24小时”体验,共有30人报名参加。结果,30分钟后,14人中途“退场”;3小时后,活动因体验者“全军覆没”而提前结束。

  毫无疑问,智能手机的功能已越来越多,除通话、发短信之外,吸引手机用户的,是微信、微博、游戏、音乐、电影等功能带来的无尽乐趣。有数据显示,在100名受访者中,有83人认为,手机所具有的微信、微博及其他娱乐功能,甚至已超过其原始的通话功能。

  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也越来越强。正如网友所说,“人机交流”正一定程度逐渐取代人际交流,“人机关系”不但破坏了传统的家庭氛围,也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

  据媒体报道,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去爷爷家吃晚饭,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话,但孩子们不是拿手机玩游戏就是刷微博、玩微信。老人受冷落,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一怒之下摔盘子离席。此前,湖北十堰一名17岁女生与同伴外出聚餐时,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结果一脚踩空,跌入十五六米深坑不幸身亡。

  限用手机三问

  是否会侵犯通信自由?

  今年10月1日起,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台规定,要求护士在工作时间不得随身携带手机,若家中有急事需要联系,可以拨打科室的电话。违反规定的,扣当月奖金100元,再次违反,扣500元。在广西师范学院倡导“无手机课堂”后,广西大学也表示将发出“无手机课堂”倡议,在全校各个教室、教学楼设置提示语,但不作为强制规定。

  然而,这些强制和非强制的做法,都存在着是否侵犯个人通信自由的争议。因为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需要,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法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去年,桂林市数所中学,因相继在校内安装了手机信号屏蔽器而被有关部门叫停。

  南国法援律师朱继斌认为,作为学生,首先应尊重老师的劳动。现在学校倡导“无手机课堂”,并非强制性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只是为了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应该值得提倡,此举并不构成对学生通信自由的侵犯。另外,关于医院禁止护士在工作期间携带手机的做法,护士作为一种特殊岗位,涉及人命关天,医院出台这样的管理制度无可厚非,但扣钱的做法值得商榷。

  有无效果 能坚持多久?

  有网友说,手机没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认真学习、工作;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就会下意识地看一下铃声设置是否正确;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有的学生迷恋手机,“身在曹营心在汉”,手机成了老师与学生的“第三者”。有人说,“无手机课堂”可谓对症下药,虽说有些人有“不良反应”,但总算把学生“请”回了课堂。但这样就能保证课堂的学习效率了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小陈说,在他大二时,学校在三四个学院实行“无手机课堂”。具体做法是,挂一个大布袋在教室讲台旁,学生的手机至少要调成静音放进袋子里,如果哪天正好有事的同学可以不放。对此,大家都觉得新鲜,也想比比看谁能坚持更久,“我们班从去年3月坚持到5月,后来同学们以种种理由都不交手机,班委也懒得管了,就没能坚持下来。其实,这种做法还是有好处的,我们班那段时间考英语四级的通过率很高,后面再考的同学就很难通过了”。

  他律自律 谁更靠谱?

  广西培训师联合会副会长罗晓对“无手机课堂”持支持态度。在他看来,学习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良好的环境才有利于教学秩序的建立和维持。但有一点至关重要,老师有义务提高课堂的吸引力,让课堂生动有趣,从而留住学生的心。因为有些课的确索然无味,也是学生选择玩手机的重要原因。总之,课堂应该是一个讲秩序的地方,大学生在课堂上不玩手机,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负责,“如果老师的课程本身比手机带来的愉悦更多,学生还有什么理由选择手机而不是听课呢?”

  “‘知之为知之,不知搜索之’的快节奏数字化生活,虽是大势所趋,但不能将青春葬送在流量里。我们要学会节制与控制,合理使用,要做手机的主人。再便捷的终端,也代替不了阅读。”一位教育人士称,“手机控”需要正确认识手机的工具属性,而不是完全精神依赖。要逐步摆脱手机的“绑架”,每天减少手机的使用频次,多走近亲朋好友,通过做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广西大学商学院老师王玻认为,拒绝学生上课玩手机治标不治本,不如变堵为疏。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环节,用手机拍下资料和数据,上传到QQ、微信上与同学讨论,让手机变成学习工具。

  [ 网友声音 ]

  @Tender:姐天天睡觉看手机,起床看手机,吃饭上厕所时都在看手机,散步也在看手机,玩电脑也在看手机……

  @坐看花落:就算上不了QQ,我还是一样拿着手机。这是病吧!

  @周海丽:离开手机,就像少了什么一样,心里没有着落,像缺乏安全感一样。

  @谢刚: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建议限制作为学习和生活工具的手机。适当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才是王道。

  @Henry:现代人对于手机的依赖,其实也表现出社会活动的匮乏,大部分人难以加入有益的活动与尝试,导致出现这样的“病”!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总监:莫基新

运营总监:韦 锋

新闻总监:毛祖华

美术总监:陈 煜

新闻热线:18277195168

投稿邮箱:gxguilong@sina.cn

监督邮箱:1582012345@qq.com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免责声明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