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教育频道>大学>正文

高职“学霸”诞生记

A-A+2015年5月18日中国青年报评论

  以前上中学的时候只有升学压力,现在却是真正面临着就业压力,我们想靠自己的努力“逆袭”

  那一路,他突然觉得走路“倍儿有劲儿”,“我不知道,原来自己也可以这么爱学习”

  想来精英班,学生自愿报名就行,学院没有设置任何限制条件,只有一条:你得有颗想要“逆袭”的心

  沙江宁从没想过,贪玩的自己会在某一天,像曾经“遥不可及”的“学霸”一样,面对“诱惑”轻轻松松地说出:“不,我要学习。”

  这个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常信院”)大二学生,今年大年初一是在电脑前度过的。不会朋友、也拒绝逛街,他一边飞快地敲击键盘,一边听着母亲的嗔怪,“你休息一天也不行吗?”

  手上的动作没停,嘴巴已经提前作出了回答:“人都是有忘性的。两天不摸键盘,键位就会不熟悉,手就会生。”在这个学习网络工程的90后男生看来,“敲程序”这件事应该是每天的“功课”,“一点儿也马虎不得”。

  说得出就做得到。从去年坚持到今年,昔日“差生”沙江宁不知不觉啃下了一本本十几厘米厚的专业书,也顺顺利利地拿下了业内顶级的H3CTE(H3C网络排错专家)证书。

  可别小看了这张证书,它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缩写H3C)认证体系的专家级认证,全球至今只有3000余人获得。就是这么一张含金量颇高的证书,沙江宁和同班同学在一个月前联手拿下8张。再加上前几届的学生,这批常信院的高职学生整整“抢”下了21张H3CTE证书,走出校门前就纷纷成了网络高级工程师。

  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大都来自常信院近年来新创设的特殊班级“精英班”。

没什么能阻挡渴望“逆袭”的心

  对刘笑宇来说,同班同学沙江宁大年初一都在“敲实验”的行为一点儿也不难理解。为了备战4月的考试,几乎所有人都保持着同一种状态,“争分夺秒,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

  备战始于去年年底,“网络精英班”8名同学奔赴南京参加考试前的专业培训。这场由学校合作单位——南京建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培训可没把这批90后学生当孩子,从第一天培训开始,“真刀真枪”就上阵了。

  一本七八厘米厚的专业书一个礼拜就要讲完。这意味着,一天讲上100页内容是“随随便便”的事情,若是赶进度,一百二三十页内容大半天“过”完也是常有的事儿。

  这可苦了这些中学时代的“学渣”。跟不上进度咋办?同学安志炜思来想去,找到了“好办法”:他把课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用手机录音,晚上回到出租屋,再反复听,碰到知识点内容,就和同学互相讨论。若是都不会,就赶紧画个圈,折上角,第二天赶着空去问老师。

  只是这样一来,吃饭和休息的时间都打了折扣。为了“抢”时间,小区门口餐馆的蛋炒饭,他们连吃了一个礼拜。熬夜也成了家常便饭,往往要到时钟转向新的一天,这些小伙子才会从书本中抽身。

  十六开的笔记本,每晚安志炜都能写满整整三四页的内容。到了睡觉的点儿,他“一沾枕头就能睡着”。甚至有时,刚躺下一刻钟,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孩就大声说起了梦话,“那个路由器该这样设置……”

一场考试而已,值得这么拼吗?

  “以前上中学的时候只有升学压力,现在却是真正面临着就业压力,我们想靠自己的努力‘逆袭’。”刘笑宇的答案是肯定的,他是2013级精英班的班长。几个月的培训里,他最常见的状态就是“眼睛疼、头疼”。一整天面对电脑,累的时候只匆匆喝几口水就继续埋头“敲实验”。没几天,所有同学都发现了,平日最爱“笑哈哈”的班长刘笑宇,长出了一大撮白头发。

  之所以这么“拼”,和这场考试的严格有关。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H3CTE考试至今已在中国大陆举办近10年,每个月都有两场考试,但至今却只有3000余人通过。平均下来,每一场考试通过人数不到10人。

  H3CTE考试会在大的网络环境下,给出预设的配置,这其中有故意设置的错误点。考生需要做的则是把这个错误点找出来,并撰写报告,对错误点进行分析。

  寥寥几十字就可以解释清楚的考试内容实操起来却不简单。这场结合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考试一般耗时需6个小时,就在今年4月2日的这场考试,所有考生都是从早上一直考到下午3点。

