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资讯 >社会万象>正文

盲人自发成行 多方帮扶造就街头按摩奇景

A-A+2013年10月14日11:50南国早报评论

  南国早报讯(记者 蒋银花 陶海华 姜锋)上世纪80年代初自发成行,开辟谋生渠道,南宁市人民西关路口的露天按摩点,已经历30年的风雨,成为南宁街头一大奇景。各方的帮扶,让盲人师傅的生意得以持续。而城管部门对他们的宽容,让这座美丽的城市变得温馨。

客人舒服地享受盲人按摩。南国早报记者 何定坚 摄客人舒服地享受盲人按摩。南国早报记者 何定坚 摄

  自发成行 街头摆起“光头床” 

  这个按摩点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几位见证了按摩点发展史的盲人师傅,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63岁的李师傅是扶绥人。上世纪70年代末,他来到南宁寻求发展机遇。在熟人介绍下,他跟着一个师傅学会了按摩这门手艺,之后,开始以此谋生。 

  “刚开始那几年,我们是流动式作业。”李师傅说,他一个人走街串巷,路过的哪户人家若是想按摩,就会把他叫住。谈好价钱后,就给对方按上一阵。“那时候按摩收费便宜,一毛两毛的都有”。 

  到了1983、1984年,方式开始转变。李师傅和几名同行带着几张席子、几个枕头,在人民西关路口定了下来。慢慢地,在此设点的盲人师傅越聚越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最热闹的时候,按摩师傅曾多达五六十人。 

  这些年,盲人师傅的阵营中,既有新人来,也有旧人去。离去的这些人,有的是因为年纪大了,力道不够没法做了,有的是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倘若一定要找出按摩点最早的那批盲人师傅,已不足10人。马师傅是其中一个。当年壮实的小伙子,如今已是六旬老人。 

  马师傅还记得,那时按摩点旁的大楼还不是人民商厦,而是土产大楼,只有两层。当时大家作业的场地比现在窄了一半,地面是一层薄薄的水泥,“工作平台”仅有一张草席,直接铺在地上。 

  1992年,有精明的生意人注意到了这处按摩点,有偿为每位按摩师焊制了一张铁架床。铁架床极简陋,一度被市民称为“光头床”。但不管怎样,市民按摩时“席地而睡”的状态得以结束。 

按摩掌握力度很重要,一盲人用体育器械练手臂力量。南国早报记者 何定坚 摄按摩掌握力度很重要,一盲人用体育器械练手臂力量。南国早报记者 何定坚 摄

  技术精湛 刻苦钻研成特色 

  “人民西关路口一直噪音大、灰尘多、冬天冷夏天热,为什么这处按摩点的客源一直没有断,我总搞不懂。我曾两次到那里体验按摩并同师傅们聊天,也没有找到很明确的答案。”南宁市盲人协会副主席韦新新不解地说。 

  如果将该处街边按摩点与正规的按摩店相比,这里的环境肯定逊色很多,为何很多客人光顾了几年甚至二三十年呢? 

  南国早报记者采访中发现,按摩点维持30年不倒,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盲人的按摩技术精湛。这里的盲人按摩都是老手带新手,新手学习几个月上岗,边学边练,一年之后才算正式出师,按摩技巧掌握得不多,但是学习的每一个步骤都比较精准。学徒期间,徒弟赚的钱要分给师傅,与古代各行各业的师傅带徒弟相似,属于“民间派”。相对于“民间派”来说,目前“学院派”盲人学习按摩,都是在课堂上借助于先进的仪器设备,经过两个月紧张、忙碌的学习就上岗了,虽然他们学到了一些最新的按摩技巧,但在刻苦钻研方面尚有所欠缺。 

  南宁市盲人按摩指导中心主任廖斐介绍说,目前南宁市的盲人大约有4万人,从事盲人按摩的有数百人。该中心每年培训50多名盲人学习按摩技能。据廖斐掌握的数据,在南宁市从事按摩工作的盲人,有一半是从外地过来的。部分由该中心培训出来的盲人师傅,有一些在按摩店待不下去,也来到人民西关路口的露天按摩点谋生。 

