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华大学大三学生聂皓已不再身处鸟语花香的清华园,而是驻守在刚刚饱经地震创伤的云南大地。他手中握着的已不再是笔,而是钢枪。
聂皓心中,有一个激励者——就是在“8·3”云南鲁甸地震救援中,牺牲的“90后”战士谢樵,24岁。
在谢樵遗体被找到的那一天深夜,千里之外,聂皓写下了参军志愿书。他,21岁。
本报报道《敬礼,接我们的英雄回家!》真实记录了这名“90”后青年的故事,全国无数网民为谢樵动容、“点赞”。
而另一番更深刻的变化,则发生在线下:“90后”掀起从军热。在云南边防救援队的临时指挥部现场,一度有数百名青年来咨询报名从军,他们中最小的11岁,最大的也仅24岁。
“我选择谢樵去的地方!”
8月3日16时30分,暑期的清华园蝉鸣声声,聂皓在图书馆里安心复习了一下午的英语。
他还不知道,那一刻,在他的家乡云南,万千间房屋瞬间倒塌,山河破碎,哭喊声连成一片。
同一天,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紧急召开动员大会,灾情通报震惊了所有人。参会的战士中,有一名来自福建宁德的“90后”谢樵。和他的“师傅”陈本善将军、身经百战的“师兄”们比起来,他并不引人注意。
起初公布的40人应急医疗救援分队名单里,并没有谢樵。在回到宿舍的聂皓,正焦急地给爸妈打电话的时候,谢樵正在焦急地找中队指导员杨钦钦“请战”。
他俩先后松了一口气——
聂皓是因为确认了亲友都安全,谢樵则是因为自己如愿成为了第41名救援队员。当前者入睡时,载着后者的救护车,正冒着落石,在漆黑的山路上颠簸。
8月4日下午,谢樵所在的救援队到达震中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9社村口。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堵住去路。面对村民泪流满面的求助,谢樵率先横渡堰塞湖。
“快游到湖对岸时,不幸余震袭来,山上滚下的大石砸向湖中。谢樵被石头击中,数秒后消失在湖面……”亲眼目睹这一幕的战友万艳梅,几乎不敢再回忆下去。
8月8日9时许,漂荡在外4天的谢樵遗体才被寻获。19时许,在北京的聂皓上网,谢樵的牺牲让他“完全震惊了”。
“没想到他也是‘90后’!我从来没经历过同龄人去世,死亡太遥远,还没进入我们的思考范围,但就这么突然、真切地来了?”聂皓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对于我来说,实在太过残忍,太难以接受。”
“对谢樵同志的牺牲表示哀悼,向他的家属表示慰问。”得知谢樵牺牲的噩耗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公安部政治部批准谢樵为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边防部队政治部发出通令给谢樵追记一等功。
8月14日,公安部边防局党委作出《关于向谢樵同志学习的决定》。8月22日,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追授谢樵“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9月26日,云南省委省政府联合授予谢樵“抗震英雄”称号。
聂皓这样问自己:“如果当时面对险情的是我,我会冒着生命危险跳下堰塞湖吗?”
“我内心中第一个蹦出来的答案是:不会。”这个家中的独子诚实作答,“我始终对此感到羞愧不安。”
1993年生在云南昆明郊县,家境小康的他,至今经历过的最大“难关”就是高考。当小学教师的父母虽不溺爱儿子,“但还是挺宠的”。
8月8日深夜,聂晧在参军志愿书中写道:“此时的我还是一名大学生,一个时时在长辈和社会襁褓中保护的年轻人,缺乏勇气和胆识,缺乏奉献精神。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但在接受十多年的教育,甚至是进入大学领略过所谓的高等教育之后,却连最基本的担当都没有,都不敢有,不禁为自己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