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许路阳)关于此次高考加分“改革”,今日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邱可接受了新京报记者采访,认为随着投档录取方式的转变,录取考生高考成绩呈扁平化趋势,分差仅几分、十几分,而鼓励性加分政策,过度放大了加分考生利益,“由此,导致少数地方出现高考成绩前100名的考生,都是加分考生的怪象。”
2009年,重庆曾发生高考文科状元涉嫌少数民族身份造假事件,波及包括当年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在内的31名考生。
“高考加分资格造假之风不能长”
“取消鼓励性加分政策,是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和高校考试招生新形势情况的必然选择。”邱可称,现行鼓励性加分政策也已不适应中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专门针对对高考加分政策的功利化趋势,背离了素质教育发展规律。
由于高考加分高厉害性,个别家长和考生为了非法获利,不惜铤而走险,进行高考加分资格造假,由此,引发社会不稳定事件等教训深刻。邱可说,“高考加分资格造假之风不能长。”
集中某个部门审核加分 不可能做到准确把握
《意见》提出‘谁主管、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属首次。这是基于加分项目、内容涉及面广,包括多个职能部门。邱可分析,若集中由某个部门来主管或审核加分,不可能做到准确把握。只有让最了解、最熟悉、最权威的职能部门开展相关的管理、审核工作,建立严格的分工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才能确保高考加分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取消鼓励性加分是新形势必然选择
邱可认为,为了确保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公正、公平,实现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价值取向,取消鼓励性加分政策,是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和高校考试招生新形势情况的必然选择。
但取消后,有人担心会影响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的积极性。邱可认为,取消6项鼓励性加分政策对基础教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深化改革、新课程改革不会产生影响。
“现行的多元化招生录取政策,对真正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来说,入学通道仍然比较通畅。”邱可说。
编辑:闫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