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讯(记者 吴欣)5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将从6月3日起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收费。据规定,个人每年查询信用报告前两次免费,第三次及以上的,每次收取服务费25元。有市民质疑此项收费并不合理,也有市民表示可以理解,但应提高服务质量。目前,通过互联网查询征信报告仍然免费,广西是9个试点省份之一,仍可以享受“免费午餐”。
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将收费
央行官网发布的信息中提到,2014年个人查询次数自2014年6月3日开始计算,2015年以后每年的查询次数从当年1月1日起计算。对个人当年查询次数超过3次及以上的,工作人员将告知个人需要缴纳查询服务费25元,由个人自愿决定是否缴费查询。收费初期采用缴纳现金方式,以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缴费方式。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告诉南国早报记者,此次收费是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的唯一收费,除此之外,不另行收取纸张费、打印费等其他费用。
据悉,截至2014年4月底,征信系统已经收录了8.4亿自然人、1900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个人信用报告日均查询量百万多次,企业信用报告日均查询量30多万次。
为何由免费改为收费?央行官网的答复是“信用报告有偿查询是国际通行做法,此次收费标准普遍低于境外征信机构同类服务收费标准”。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7日央行举行的发布会上,央行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央行征信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但由于财政不拨款,维护征信系统需要一定成本,因此向发改委提出收费申请,目前已经得到批准。
市民看法各不同
对于收费这一消息,南宁市民的反应各有不同。不过,多数市民都表示不太能接受。“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收集我的个人信息,我想多看几次还要收费,这样不太合理吧?”市民陈先生对此表示不解,“这就是传说中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吗?”
市民顾女士认为,央行征信中心应该是非营利法人,具有行政垄断权,对于不以经营为目的的个人查询应该完全免费。还有市民表示,目前互联网免费查询对市民是一项利好,希望以后永久免费。
也有市民对收费表示理解。“一年两次的免费查询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此次收费的额度也不算太高。”市民廖女士说,“如果收费能够让征信中心提供更好的服务,那么适当收费也可以接受。”
央行征信中心表示,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也是要收费的。例如美国规定全国性征信机构每年要免费向个人披露1次信用报告,英国和俄罗斯也都对个人查询征信信息收费。
非营利法人该不该收费
针对有市民提出的“非营利法人不应收费”的问题,记者咨询了本报南国法援律师赵明堂。赵律师认为,非营利法人在执行行政事务时,由于能获得国家拨款的特性,确实不能赚钱,但“不赚钱”不等于“不收钱”。因为国家的拨款有限,如果该单位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可以在国家允许范围内适当收费。
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副教授叶栋梁告诉记者,目前征信行业的发展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市场主导模式,征信机构是民营性质,以营利为目的。央行提到有收费惯例且收费较高的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是此种模式。第二种是以日本征信行业为代表的会员制征信模式。日本银行协会建立了日本个人信用信息中心,该中心在收集与提供信息服务时要收费,以维持中心的运行与发展,但不以营利为目的。此外,就是政府主导型模式,我国就是采用此种模式。
叶栋梁说,事实上,在我国江浙等地区,也有一些民营的信用机构,他们搜集的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主要提供给银行。但是这在我国目前还没有成为产业,一方面是由于法律对这方面尚未有明确界定,另一方面民间对这些民营机构也存在较大质疑。
【相关链接】 请珍惜 个人“经济身份证”
据了解,目前个人信用报告已成为金融机构审贷或核发信用卡的重要参考。个人信用报告中除了信贷记录外,个人的欠税记录、法院判决记录、行政处罚记录等信息都已纳入报告中,成为一张个人的“经济身份证”。
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和个人,不仅在信贷审批时效率更快,而且授信额度、利率优惠等都会更多。缺乏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者,除了在信贷方面受限,在择业、提拔、任用等方面都将产生一定影响。
银行工作人员还提醒,如果有长时间不用的“休眠”银行卡,应及时注销,避免被收取年费或管理费导致有欠款记录。信用卡的还款日期也应该牢记,除了按时还款,同时还要避免拖欠几元甚至几角、几分钱的状况出现。
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包括车辆违法记录等信息都会包含在内。日常的购物消费都与个人信用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征信系统的发展和信用体系的完善,日后也有可能参照这种模式。所以,人们应当维护好自己的信用记录,避免日后对日常消费、经济交易造成阻碍。 (吴欣)
有多少人会被收费
据央行披露的数据,2013年,全国有500万人查询了自己的征信信息
一年查询超过两次的只有44万人,相当于全国人口数量的万分之三
央行认为,一般来说,每年两次基本能满足普通个人的日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