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村口,他们就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两条长凳横摆在路中间,凳上坐满村民,周围也围满了村民,路上还设有一些木头、石头等路障,几辆班车被围得进退不得,村民与班车司机、售票员正在激烈地争吵,群情激愤,械斗一触即发。当地党委、政府及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已赶到现场,正在耐心地做劝解工作。
经向村干部了解得知:原来,老圩村民坐班车到陆川,需8元钱且耗时40分钟,而坐公交车只需3元钱且仅耗时25分钟。但公交线只到双垌村,从双垌村到老圩村还有三四公里,公交车经常违章开至老圩村,村民自然都愿意坐公交车。班车因此有些为难老圩村民,经常开过老圩村至那埌村才给村民下车,由此又要多收1元钱,引起村民的强烈不满,引发了这一幕。
朱成立即向县有关领导汇报,同时与其他干部耐心地劝导矛盾双方。不一会儿,县有关领导火速赶来,召集双方代表调解,不厌其烦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明确了班车不得为难村民,不得私自提价,要村民依法有序地反映诉求,代表们答应回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谁知,村民非常激动,根本不肯听代表的,扬言要到陆川、玉林、南宁甚至北京上访。
面对僵局,朱成、尤尚兵、丘智钰等回乡干部经合计,决定从自己的亲威朋友着手。“先谈感情再讲法律,情、理、法结合”。他们分头说服了自家的叔伯兄弟,再与这些叔伯兄弟一起耐心地劝导各自的亲属:拦车是违法的,公交车不按线路开也是违法的,要开至老圩村,需向自治区交通厅申请,并承诺尽力帮去申办。
“干部回来为我们解决了那么多大小难事,是真心为我们服务的,我们听回乡干部的……”经过反复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当晚10时,村民各自散开回家去。此后,双方没再发生过纠纷。
以民为本:群众利益放首位,安危冷暖挂心头
核心提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陆川县广大党员干部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当群众遇到危险、面临困难的时候,党员干部总能像及时雨一样出现在他们的身边,救民于危难。
那是一个惊险万分的黑夜,狂风暴雨疯狂地肆虐着陆川县沙坡镇大山深处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龙湾村。当晚9时起,大风呼啸而过,地动山摇;大雨倾盆如注,遮天蔽日。树木被大风折断,进村道路被塌方掩埋,13户房屋轰然倒塌,25户房屋部分倒塌。但,全村无一人伤亡!群众百感交集地说:“多亏了回乡干部,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党和政府派来的干部……”
当日中午,陈善明、刘忠强等回乡干部获悉狂风暴雨傍晚即将来袭的消息,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赶回龙湾村,召集村干部开会,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并立下军令状:处于危险区域的群众要全部转移,如果有一户出了问题,那个片区的负责人要负全部责任!随后,回乡干部和村干部走村串户,告知群众险情,发动群众转移。
油岭村民小组70多岁的陈锦英老人,因残疾瘫痪了20多年,生活不能自理,无论怎么劝说,她就是不肯转移,还负气地说:“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房子不会倒塌的。要真塌了,就让老天爷收拾我算了,不要再拖累这个家庭。”见老人如此固执,陈善明和龙湾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林庆文眼神交会,果断上前,合力将老人抬到背上。“一定要将群众转移出危险区域!”怀着这样的信念,他们一口气将老人背到了一公里外的安全地带。当晚,老人家的房子轰然倒塌。
龙二村民小组60多岁的梁桂莲老人,因与丈夫的兄弟和左邻右舍的关系不太好,无处可去,反复做思想工作,她就是不愿转移。但此时,雨水已漫过她家的窗台,危险已然逼近,回乡干部与村干部一合计,果断地让她搬进一外出邻居的稳固房子中。刚搬走不到10分钟,“嘣!”一声巨响,她家的五间房全部倒塌。
龙湾村党支部书记刘桂森,为联系发动群众转移,手机打到没了电。他的老伴陈桂芬抱着小孙子,行动不便,无法转移财产,眼睁睁地看着五间房因山体滑坡在瞬间化为乌有。陈桂芬拼命地打刘桂森的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整夜不见刘桂森回来,她在忐忑不安中捱过了一夜。天刚蒙蒙亮,她就心急如焚地跑来村委会,看见刘桂森满身泥水、一脸疲惫,她顿时又气又恨地骂道:“自己家都不管,去帮别人,我们家五间房全被埋了……”
“要抢险,先修路。”第二天一大早,交通部门紧急调来大型挖掘机和铲车,以最快速度打通了抢险救灾的“生命线”。
进村道路一抢通,民政部门的干部来了,卫生部门的干部来了,住建部门的干部也来了……他们带着粮食、帐篷及衣物等慰问品、慰问金,带着对受灾群众的深切关怀,向受灾群众嘘寒问暖,把粮食、衣物、药品等一一分发到受灾群众的手中,确保每一位受灾群众都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同时,他们仔细查看灾情,一一清点受灾户,鼓励受灾群众不要灰心,努力开展生产自救,重建美丽家园!