  不过,时间紧凑的考试却没让这8个90后大学生感到难以适应。“我们平时‘敲实验’一敲就是一整天,最多就是上个厕所喝口水。”刘笑宇笑了笑说,“想‘逆袭’的话,吃什么苦都算不上事儿”。

在这里,讲的就是“你追我赶”

  8名参考学生全部通过考试的喜讯传回常信院,网络精英班班主任鞠光明一点儿也没觉得意外。事实上,在这个“神奇的班级”,最常见的故事正是一个个昔日的“差生”逆袭成为“精英”。

  蔡伟进入精英班快1年了。这个90后小伙子毫不避讳地调侃起过去的自己,“那就是整天混日子,上课玩手机,下课回宿舍打游戏”。阴差阳错地进入精英班后,“考证的压力、工作的压力扑面而来”,这个昔日的“小胖墩”感觉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着自己往前走。

  没辙了,捡起书本、敲起实验,蔡伟“不想落后于身边的同学”,1年的“苦读”快过去了,他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当然,这个过程下来,他也瘦了。大一时的同学见到他甚至惊讶地问他:“你怎么减肥的啊?效果这么好。”

  这种“蜕变”的感受,刘笑宇也有。高考失利令他一度“备受挫折”,大一过得也是“浑浑噩噩”,大二进入精英班后,“差距”和“压力”是他最直观的感受。第一次上课,老师一来就摆出拓扑图和全英文的文档,接着发了话,“你们今天把这个实验做出来,我随机抽查”。

  结果可想而知。全班围在一起“面面相觑”,这些大一“都不怎么爱学”的学生压根儿做不出实验,可顶着“精英”的头衔,又没有谁想在第一天就打退堂鼓。

  刘笑宇找到了上一届精英班的学长,他“厚着脸皮”,天天往学长的寝室钻。接着的十一长假,他没回家,每天都在实验室“敲实验”。时间过得很快,晚上常常是寝室落锁前10分钟他才一路小跑回去。

  有一天,他时间没掐准,走晚了。教学楼的大门已经上了锁,他只得绕了一圈从后门出去,那一路,他突然觉得走路“倍儿有劲儿”,“我不知道,原来自己也可以这么爱学习”。

  “一开始大家都是不懂的,可是坚持着每天去弄,慢慢地就懂了,兴趣也一点点出来了。”刘笑宇打了个比方,就像一群人掉进了水里,“能做的只有拼命游,拼命游”。说起当时班里的氛围,他兴奋得比画起来,“既然选择了就没有退路,大家都在前进,你要是不做,就会落后,没人想被落下”。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个“你追我赶”的氛围究竟是怎么塑造出来的?

不漏掉每一个真正有潜力的人才

  这缘于2013年,常信院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学院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公司、南京建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网络工程精英班”。用常信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杨诚的话来讲,这个班级最大的特点莫过于“不再是单方面闭门的培养,而是尽量、尽早和企业合作”。

  学生进校第1年,人才培养计划和过去保持一致。但从第二年开始,嵌入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专业构成、课时设定,都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商定。在精英班,实践课程和理论知识的比例达到4∶6。理论知识的课程仍然由学院老师负责,但理论实操课程都由企业一线“技术大拿”指导,为了能在两年时间里达到网络高级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实操课程和理论课程都是“百里挑一”,“只选对学生未来工作最有用的”。

  从第一堂课开始,就举办企业交流会,老总和学生“面对面”,为的就是让学生直观了解行业的情况,实操课老师遵循企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模式,把正在操作的项目搬进课堂。“压力和动力真的是无处不在。”刘笑宇说。

  在常信院,一场关于精英班的试验正在全面铺开。

  学院党委书记邓志良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院开设“精英班”的目的很简单:给每一个愿意尝试的学生机会,更让每一个真正有潜力的人才脱颖而出。事实上,“精英班”所做的,只是创造一个“学生能良好发展”的环境。

  想来精英班,学生自愿报名就行,学院没有设置任何限制条件,只有一条:你得有颗想要“逆袭”的心。

  “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正是邓志良乐于见到的景象。他说,“精英班”花大气力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希望实现“课堂有企业老师参与、课程与证书融通”的目标。

  当然,邓志良还有更大的期待。精英班不断拓展,从几个专业发展到所有专业,再从一个班发展到几个班,“一步个脚印向前走,让更多学生因此受益”。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总监:莫基新

运营总监:韦 锋

新闻总监:毛祖华

美术总监:陈 煜

新闻热线:18277195168

投稿邮箱:gxguilong@sina.cn

监督邮箱:1582012345@qq.com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免责声明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