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资讯 >社会万象>正文

留守村父母缺位造就内向小孩(组图)

A-A+2013年11月5日14:59南国早报评论

  南国早报讯(记者 赵劲松 陶海华 蒋银花 王世杰)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乡村,这是痛苦和无奈的现实选择。然而,亲情的缺失,难免让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被遗弃的感觉,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关心理专家呼吁,补充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别让留守童年在心理荒芜中度过。

在浦北县龙门镇茅家小学,学生们在校门外下象棋。南国早报记者 王世杰 摄在浦北县龙门镇茅家小学,学生们在校门外下象棋。南国早报记者 王世杰 摄
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都有一名年纪较大的学生做“领头羊”。南国早报记者 王世杰 摄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都有一名年纪较大的学生做“领头羊”。南国早报记者 王世杰 摄
在浦北县车木阁自然村,带孩子的都是老人。南国早报记者 王世杰 摄在浦北县车木阁自然村,带孩子的都是老人。南国早报记者 王世杰 摄

  校长说法 留守孩子性格比较内向 

  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镇高王村深处大石山区,信息闭塞。村里离乡政府所在地21公里,面包车摇摇晃晃要走一个多小时。 

  高王村有1106人,大多村民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村里的留守儿童占60%~80%。驻村第一书记蓝云龙说,村里孩子难有出山的机会,而学校通信信号无法接收,打个电话要跑到半山腰,因此,村里的孩子一年难得跟在外打工的父母通上电话。 

  田阳县玉凤镇能带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有88人,其中留守儿童有37人,学前班有25人,其中留守儿童有18人。 

  校长黄文武称,有些孩子刚一岁,甚至刚出生几个月,他们的父母就外出打工了。因为常年不在家,当他们回家时,孩子对父母会感到陌生。学校的留守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太活跃,上课也不爱提问。家里老人文化水平较低,平时辅导不了孩子的作业,孩子遇到难题会感到孤单无助,甚至是埋怨。他举例说,有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以前父母在外打工不回家,孩子很调皮不爱学习。后来,这个孩子的父母回家了,孩子慢慢变得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也好了很多。父母在不在身边,影响蛮大。 

  每月通话 主要是让父母别忘了寄钱 

  13岁的丽丽(化名)在平果县坡造镇伏琴小学读六年级,他的父母常年在杭州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丽丽说,虽然父母远在杭州,但自己也不想打电话,因为电话那边的父母总是那些话,“学习怎样,过得怎样,爷爷身体怎样”,打多了也会腻,基本是一个月打一次。丽丽说,爷爷年纪大了,经常会腿疼,还会白天犯困,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天天早起给自己做饭,有时挺心疼爷爷的。她说,自己和爷爷在家,从来不会害怕,只是过节的时候想念远方的爸爸妈妈,有一种失落感。 

  平果县坡造镇中心小学校长赖恩平告诉记者,学校共有1322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有380名。对于在学校寄宿的留守儿童来说,老师不只是老师,很大程度上还充当着父母、医生、校警等角色。 

  平果县太平镇那供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倩倩说,她每月给在外打工的父母打个电话,主要是让他们别忘了寄钱回家。 

  “爸爸妈妈在哪里打工啊?”记者问。 

  “广东。”倩倩显得很腼腆。 

  “广东什么地方?” 

  “不知道。” 

  “想爸妈吗?” 

  倩倩轻轻摇了摇了头,没有说话,但眼睛里已经闪出了泪花。不一会儿,倩倩抬起胳膊,开始用袖子抹眼泪。老师安慰了好一会儿,女孩才止住了哭泣。 

  记者拨通倩倩父亲王言胜的电话,他说,自己在外打工,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和老人的身体健康。在外打工,经常会想到自己的孩子和父母,每隔几天,就会给家里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父母,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 

  亲情缺失 难以用物质弥补 

  据全国妇联、全国心系好儿童系列活动组委会于2010年5月25日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32.9%的家长每天会和孩子联系一次,39.8%的家长每周会同孩子联系一次,21.1%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家长每年才和孩子联系一次,1.3%的家长甚至和孩子没有联系。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逾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卫生问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倪亮说,这种亲情沟通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有些行为甚至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浦北县教育局基教股负责人表示,父母长年不在家,“隔代抚育”这种模式下,首当其冲的就是心理问题滋生。“亲情的缺失,永远难以用物质弥补。”该负责人说,留守儿童内心的孤独、寂寞普遍存在,在遇到问题找不到家长倾诉时,又会觉得无助、有挫败感。长此以往,如果不能自我调节、控制、分解,个人容易变得内向、偏激、自私,处理问题时也容易走极端。 

  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3年前,一名男生成为留守儿童后长期得不到家庭温暖,还要照顾瘫痪的爷爷,在进入高中后压力增大,最终精神崩溃,被送入精神病院,经过多年治疗尚未痊愈。 

  建立联系 助家长和孩子沟通情感 

  为了便于孩子和在外打工的家长们联系,田阳县玉凤镇能带小学作出了新举措,有的学校还开通了“亲情电话”,孩子想念父母了,可以通过电话沟通感情。学校和家长们把每周亲情电话沟通的时间,定在每周三下午放学后的6时到晚7时,时间固定了,双方都不会耽误。 

  11月2日,平果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林光明介绍,平果县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约有3.5万人,留守儿童约1.06万人。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现象,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每个学校都会给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包括孩子父母的工作地点和联系电话。学校也经常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互帮互助活动,非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高年级帮助低年级。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县妇联等有关部门都会到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开展慰问活动。 

  据百色市教育部门今年秋季学期统计,全市留守儿童约11.9万人,占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25%左右。各学校针对留守儿童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教职工与他们结对子等。 

  相关报道:《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频发 隔代抚育难克盲区(组图)》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广西|广西城事|身边事|美食|时尚|旅游|读图|专题|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