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讯(记者 宋春风 黄俪 实习生 蒋文跃)不是堵在路上就是瘫在景区里,每一次“黄金周”,超负荷运行的景区总成为新闻热点。大容山堵塞了,阳朔挤爆了、涠洲岛受限了……2月12日,南宁大明山景区游客滞留事件再次提醒人们:即使不是黄金周,旅游资源不足与出游人数剧增的供需失衡仍是当前“中国式旅游”的最大矛盾。
记者调查发现,针对蜂拥而来的客流,一些旅游景区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线路规划不尽科学,应急能力尚待提高。值得关注的是,节假日出现的大面积拥堵已成为区内著名景区景点面临的头等难题。
旅游“全线飘红”背后的困扰
春节黄金周期间,广西全区共接待游客792.34万人次,同比增长20.93%,实现旅游总收入32.25亿元,同比增长29.76%。
但“全线飘红”的数字掩盖不住背后的困扰。
2月12日,6000余名游客蜂拥而至,让此前力邀游客上山观雾凇的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招架不住了,进山路口“上不进、下不来”,拥堵现象从早上持续至天黑。
这天犯愁的还有玉林大容山景区。山上的冰雪风光吸引了不少游客趋之若鹜。几千辆私家车将景区道路铺个满满当当。景区不得不启动限量上山措施。
在刚刚结束的春节黄金周期间,类似现象在桂林也曾“上演”。“每个黄金周桂林都如此。大量的外地车集中涌向桂林,尤其是阳朔。桂阳公路初三堵车堵了四五个小时。”谈起春节假期的全城堵塞,资深网友“桂林直播”感受颇深。
事实上,“爆棚”已成为黄金周里热门景区的热点词汇。广西民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刘宏盈指出,热门景区在自然、人文资源方面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导致了居民出游意愿集中释放的时段里,经常出现“爆棚”的现象,短期内,这种集中爆发的游客需求与有限的景区承载能力之间的供需不平衡将长期存在。
景区应从“意料不到”变“科学管理”
经历过头一天的煎熬,南宁大明山景区2月13日的工作重点放在景区信息发布上。
当天上午,景区官微发消息说,大明山景区游客已近饱和状态,景区将暂停售票,提醒游客改期前往。
玉林大容山风景区也于13日上午发微博提醒:景区方面已启动紧急预案,加强交通管制和疏导,市民最好能错开高峰前来。
从反馈情况来看,上述景区出现的游客堵塞及滞留问题已得到缓解。
形成对比的是,12日大明山景区发生严重拥堵,游客滞留长达7个多小时。“6000多名游客忽然到来,整整比以往的高峰数字多了1/3,我们是意料不到,准备不足。”大明山景区有关负责人13日下午接受采访时坦承。
最新公布实施的《旅游法》明确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计算方式不尽明确、景区门票依赖心理严重、核定景区承载量的主管部门多头等原因,广西多个景区并没有公布最大承载量,更不要说根据承载量制定相关游客流量控制方案。
破题:“智慧旅游”建设
业内人士认为,要终结景区逢节必“爆”,在景区供给有限的条件下,可通过完善协调机制、落实应急预案以有效管理需求,妥善应对大客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正致力于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桂林市为解决交通不畅对旅游业的影响,去年起果断作出实施“北通南畅”工程的决策。近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再挥“大手笔”,长期以来桂林与阳朔之间的“肠梗阻”阳朔至桂林段扩建工程开工,总投资45.2亿元,计划2015年完工。
景区的科学规划与设计是管理者需要研究的问题。专家指出,应对大客流,景区内部各单元、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线路组织和安排应更加精细化。“日本迪斯尼乐园面积不大,一天却能够容纳3万-5万人,游客平均可停留6-8小时,秩序井然。我们应将这样的经验‘移植’到广西的各大景区。”
“信息不畅是热点景区景点拥堵频发的重要原因。”刘宏盈认为,目前广西旅游业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旅游管理部门应建设和完善旅游信息共享和风险预警体系,要把客流信息、景区旅游要求等及时通知旅行社。同时借助电视、广播、报纸、官方微博、微信、短信平台等方式,实时公布,传递到游客,便于游客规划和及时调整出行方案。
据了解,国家旅游局确定2014年为“智慧旅游年”,要求各地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南宁、柳州、桂林成为广西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南宁市旅游局局长黄永久表示,要加强智慧旅游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景区的客流量进行监控。
相关报道: