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自己不是技术型专家的刘伟,先是主动丢掉了别人为之羡慕的“铁饭碗”,后来又把过百亿的传统企业转型为拥有百亿核心技术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在智能交通和安防行业,他还成为国家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1992年,在广东轻工业设计院工作的刘伟辞职“下海”;2007年,作为广州佳都集团的董事长,刘伟果断放弃电子分销业务,全面启动智能化技术和服务业务,向价值链高端进军。彼时,公司电子分销业务营业额刚超百亿。壮士断腕,一如当年辞职时的决绝。他总说:“不掌握核心科技,企业是不能长久发展的。”
在佳都集团测试中心,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实现手机购票、支付、二维码验票“一条龙”服务,免去排队买电子票、随身携带公交卡的烦恼。此前,佳都集团的二维码车票已经在广州海珠区有轨电车上应用,这也是二维码车票在国内首次使用。
从1992年公司创立,2005年佳都集团营业额首次超100亿;2007年发展成为全亚洲IT电子产品分销亚军、新加坡主板上市的第一家中国科技企业。靠货物一进一出赚取贸易利润,刘伟因此曾被称为IT“倒爷”。
在电子分销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刘伟预见到发展瓶颈,“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只能处于价值链低端。”
刘伟果断放弃电子分销业务,转向加大投资掌握智能化核心技术,谋求企业转型升级。2005年,佳都集团投资5000万成立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化轨道交通的公司。
长期以来,轨道交通技术都为外国企业垄断,对国内企业实行严重的技术封锁。刘伟回忆,曾经与法国一家公司合作时,法方宁愿让员工从千里之外坐飞机带一个硬盘来,都不愿意将数据传到中国公司。再加上造价昂贵,轨道交通技术国产化势在必行。
“我们从2005年开始,每年投入近3000万用于核心技术研发。”随着“弹药”越来越少,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只投入、没收入的状态曾让刘伟压力巨大,但他从未减少在核心技术、模块的研发投入。
直到2009年,佳都拿到广州地铁4号线自助检票系统项目。公司自主研发的并发多进程控制技术,将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全线停送电时间”由国外产品的1800秒缩短为40秒,彻底打破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
前沿科技如何转化应用?刘伟认为,与企业合作产业化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出路。
通过“生物智能识别”技术,佳都人脸识别系统的正确率目前可达99.5%,比肉眼还要精确可靠。工作人员把身份证放在识别器上,人脸对准摄像头,只需要几秒钟,就能知道是否配对成功。即使是十几年前的“小瘦脸”已经变成了戴眼镜的“大胖脸”,也依然逃不过计算机的“法眼”。
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人脸识别,未来将改变许多传统行业的业务形态。以金融业为例,未来人们想要开户、转账、支付,不用去柜台,“刷脸”即可;在考试中,通过“刷脸”便知道是否有人替考。
“这种‘产学研’模式打造出从理论源头到商业应用的完整研产链条,确保了技术全球同步,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刘伟说。
刘伟觉得,在科技型企业中,要运用“共同进步、共享丰盛”的理念,加上好的股权激励,才能留得住人才。佳都不断引进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及跨国公司等技术管理领军人才和团队,占领核心技术制高点。目前建有一家技术规划研究院,一个国家级联合实验室和两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并和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
佳都集团现有各类管理与技术人才2800名,其中1200人是纯搞研发的。“公司有很多值钱的设备,但最值钱的还是人。”刘伟骄傲地说。
思变、创新,是刘伟创业生涯的关键词。
为解决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安保难题,佳都开发了目前世界上智能化程度最高、综合调度与预警能力最强的大型警务安防联动平台。
这套系统运用了公司多项专利技术:人脸识别核心技术,能针对人脸图像进行采集、检测、预处理、特征提取、匹配识别等,大大提高安全防护水平;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和海量视频检索技术,把环境监控、异动预警、可疑人、车、物的自动识别及警力调度集成在一个平台上。佳都通过自主研发,最终让亚运会开闭幕式的警力部署只用到了预计人数的1/7。
“10年前,我们都要仰视西门子这样的大公司。”刘伟说,“但现在,我们有实力和他们同台竞技,甚至PK掉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