环卫工人来回帮忙,维持盲人按摩点的良好卫生环境。南国早报记者 何定坚 摄环卫工人来回帮忙,维持盲人按摩点的良好卫生环境。南国早报记者 何定坚 摄

  多方帮扶 按摩持续30年 

  按摩点得以持续,除了盲人间的互助,还少不了另一群人的帮助——只收取极低费用为其搬运、保管物资的欧女士等人。 

  该处按摩点的每一套装备,不算铁皮箱、雨篷、铁架等,单是床身就有25公斤重。每天搬来搬去,对盲人来说,显然是个大难题。欧女士等人为盲人师傅们承担了这份工作。 

  欧女士等人在人民路租了一间小仓库,用以存放这些物资。每天,他们都要忙碌两次。一次是在下午5时30分,他们要将物资从仓库运送到按摩点。由于使用的是三轮车,他们得来回搬四五趟。一直忙到晚上7时,才将所有床铺大致分两列摆好。次日早上6时左右,盲人师傅们收工回家,他们再将所有的设备收拾好,拉回仓库。 

  盲人师傅们说,一个床铺每天只需交4元钱给欧女士等人,一个月也才120元。最多的时候有36个按摩师傅36张床,现在已降为25张床铺了。“他们一次要来3个人,每天要花3~4个小时,算下来,每个人一小时的收入连10块钱都不到,而且还要花钱租房”。 

  按摩点位于人民商厦大门口,对商厦的形象多少有点影响,不过,该商厦物业管理方南宁金裕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对盲人按摩点表示理解,该公司经理助理黄雪莺说:“盲人生存不容易,靠自身的手艺谋生,应该支持。”该物业公司从2006年开始接管人民商厦的物业管理,这些年与盲人按摩点一直和睦相处。因为照顾盲人们的生意,人民商厦下午6时就歇业了。 

  部门包容 盲人摊点成特色 

  盲人摊点得以延续,也离不开城市管理部门的宽容。不过,一旦遇到整治行动,该处按摩点也会显得有些碍眼。在大多数相关工作人员眼中,自食其力的盲人们是值得同情的。 

  南宁市民生街道办人民中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蓝冬玲说,按摩点设在繁华的人民西关路口,确实有点影响市容市貌,特别是碰到一些重大活动时,总让人觉得不太妥。前段时间,社区工作人员试图收集这处摊点盲人的材料,对他们的生活进行摸底调查,但没得到配合。 

  在按摩点,有块招牌挂在灯杆上,上面写着:“本按摩点迁移至西关路下段,欢迎惠顾往前20米。”盲人们说,这是有关部门2006年挂上去的,他们一度想将这处按摩点移到稍偏一点的位置。 

  南宁市兴宁区城管局的相关负责人称:“作为执法者,我们会按照法律法规处理这个特殊群体,但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这些人挺不容易、值得尊重,这就遇到了法与情的冲突。”据其介绍,2006年到2007年间,因为按摩点影响市容和交通,多个部门曾联合执法,想把该处露天按摩点迁移到西关路银兴二手货市场旁的空地上,距离现在的地点有几十米远。 

  盲人们不愿迁移,他们向城管等部门给出的理由是,作为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关爱,他们自食其力,不依赖政府救济,他们的工作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政府的支持。新地点临近一座公厕、一座垃圾中转站,盲人们担心离开原来的地点失去客源。转移一事遂搁浅。 

  还有一些人也对盲人按摩点给予了同情和宽容。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说,其实,这处盲人按摩点也算集中,其他街头并没有出现盲人摆床揽客的现象。“在南宁,有高峰路小摊贩一条街,有中山路烧烤一条街,应该也容得下这处盲人按摩点”。 

  相关报道:《露天盲人按摩点为街坊松骨30年 成南宁独特风景》

保存|打印|关闭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广西|广西城事|身边事|美食|时尚|旅游|读图|专题|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