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 陈春栩)11月7日,自治区旅游质监所发布10月广西旅游服务质量公报,并对旅客投诉和市场检查出的主要问题进行通报和分析。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全区旅游质监执法部门共受理旅游咨询及投诉204件,其中旅游投诉40件,受理并立案调查30件,同比增加20%,案件处理结案率85%,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26万多元。
记者了解到,在立案的30件案件中,涉及旅行社的有16件:一些旅行社涉嫌不合理低价组团被举报;某旅行社在操作出境旅游业务过程中,未处理好突发情况,造成游客滞留机场;个别旅行社被投诉未按合同标准进行接待,擅自降低服务标准;还有个别旅行社因导游服务态度差被投诉。
针对旅游景区的9件投诉,则主要集中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未控制游客流量并做好服务、疏导工作,导致购票难、停车难、拥堵等。还有个别景区因项目维修未及时公示或未调整门票价格导致游客不满被投诉。
涉及星级旅游饭店投诉的有两件,主要是因为收费不合理、客房卫生不好、房源紧张、全价预订却不能入住等问题。
由于《旅游法》从10月1日开始实施,旅游质监执法部门也加强了市场检查。根据统计,10月间,全区旅游质监执法队伍对区内51家A级旅游景区、47家星级旅游饭店、120个旅行社(团)进行了明查暗访。检查中发现:有的旅行社存在挂靠承包部门现象,个别旅行社门市部经营操作不规范;因黄金周期间自驾车出游的游客较多,各景区都存在交通和停车问题;星级饭店方面则存在设施设备缺乏维护、服务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通报中尤其提到南宁—北海—涠洲岛旅游专线存在旅行社门市部管理混乱、擅改行程、使用黑车和黑导、海鲜店以次充好、欺客宰客等问题。
记者从自治区旅游质监所方面了解到,截至目前,因涉嫌违法违规,已有8家旅游企业负责人被约谈,18名违规导游被扣分。相关案件将由相关属地旅游部门调查后,按照《旅游法》的具体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