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资讯 >经济>正文

广西茶叶频获奖却成贴牌原料 全国无广西招牌

A-A+2013年12月5日08:24广西日报评论

  广西日报讯(记者 杜蔚涛)“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无论是出于对功效的看重,还是为了口感的享受,抑或是执着于意境的追求,茶在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虽历经千载而未减分毫。

  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全国茶的年产值为100亿元,罐装茶饮料的年产值也是100亿元,茶艺馆行业的营业额同样接近100亿元。而以茶为载体,经深加工而进入旅游、化工、食品、轻工等行业所产生的年产值,几乎又是100亿元。

  在这四个100亿中,广西茶叶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茶博会上频获奖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3中国茶叶博览会上,广西的品牌茶叶大受青睐,与会的部委领导、有关专家和商家、消费者、媒体等,无不表现出对“桂茶”的浓厚兴趣和赏识。

  这是近年来我国最具权威、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茶业博览会之一,在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家知名企业参展的情况下,广西的茶叶品牌获奖比例最高。其中2家企业荣获“优秀品牌”企业,获奖率达10%,高出全国平均5个百分点;6家企业被评为“最具发展潜力品牌”,获奖率占参展企业数的40%,获奖率位居全国第一,比整个展会平均获奖率高出28个百分点;9家企业的茶叶生产基地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认定为第一批“优质茶园”,获认定率占广西参展企业的45%,在各个参展省份中排名第一,且远远高于整个展会平均9%的认定率。

  好山好水好茶叶。良好的生态环境,成就了广西茶叶的优秀品质和独特品味。无论红(茶)绿(茶)、还是黑(茶)花(茶),在俘获人们视觉、嗅觉和味蕾的同时,也令商家信心倍增。茶博会短短4天,广西参展企业销售额便达80多万元,签订采购订单和意向合作协议20个。

  广西茶叶在此次茶博会上的表现,在业内人士看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某地茶商江女士表示:“广西这么多好茶新茶新品种,我还是蛮感意外的。”而老茶民韦先生则认为,广西茶叶本来就好,获奖不奇怪,以前也没少获得,但多是“墙内开花墙内香”,知道的人不多罢了。

  据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王健介绍,广西是全国茶叶主要产区之一,茶叶种植环境十分优越,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拥有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名优茶。至2012年,全区茶园面积突破百万亩,达105万亩,茶叶产量4.65万吨,毛茶产值达18.6亿元,产销两旺。如果按完整的茶叶产业衡量,将花茶与六堡茶加工计算在内,则广西再加工茶产量为6.865万吨,扣除毛茶进价成本再加上茉莉花的产值,广西茶产业产值总量应为33.65亿元。

  “贴牌原料”好憋屈

  虽然广西茶叶产业优势显著规模较大,但与全国先进产茶省区的发展情况相比,却存在效益不优、竞争力不强、效益提升不快等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区自选良种种植面积少、繁育体系建设不完善,茶园标准化生产普及率低,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率低,初级产品比重过大,利润空间被挤压。”广西农业经管总站有关专家如是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广西茶叶产业链一般分为:种植-加工-收购-精制包装-批发-零售等六个环节,前面两个环节在当地农民中完成,而收购至零售环节却基本掌控在区外商家的手上。统计数字显示,本地茶农与茶厂所得只占终端价格的20%,另外80%流到产地之外的各个环节。纵观整个产业链中的收益,种茶(做茶)的明显不如收茶的,收茶的不如拼茶(包装)的,拼茶的不如卖茶的。

  由于广西目前的茶叶产品大多模仿区外产品,缺乏具有自身鲜明地方特色的茶叶产品,在市场上一直处于劣势。明明产品规模大、产品种类多、品质好,却难逃作为外省高端产品的“贴牌原料”之命运,这一现象已成为广西茶业挥之不去的痛。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就拿红茶来说,与广西红茶生产的快速发展形成相比,广西红茶至今未能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也基本上没有本土的营销力量推广,大多由外省茶商收购之后再加工包装,以外省的品牌上市。”

  红茶如此,花茶又如何呢?据了解,横县茉莉花茶生产绝大多数属于贴牌加工,6万吨花茶中自营品牌只占20%左右,有4.8万吨产品是代外地企业加工。尽管横县茉莉花茶在区内几乎无人不知,但目前在销区市场的知名度还是比较低,产业链的包装仍未跟上产业发展的要求,只能以低端产品生产为主。随着销区消费水平的提高,原来一直以低档产品为主的山东、北京等市场,如今对低端产品的需求不断减少,导致我区花茶市场连续5年没有得到拓展,销量难以增加。与此同时,生产资料和采花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也挤压着本来就单薄的花茶生产利润空间,企业盈利不断减少,使得经营品牌、提高产品品质的动力进一步丧失,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补齐短板拓市场

  茶叶是商品化率最高,市场发育最早的农产品之一。在茶叶市场早已形成成熟格局的形势下,地方产品要想突出重围,必然要使出非常之力气推介,采取非常之手段营销。

  家喻户晓的福建“铁观音”,风靡全国,最关键的经验被认为是其拥有12万营销大军和遍布全国各地的数万家企业直营店、连锁店、加盟店。

  广西由于意识和观念的原因,包括茶叶在内的诸多产品都存在有品无牌,重产轻销的现象。有业内人士指出,是营销能力太低影响了产业的发展,“营销能力才是这个产业最严重的短板。”

  在南宁“十加一”茶叶街开店的梧州人张先生同意以上观点。在他看来,广西目前已有茶园百万亩,生产能力基本形成,而营销网络建设却连构想都没有形成,甚至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长长一条“十加一”茶叶街,集中了350家大大小小的茶叶店,而像张先生这样的广西本土老板却不足十分之一,以广西本土茶叶为招牌的更是不超过5家。走遍全国茶叶市场,基本上看不到广西招牌的店铺。

  在横县西南茶城从事茶叶原料和成品茶调运、包装的,也大部分是外地商家。来自横县有关管理部门的报告显示:常年在横县经营茶叶的外地茶商达5000-6000人。横县所产茉莉花茶80%以上是代加工,即使有几个自有商标的茶厂,所产茶叶除极少数能在固定客户市场销售外,大部份仍为外地客商经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尽管横县生产了占全国80%的茉莉花茶,而销区的大多数消费者仍然以为他们喝的花茶产自福建。

  不应否认,广西近年来也在努力打造和扶持自己的品牌,无奈广西人卖茶叶的少,卖自家品牌茶叶的就更少,而外省人卖茶叶不会打广西的牌子,这被认为是广西品牌树不起来,广西茶叶只能沦为其他品牌原料的根本原因。

  值得欣慰的是,广西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而且正在采取措施,补齐这块短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柳州市农业部门为了扶持茶叶营销,决定对在柳州、南宁等城市开设茶叶店经销本地茶叶的企业每个新开门店补助3万元。贺州也积极鼓励茶叶企业重组,与有实力的专业营销公司组建茶叶营销网络,如上市公司桂东电力收购了象棋茶叶公司,正在策划筹建大型的茶叶营销企业……这些都为广西茶叶营销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积累了经验。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广西|广西城事|身边事|美食|时尚|旅游|读图|专题|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