一拨又一拨的干部前来,小山村被浓浓的温暖和关爱包围得满满的,群众感动又自豪地说:“有党和政府撑腰,我们怕啥!我们一定努力开展生产自救,搞好灾后重建,请党和政府放心!”
3月16日,当记者走进这个美丽的小山村,热情好客的村民,争着领记者去参观他们建好的新房。小山村一如往昔,欢乐祥和。
解决难题:顺应百姓新期盼,铁腕整治九洲江
核心提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就是党和政府研究的课题”。2014年以来,陆川县将人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九洲江整治问题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举全县之力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誓还母亲河“清白”,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九洲江,发源于陆川,是陆川县及广东廉江市、化州市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两广一代又一代的儿女。曾经,她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怡人。如今,她却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母亲河在悲泣,陆川儿女亦心如刀割。
刻不容缓地行动起来,保护母亲河!……陆川儿女发出了由衷的呐喊。全县动员!全民动手!整治养殖污染企业,设立禁养区和限养区,清理河道,建设水源林,推广生态种养模式……一个誓还母亲河美丽容颜的蓝图制订出来了。
黄祖东,是陆川县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一名干部。同时,作为广西聚银牧业集团的领军人物,对于养殖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他有着清醒的认识。为此,他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总结形成了一整套节能减排养殖技术——高架网床养猪技术:猪在上层饲养,排泄物通过全漏缝地板落到底层,底层是水泥硬化斜坡集粪平面,人工可以轻松清理干猪粪;而猪尿则通过暗管排放流入固液分离处理池。经脱水后的猪粪渣直接打包外运,作为有机肥施于农田;污水进入沼气池发酵后直接喷灌林木。因此,高架网床都建在山岭荒地,周边有林地、果园等,自然消纳粪污,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免冲洗、自动供料、自动饮水,高架网床通风透气,冬暖夏凉。猪快乐,人更快乐。在陆川东旺养殖场,养殖户黄祖武始终笑呵呵地,他养了900头猪,每天只需观察机械运转情况、查看猪群有无异常即可,重活就是每周需干清猪粪两次,每次需要3个小时。这样养猪真惬意!
作为农民的儿子,多少年来,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是黄祖东追求的另一个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黄祖东不惜到全国各地及欧洲考察,把学到的先进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创建了“公司+联营商(农户)”高架网床合作养猪模式,这在全国可谓首创。农户与聚银集团合作养猪若无资金,该集团还可为每户农户担保贷款30万元至50万元。
黄祖武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我负责建猪舍和饲养,公司负责猪苗、饲料、兽药、疫苗及技术等,利润五五分成。”黄祖武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建猪舍花了50万元,两年多就赚回成本了,现在每年可以赚25万元左右。”
目前,聚银集团高架网床合作养猪示范场已达20多个,幅射、覆盖了陆川县一半以上乡镇。黄祖东意气风发地告诉记者,现在他着重考虑吸纳九洲江沿岸被搬迁养殖户加入其模式,争取带动农户养殖年出栏猪达100万头以上。
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得实惠,“幸福指数”节节高
核心提示:群众呼声是“第一信号”,群众需求是“第一选择”,群众拥护是“第一追求”,群众富裕是“第一目标”,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陆川县广大党员干部把群众路线落实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走进陆川县马坡镇雄鹰村,千亩辣椒示范基地一望无垠,一排排辣椒长势喜人,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近百名村民正在地头紧张忙碌,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每人每年可增收1至2万元,每年每亩地还有650元的土地租金。这样的好事哪里找?村民说,都是回乡干部带来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雄鹰村回乡干部龚伟获悉,同村一位名为龚波的老板有意发展1000亩辣椒种植基地,正在考察几个选址。龚伟大喜过望:雄鹰村环境非常适宜种植辣椒,用水灌溉也很方便。他坐不住了,连夜召集其他回乡干部深入乡亲家中走访调查,得到90%以上的乡亲们都有这个意愿后,他迫不及待地设法联系上了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