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教育频道>大学>正文

高校期末考悄悄“变脸” 期末分数和粉丝数挂钩

A-A+2015年2月10日广西新闻网评论

南职院的《媒体公关》期末考试以新闻发布会形式进行。莫丽琴摄

  看, 高校期末考悄悄“变脸”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刘琼

  说到期末考试,大多数人会联想到莘莘学子在教室里面对试卷奋笔疾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期末考试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越来越多元化。这不,“请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的3位同学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成了山东大学某学院刚结束的期末考试最后一道题。而南京大学中文系最近的期末考卷上出了这样一道题:“请写出老师的名字。”在我们身边,在刚刚结束的一学期,又有一些怎样特别的期末考试呢?

  案例

  1

  刷微博微信,期末分数和粉丝数挂钩

  上课在微信墙签到扫码,学习任务是刷微博、微信,期末考试成绩和粉丝数挂钩,这就是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媒介融合技术应用》课程。该课程为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和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共建课程,由一线新媒体资深从业者负责授课。

  10人为一小组,用3个月时间选择运营一个微博或微信公众号。来看看同学们选择运营的类别,那可是五花八门,单是一看名字,就给人感觉“新鲜有料”:学长带你浪、亲吻高铁、七剑陪你看电影、拾上圈。

  为了“增粉”,同学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钱任性的,直接掏腰包,给粉丝抽奖,奉上名牌化妆品或百元大钞作为奖品;有经营头脑的,找看重校园市场的商家合作,让对方出钱提供礼物,回馈客户;头脑活络的,则想方设法和粉丝互动,让网友晒自己的“搭配秀”;爱动脑筋的,则苦练内功,把心思花在内容更新上。

  坚持原创,拒绝转载,是学生小石所在的小组运营微博的原则。小石说,他们小组运营的是女性时尚的微博。有名组员一星期减肥1.5公斤,把自己的减肥故事以长微博的形式发表出来,分享了自己在饮食、运动方面的减肥心得,“增粉”效果不错。

  “原来以为这种新媒体一个人经营就行,原来背后可是一个团队啊,太讲究团队合作了。”小石说,每周他们10名组员都会开选题会,总结一周微博运营的得失,策划下一周的选题内容,然后做好任务分派,少了哪个队友都不行。

  案例

  2

  亮剑公关危机,发布会上唇枪舌剑

  期末考试一定是正儿八经地笔试吗?这可不一定!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刚结束的《媒体公关》期末考试中,同学们就亲历了一回火药味颇浓的新闻发布会。全班被分为四大组,两组之间对垒,分别扮演记者和处理危机方,然后角色互换。

  虽然只是考试,但房同学和队友们毫不懈怠,当天统一着正装,还为发布会布置了红桌布和台卡,一展公司形象。他们应对的危机是:针对外界传言一患者服用他们公司的药品致死,通过发布会澄清“患者死因是同时服用了说明书上的禁服药品”,并出具第三方检验报告以佐证。然而,房同学队友却因“赔偿家属”、“召回药品”等不准确表述,引起记者发难“没有责任为何还要赔偿家属和召回药品?是为了销毁证据吗”?

  不过,在扮演记者环节,房同学和队友们也没有“手软”,质疑对方公司高层受贿。公司方本来可以以“等待警方公布调查结果”为由跳过敏感问题,却一直在做无谓解释,被记者绕进了死胡同。此外,房同学队友们还设置了死者家属大闹发布会,这一“意外”环节让公司方也是慌了阵脚。

  “刚开始我心里也没底,不过学生反应却很积极,表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负责教授《媒体公关》的谢老师说,新闻学生毕业后,不少会进入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不仅要学会维护、宣传单位形象,也要学会化解危机。只有这种互动性、实战性强的考试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案例

  3

  与老师“过招”,话经济热点

  不背八股理论,只考社会热点;不用奋笔疾书,只需调集知识口答。在上学期末的《金融学》期末考试中,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金融专业的苏同学,在和老师的一问一答过招中,自豪地展现了自己对经济知识的独到见解。这次口试,占该课程期末成绩的30%。

  在考试前半个月,《金融学》老师提前给出了12个经济现象让学生准备,这些可都是当下社会热点:中国20年来首次出现的“民工荒”、“蜜蜂寓言”带来的启示、人民币升值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你有感受到身边的“涨价潮”吗?……学生上台抽签选题回答,其余同学旁听等候。

  苏同学抽到的题目是“‘蜜蜂寓言’带来的启示”,原本准备充分的他,一紧张把“台词”都给忘了。不过,他还是随机应变,结合生活实例谈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老师听后笑着说“回答不错”。他发现,如果同学只是背答案,老师大多回应“可以了”,有些同学答不上来时,老师会鼓励说“自由发挥就好”。

  “比起传统的笔试,口试更能全面地考察一个人的能力。”苏同学说,考前老师给重点,学生临时抱佛脚,这是当下不少高校期末考试的常态。但口试这样的考试形式,单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需要学生将知识咀嚼消化后再吐出来,更能考验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也考验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

  看法

  灵活方式更受欢迎,但不适合所有科目

  “灵活的考核方式确实更受学生欢迎,但闭卷考试形式也有其必要性。”广西某高校的梁老师介绍,相比闭卷考试的压力,学生大多更喜欢灵活的考核方式,但是从学校教务、学生管理,及考试公平性而言,灵活的考核方式并不适合每门课程。

  据悉,高校的期末考试形式,一般由学校教务处指定了考核形式,分为“考查”和“考试”两种形式。“考查”可采用相对灵活的形式,比如摄影课以交作品考核;而“考试”要求以出卷、闭卷的形式进行。如果老师要更改考试形式,必须提出申请,经过层层审批后方可实施,手续较为繁杂。

  但是,老师同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相对灵活的考核方式。比如,将学生在一些讨论课的表现,纳入学生平时成绩,提高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比重,有些高达50%。而且,老师可以适当增加案例分析、综合论述等主观题在考试中的比例,让学生自主发挥空间更大。此外,一般大一大二学生以基础课居多,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大三大四学生则更多以实践形式考核。

  从学生管理层面而言,高校每个学期的最后两周一般为期末考试周,如果都是灵活的考核方式,不少学生可能会提早离校,这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隐患。因此,高校大多主张,将一两门考试放在考试周最后几天进行。

  而且,闭卷考试相对科学、严谨,也更公平。这位老师举例说,有的课程以写论文的方式考核,结果发现有些学生原创论文的得分,还不如一些高明的“复制+粘帖”的文章,而老师在短时间内检测论文的抄袭率有一些难度。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总监:莫基新

运营总监:韦 锋

新闻总监:毛祖华

美术总监:陈 煜

新闻热线:18277195168

投稿邮箱:gxguilong@sina.cn

监督邮箱:1582012345@qq.com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免责声明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